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又叫癞蛤蟆,是一种野生的动物药材,药用价值极高,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态环境被破坏,加上大量的捕捉,所以野生蟾蜍极为稀少,那么蟾蜍有毒吗?下面就一起随佰佰安全网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蟾蜍也叫蛤蟆,俗称癞蛤蟆、癞刺,也叫疥蛤蟆,种类很多,在我国分为中华大蟾蜍和黑眶蟾蜍两种。蟾蜍属两栖动物,体态很像牛蛙,但背部呈黑色,全身体表长有点状突起,内含毒腺。其耳后腮及皮肤腺能分泌一种白色浆液,称蟾酥,这种物质有毒。
蟾蜍在受到刺激(如人类的捕捉)时,毒素会自耳后的毒腺喷射出来,对黏膜有刺激作用,如果射入眼睛,处理不及时还会导致失明。而过量食用蟾蜍和伤口接触其毒液,或食用被其毒液污染的食物及含毒蟾蜍肉,均可引起中毒。
蟾蜍中毒的发病机理
蟾蜍的腮腺和皮肤腺能分泌毒素。进食煮熟的蟾蜍(特别是头和皮),服用过量的蟾蜍制剂,或伤口遭其毒液污染均可引起中毒。蟾蜍毒的主要成分:蟾蜍二稀醇化合物(包括蟾蜍毒素和蟾蜍配基),作用类似洋地黄,可兴奋迷走神经,直接影响心肌,引起心律失常。此外,尚有刺激胃肠道、抗惊厥和局麻的作用;儿茶酚胺类化合物,有缩血管和升压作用;吲哚烷基类化合物,可引起幻觉,对周围神经有类似菸碱样作用。
蟾蜍中毒的临床症状
潜伏期为0.5-1小时,主要症状为:消化系统: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水、休克;呼吸及循环系统:胸闷、心悸、发绀、心律不齐,心电图可出现类洋地黄中毒的ST、T改变及传导阻滞。重者可导致阿-斯氏综合征、呼吸和循环衰竭;神经系统:头晕、头痛、嗜睡、出汗、口唇及四肢麻木、惊厥;蟾毒误入眼内,可引起眼睛红肿,甚至失明。偶有剥脱性皮炎。
以上就是“蟾蜍有毒吗”的内容介绍,如需了解更多蟾蜍等小知识,请继续关注佰佰安全网食品安全常识栏目吧。
( 责任编辑: 王小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