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

首页 > 知识 > 安全知识百科 > 自然灾害 > 内容
抗旱

旱情是指干旱的表现形式和发生、发展过程,包括干旱历时、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和受旱程度等,一般指某个时间段的某个地区干旱的情况。

造成干旱的原因既与气象等自然因素有关,也与人类活动及应对干旱的能力有关。具体可分为气象原因、地形地貌原因、水源条件与抗旱能力不足、人口因素、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

1、 人口因素:由于人口持续增长和当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活和生产用水不断增加,造成一些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超出当地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2、 水源条件与抗旱能力不足:干旱与因水利工程设施不足带来的水源条件差也有很大关系,例如水利工程设施如水库、水井等。

3、 水资源有效利用率低:由于西南地区平常年份降水较多、不太缺水,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有效利用率与国内常年缺水地区相比有明显差距,也对应对干旱不利。

1、 各级党政领导要深入抗旱一线,靠前指挥,亲自部署抗旱工作,协调解决各方面问题,要建立健全抗旱工作责任制,确保责任人员到岗到位,履行职责。

2、 干旱仍在持续,秋冬季又是森林火灾高发季节,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都要始终绷紧这根弦,特别是井冈山风景区及林区县更要严防死守,加强火源管理、严禁野外用火。同时,要动员组织足够的力量加强巡回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3、 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严峻的旱情形势,把抗旱工作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来抓,牢固树立抗大旱、抗久旱的思想,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采取有效措施,迅速动员起来,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入到抗旱保丰收工作中去。

4、 抢插和保苗,而抢插、保苗的关键都在水。

抗旱有季节之分,有春旱、夏旱、秋旱、冬旱或连旱。

1、 冬旱指12-翌年2月发生的干旱。冬季雨雪少将影响来年春季的农业生产。

2、 秋旱指9-11月发生的干旱。秋季为秋作物成熟和越冬作物播种、出苗的季节,秋旱不仅会影响当年秋粮产量,还会影响下一年的夏粮生产。

3、 夏旱指6-8月发生的干旱,三伏期间发生的干旱也称伏旱。夏季为晚秋作物播种和秋作物生长发育最旺盛的季节,气温高、蒸发大,干旱会影响秋作物生长以及减产,夏旱造成土壤底墒不足,还会影响到下季作物(如冬小麦等越冬作物)的生长。这期间正是雨季,长时间干旱少雨,水库、塘坝蓄不上水,将给冬春用水造成困难。

4、 春旱指3-5月期间发生的干旱。春季正是越冬作物返青、生长、发育和春播作物播种、出苗的季节,特别是北方地区,春季本来就是春雨贵如油、十年九春旱的季节。假如降水量比正常年份偏少,发生严重干旱,不仅影响夏粮产量,还造成春播基础不好,影响秋作物生长和收成。

当干旱缺水严重影响城乡居民正常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可以宣布进入非常抗旱期,并报告上一级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

政府及有关部门会及时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报刊和手机短信等方式发布防旱抗旱信息,大家要注意收听收看。主要网站有防汛抗旱网、水利网、气象网等。村(社区)等基层组织也会直接向当地群众传递防旱抗旱信息,大家要主动配合。

水是生命之源,生命需要水的滋养。没有水,生命将不复存在。水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在,干旱直接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第六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都有保护防汛防台抗旱设施和依法参与防汛防台抗旱与抢险救灾工作的义务。

农业灌溉缺水该怎么办?

采用先进的灌水技术,如改渠道输水为管道输水,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型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积极利用污水回收处理用于灌溉;调减高耗水作物,发展节水高效作物品种,在严重缺水地区适当采取行政措施限制高耗水作物的种植面积,建立低耗水,优质高效的农业结构。要以水定结构,以水定规模,以水定发展;因地制宜修建水窖、水池等微小型工程,提高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效益。

生活缺水该怎么办?

一要千方百计找水源。比如引水蓄水、架机提水、地下挖水和紧急运水等。二要节约用水,一水多用,比如把洗手、洗衣服等的生活用水,经过民用节水器过滤消毒后,再泵入高位储水箱,用于卫生间用水,使这些宝贵的水为家庭服务两次后再排入下水道,为家庭节省水费开支。

发表我的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聚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