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知识> 常识> 应急自救> 正文

中风的中医药治疗法有哪些

2019.01.19 17:201407

中风也叫脑卒中。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那么中风的中医药治疗法有哪些呢?下面就跟着佰佰安全网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中风的中医药治疗

(1)、风中经络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肌肤不仁,发热恶寒,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滑或弦。

方药:肉桂6g,炮附子5g,麻黄5g,防风、防己、当归各12g,人参、川芎、白芍、杏仁、黄芪、甘草各10g,生姜5片。

(2)、腑气不通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脘腹满闷,大便秘结,小便赤黄,或见头晕烦躁,舌红,舌苔黄或腻,脉滑或弦。

方药:厚朴、大黄、枳实、甘草各10g

(3)、气虚痰阻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面色萎黄,语言骞色,痰稀而白,或见头晕目眩,舌质淡有齿痕,舌苔白滑或腻,脉滑或弦。

方药:六君子汤加减:人参、甘草各10g,茯苓、白术、陈皮各15g,半夏、竹茹、胆南星各15g。

(4)、气虚血瘀型

症状:肢体缓纵不举,或见挛卷,或见疼痛,舌质淡或紫暗,舌有瘀斑,舌苔薄白,脉沉细或涩。

方药:补阳还五汤:生黄芪30g,当归、桃仁、赤芍、川芎、炙地龙、红花各15g。

(5)、气滞经络型

症状:肢体瘫痪或口眼弯斜,胸胁胀满,叹息为快,脘腹满闷,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

方药:八味顺气散:人参、白术、白芷、乌药、青皮各10g,茯苓、陈皮各15g,甘草8g。

(6)、邪热壅盛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面色潮红,口渴喜冷饮,小便赤黄,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方药:川芎、白芍、白术、菊花、桔梗、荆芥穗、连翘、黄芩、寒水石各10g,当归、石膏各15g,砂仁、薄荷、滑石、大黄各5g。

(7)、气血两虚型

症状:肢体缓纵无力,或见苍白肿胀,面色无华,少气懒言,声低气怯,或畏风自汗,舌质淡白,舌边有齿痕,脉细弱。

方药:八珍汤:人参、白术、川芎、白芍、甘草各10g,熟地、茯苓、当归各15g。

(8)、肝风挟痰型

症状:半身不遂,口眼弯斜,头晕或头痛,急躁易怒,或见多痰,肢体麻木,舌红苔白腻,脉弦或滑。

方药:白术、茯苓、天麻、橘红各15g,半夏、甘草各10g,生姜3片,大枣3枚。

中风的针灸治疗

现代医学认为,大多数脑中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是一个自然过程。大量临床与实验证明,针刺对脑缺血后的神经元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可以减轻脑水肿程度,减少梗死体积。针刺还可起到抑制缺血性神经元的凋亡以及提高脑缺血后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合成和释放的作用。

中风患者早期进行针灸治疗,可有效阻止病情继续发展,提高神经系统的自我修复与代偿能力,明显改善其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加快自然恢复过程,缩短病程,为日后功能的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专家建议,只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意识清楚,病情稳定,在中风早期就应进行针灸治疗。一般脑梗塞患者可在发病48小时后,脑出血患者可在发病1周后进行,比后期治疗效果更佳,有利于患者康复。

以上就是对中风的中医药治疗法有哪些的介绍,如果你对突发脑中风该如何进行急救等有关疾病急救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佰佰安全网脑中风急救安全常识栏目。

( 责任编辑: 吴梦莉 )

展开剩余全文
分享到
  • 微信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QQ好友
  • 人人网
  • 腾讯微博
发表我的评论
提交评论

相关阅读

中风后遗症如何护理

中风后遗症如何护理

2019.03.18 2067
脑中风后遗症有哪些

脑中风后遗症有哪些

2019.03.17 1911
面瘫中风后遗症有哪些

面瘫中风后遗症有哪些

2019.03.16 1941
脑中风前兆做什么检查

脑中风前兆做什么检查

2019.03.15 2371
出现脑中风前兆怎么办

出现脑中风前兆怎么办

2019.03.14 2522
加载更多

为您推荐

癫痫发作时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癫痫发作时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2017年09月28日 14:00 3089
突发脑中风该如何进行急救?

突发脑中风该如何进行急救?

2017年09月27日 12:29 4460
“一带一路”到底是啥?最详尽的解析在这里!

“一带一路”到底是啥?最详尽的解析在这里!

2023年10月18日 10:40 2193
游乐场注意事项

游乐场注意事项

2023年06月15日 09:55 1499
火灾逃生需要掌握一些要点,避免对生命造成威胁

火灾逃生需要掌握一些要点,避免对生命造成威胁

2022年12月31日 20:18 2456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