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土壤

首页 > 知识 > 安全知识百科 > 环境污染 > 内容
碱性土壤

碱性土壤的形成要受到各种因素的控制,而且地域性的差异非常显著。盐化和碱化往往是同时发生的。由于人为因素的干扰强度一直在不断扩大,草地上的植被也随之遭到严重破坏,而这些地方又多滨海,属于湿地范畴,海水中的盐碱度也会影响土地中的盐碱含量,导致土地盐碱化严重,带来严重危害。

碱性土的危害:

1.使土壤养分的有效性降低。土壤中磷的有效性明显受酸碱性的影响,在pH值超过 7.5时,磷酸和钙或铁、铝形成迟效态,使有效性降低;

2.不利土壤的良性发育,破坏土壤结构。强碱性土壤中氢和钠较多,而钙缺少,难以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不利于作物生长;

3.不利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土壤微生物一般最适宜的pH 值是 6.5~ 7.5之间的中性范围,过碱则严重地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从而影响氮素及其他养分的转化和供应;

碱性土壤的形成要受到各种因素的控制,而且地域性的差异非常显著。盐化和碱化往往是同时发生的。由于人为因素的干扰强度一直在不断扩大,草地上的植被也随之遭到严重破坏,而这些地方又多滨海,属于湿地范畴,海水中的盐碱度也会影响土地中的盐碱含量,导致土地盐碱化严重,带来严重危害。

碱性土壤包括盐土、盐化土壤、碱土和碱化土壤,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形成和发育的,其影响因素以气候、地形、地质、水文和水文地质及生物最为突出。另外,伴随着人类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尤其是灌溉事业的发展及人类的不当利用,己引起了水文及水文地质恶化,导致土壤形成过程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盐碱土壤中因盐分含量和高,干旱与涝渍并存,有机质含量低,土壤理化性状差,缓冲性能差,保水保肥力低,对作物生长有害的阴阳离子多,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且土地生产力和承载力低。

由于盐碱土壤内大量盐分的积累,特别是土壤中过量的交换性钠的存在,易引起土壤物理性状的恶化结构粘滞,通气性差,容重高,土温上升慢,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活动性差,水分释放慢,渗透系数低,毛细作用强,更导致了表层土壤盐渍化的加剧。

对于土壤来说,它的碱化程度越高,理化性状就越差,湿润时容易膨胀、泥泞、分散,干燥时则收缩、坚硬、板结,通气和透水性能都特别差。钠离子的高度分散作用是造成这些危害的主要原因,它可以与土壤中所含有的其他的盐类产生代换作用,导致了碳酸钠的形成,有较高的碱性,而碳酸钠的毒害作用也是造成盐碱土对于植物危害作用的很大原因。

碱性土壤环境适合种植菊花、龙柏、石榴、油菜、棉花、小麦、烟草等植物。

1、菊花:在植物分类学中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按栽培形式分为多头菊、独本菊、大立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栽培类型;有按花瓣的外观形态分为园抱、退抱、反抱、乱抱、露心抱、飞午抱等栽培类型。不同类型里的菊花又命名各种各样的品种名称。

2、龙柏又名刺柏、红心柏、珍珠柏等,是圆柏(桧树)的栽培变种,龙柏长到一定高度,枝条螺旋盘曲向上生长,好像盘龙姿态,故名“龙柏”。柏科圆柏属乔木,高达21米,胸径达3.5米;树皮深灰色,纵裂,成条片开裂;幼树的枝条通常斜上伸展,形成尖塔形树冠,老则下部大枝平展,形成广圆形的树冠,树皮灰褐色,纵裂,裂成不规则的薄片脱落;小枝通常直或稍成弧状弯曲,生鳞叶的小枝近圆柱形或近。

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强土壤的亲和性能,如施入腐熟的粪肥、泥炭、锯木屑、食用用酸性肥料,如硫酸铅、硫酸亚铁、硫磺粉、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硫酸钾等,定向中和碱性。碱化土壤需施用石膏、磷石膏等以钙离子交换出土壤胶体表面的钠离子,降低土壤的PH值。设立灌、排渠系,排水洗盐、种稻洗盐等,改良盐碱土;盐碱地改良,主要是通过脱盐剂技术盐碱土区旱田的井灌技术、生物改良技术进行土壤改良。

如果是花卉盆栽,碱性土壤常用的改良方法有以下几种:

1、施用硫酸亚铁:露地花卉可每10平方米施硫酸亚铁1.5千克,施后可降低0.5单位的pH值;对于粘重土壤,用量可增加1/3。

2、施用食醋液:施用的醋必须是食用米醋,对于pH值大于7的盆土,可用150~2004音食醋液浇灌,每15~20天一次。

首先,大量增施有机肥的同时,掺拌绿肥或松针土。有机肥能有效补充土壤中的有机质,建议菜农大量使用,亩施25-30方。而拌绿肥和松针土,是改良碱性土壤的快捷有效方法。

其次,配施的磷肥改用磷酸二铵或过磷酸钙。碱性土壤施用磷酸二铵和过磷酸钙使用效果很好。而在追施肥料过程中,尽量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如硫酸铵、硫酸钾等,这些肥料可中和土壤。

再次,应用碱性土壤改良剂。研究表明,石膏或磷石膏为主的土壤改良剂应用到碱性土壤效果明显。这种碱性土壤改良剂,其组成主要包括石膏、尿素等。

另外,在实施以上三项措施时,需注意施用深度。一般底肥应施到整个耕层之内,即15-20厘米的深度。对于有机肥、氮肥、钾肥、微肥,可以混合后均匀地撒在地表,随即耕翻入土,做到肥料与全耕层土壤均匀混合,以利于作物不同根系层对养分的吸收利用。磷肥由于移动性差,且施入土壤后易被固定而失去有效性,所以在底施时应分上下两层施用,即下层施至15-20厘米的深度,上层施至5厘米左右的深度

发表我的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聚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