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骗局

首页 > 知识 > 安全知识百科 > 职场安全 > 内容
实习骗局

1、 收费培训

一般的兼职和实习岗位是不收取培训费用的,除非是你想学习和加强每方面的知识,专门找的培训类岗位需要交钱。而这类骗子在面试学生后,通常要求参加公司培训与考试,交一笔钱之后,有的会进行一些培训,并发培训资料、发光盘,让背资料,考试,但考试内容却与资料无任何关系。有的甚至根本不培训,收了钱就的失踪了。

2、 传销陷阱

传销是最常见的骗术了,很多新闻报道,一些大学生找工作误入传销,严重者可能都会有生命危险。

对待传销,无论对方说得多么诱人,无论是什么“熟人”,都不能轻信,必要的话,还应该通知对方的亲友,帮助一起把他拉出泥潭。现在网络发达 了,传销也有了网上的版本,虽然不会控制人身自由了,却在不知不觉中控制了精神自由,让人做出些很离谱的事情,所以,网上传销更要小心。

因为国目前缺乏一部针对实习生这一特殊劳动群体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而且很多地方劳动司法保障部门也缺乏相关的具体规定。当碰到实习骗局后,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求助,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1、 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2、 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 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4、 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5、 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6、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三条,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1、 对于一些企业利用大学生等廉价劳动力牟利,学生须学会辨别企业规模、资质和影响。企业若做出一些不符合法规的事情,大学生可以向相关劳动仲裁机构投诉。

2、 劳动市场上,相关法规明确要求,招聘过程中单位不能收取押金、保险金、培训费等,或者让你购买工具和设备,若涉及变相收费,大学生完全可以拒绝。

3、 选择实习单位前,可先上网查询相关企业的背景资料。尤其是可以进入高校BBS的求职交流区,骗子企业很容易被揪出来。

遇到实习陷阱,或是被要求完成超出自己能力的任务,或是遭遇成天“无所事事”,实习生要勇于说“不”。实习生事先应该考虑清楚实习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再选择实习单位,如果不能学到点东西,又要做力不能及的事,就应该果断选择放弃。

1、去大四实习地工作

大学期间,每个学生都有一次实习的机会。一般发生在大四,还有的专业发生在大三的暑假。不管去哪个地方实习,每个学生都会有实习经历。也不管实习的地方怎么样,同学们都要做好本职工作,学习专业技能。如果感觉实习的地方还不错,实习期间好好表现,走的时候可以跟领导商量,毕业后能不能到这个地方工作。

2、老师、领导的介绍

找工作的收获,老师、领导的推荐是最靠谱的途径。很多企业跟老师合作,共同完成一些项目。老师对企业非常了解,学生去了老师、领导推荐的地方工作,人身安全肯定是有保障的。而且工资也有保障,不用担心活干完了拿不到工资的情况。

3、途径寻找实习机会

通过十二届全国政协会议,刘建平委员建议,要建立理工类大学生实习制度,让人才培养不再遭遇实习难。

1、 实习生要审慎挑选实习单位

虽说知名企业并不一定就很规范,但总体而言相对于那些闻所未闻的小企业来说可靠性更大些。至少不太会在发生争议时出现人去楼空的现象。而企业的招聘广告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业招用实习生的心态。如果企业对于招聘的岗位描述大多着重于转为正式员工后的薪酬福利待遇如何优越,那么实习生就要多考虑下,该企业是否是以留用为幌子骗取廉价劳动力;另外,如果发现某些企业常年在招聘实习生,甚至于进入该企业实习后发现人手足够的情况下其仍在招聘实习生,就应当为自己当下付出的廉价劳动力的回报率打个问号。

2、 应当要求签订书面实习协议并进行全面约定

实习生与实习单位是基于合同关系而产生的民事行为,发生争议时处理的主要依据就是双方间的约定。正如上述案例中提到的,如果双方对于加班工资未做任何约定,那么实习生在主张加班工资时就处于不利地位。同样的,若就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劳务报酬、工资支付方式和时间、发生伤亡时的责任承担、合同的终止时间或解除方式等都未有明确约定的话,实习生在付出劳动成果后就很被动,其合法权益很难得到保护。虽然口头协议同样具有法律效力,但由于举证难度较大,故仍建议签订书面实习协议更为稳妥。若企业执意不肯,而实习生又确实非常需要这份工作,在可以搜集到如录音资料等能证明口头约定内容的证据的同时,实习生也不妨尝试去工作一下。

发表我的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聚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