自来水细菌

首页 > 知识 > 安全知识百科 > 居家安全 > 内容
自来水细菌

1、 水箱/贮水池污染

在高层建筑供水系统中,贮水池、高位水箱同样存在二次污染问题。

贮水池或水箱中的水停留过长时间,水中余氯逸出,会使水容易遭受微生物污染;水池水箱的的开放环境,也易遭受生物活动的污染。

2、 管道污染

定期清洗自来水管道的家庭少之又少,致使管道中存在大量细菌、微生物、重金属沉淀。

如果是铁管,则会堆积水锈,堵塞管道不说,还非常影响水质,影响身体健康;如果是塑料管道,内壁则很容易滋生绿藻、细菌等有害物质。

3、 余氯残留

为了确保饮用水的微生物安全指标,世界上超过80%的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采用的都是氯消毒,当氯和有机酸反应,就会产生许多致癌物。

虽然水中剩余的氯含量不至于对人体产生很大的危害,但毕竟这些氯残留对人体也没有益处,只会给身体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病原微生物入侵人体后,人体就成为了病原体的宿主,它们能在宿主中进行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等,最后会引起机体的感染。

水中的病原微生物(有害细菌)是引起水传播疾病暴发的根源。与水有关的微生物感染疾病可分为饮水传播性疾病、洗水性疾病、水依赖性疾病和水相关性疾病。通过摄人被污染的水而被传染和传播的疾病被称为饮水传播性疾病,如流行性霍乱和伤寒。这类疾病在人类历史上曾频繁发生。

世界上有80%的疾病与水体被寄生虫、病毒、病菌污染有关。伤寒、霍乱、肠胃炎、痢疾和传染性肝炎等。

洗水性疾病是指那些与恶劣卫生条件和不适当的环境卫生相关的疾病,如缺少用于洗涤和淋浴的水,就很容易发生眼睛和皮肤类疾病,如结膜炎、砂眼及腹泻等。水依赖性疾病是由生活在水中或依赖水生存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如寄生性蠕虫(如血吸虫)和细菌(如军团菌等),它们分别导致血吸虫病和军团病。水相关性疾病通过在水中繁殖(如传播疟疾的蚊子)或靠近水边生活(如传播丝虫病的苍蝇)的某些昆虫传播的疾病,如黄热病、登革热、丝虫病、疟疾和昏睡病等。

消毒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类: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有加热、冷冻、辐照和微波消毒等方法。化学方法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剂进行消毒,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氯及化合物、各种卤素、臭氧、重金属离子等。

加氯消毒是到目前为止使用最多的水处理消毒方法。这主要是由于工业产品瓶装液氯来源可靠,加氯消毒的一次性设备和运行费用也都比较低,而消毒效果也比较稳定,且有成熟的设计经验,所以在以往的工程中较多的被采用。但是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依次在运输和储存中都必须谨慎小心,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地区,绝对不允许发生以外泄露事故。加氯间的设计要作到结构坚固、防冻保温和安装排风装置,同时加氯间内还要备有检修工具和抢救设备。液氯瓶的运输储存和加氯间的设计还有其他许多方面的规定,设计中必须按标准规范要求执行。

一般至少要多高的温度,持续多长时间才能杀死。

细菌对温度的生长要求,将嗜中温细菌分为体温型和室温型,体温型主要是寄生在温血动物和人的细菌,其最佳生长温度为37℃;室温型主要是腐生菌和植物及海洋生物寄生菌等,其最佳生长温度为25~28℃。

所以可以推断自来水长时间温度为37度时,感染并繁殖细菌是最是快的,所含的细菌也是最多的。

一般的细菌在100度的条件下都会死亡,但是有一些耐热性强的杆菌或者芽孢仍然可以生存,所以会在121度杀菌20分钟左右进行杀菌。-----------------给培养基灭菌是指杀灭培养基中所有的细菌吗?对,用高温湿热法。121度20分钟。外科手术器械和罐头食品的消毒,都要以能杀死芽孢杆菌为标准芽孢的耐受性比较强,高温短时间也能存活一般来说芽孢都被杀死的话,其他的微生物都算是被杀死(病毒除外)

1、 饮水机需要两个月洗一次

自来水经过过滤饮水机的加工,口感提升了不少,而有的人图省事,干脆直接喝桶装水。不管是哪一种,想要长期保持水质健康,定期清洗饮水机是最重要的环节。

2、 热水器里的水不能喝

有的人图方便,经常会用热水器里的水烧水、做饭,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因为进入热水器的自来水会受到管网的二次污染。其次,热水器里的水反复加热,水里起到消毒作用的氯会减少,给储水箱和管道里的微生物、细菌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另外,现在不少小区都是统一供应热水,这些公用热水大多是提供给居民洗澡用的,没有达到饮用水的标准,烧水、做饭最好别用。

3、 最好喝热的

由于现在桶装水的质量参差不齐,对水桶的清洁消毒不严格,使原本安全的水变得不安全。因此,喝桶装水最好烧开了再喝,购买时也要选择大品牌。

发表我的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聚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