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通工具的普及,已成为当今社会公害。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车祸,了解一些交通事故处理常识,必要时,可以救人救己。
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游成为时尚,交通事故伤害频繁发生。车祸,已成为当今社会公害,为城市人口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那么,倘若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后,在现场的人们除了应马上报警,第一时间呼叫120急救中心外,还需要怎么办呢?交通事故救援有什么注意事项呢?下面佰佰安全网小编就来给您讲讲有关的交通事故处理小知识。
公路交通事故的特点
(一)车辆事故频率高。受路况、车况以及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公路交通事故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现在每年发生交通事故约30万起,平均每天约800起。
(二)车辆相撞,人员伤亡大。在高速路或高等级公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往往造成数辆甚至数百辆汽车首尾相撞,直接导致驾驶员和乘客伤亡。若发生事故的汽车失控后堕入江河或者悬崖,就加大了群死群伤的可能性,直接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
(三)车辆事故之后,易引发次生灾害。汽车相撞造成的交通事故,往往伴随着火灾事故的发生;若装载化学危险品的车辆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导致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外泄,可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更会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危害性增大。
(四)车辆损坏严重,救援工作难。事故会造成车辆严重毁坏变形或翻车坠入河谷、悬崖,以及可能造成爆炸燃烧、危险品泄漏等,救援技术要求高,需要采用各种技术实施救援活动。
国内事故救援现状
2002年1月10日公安部、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建立交通事故快速抢救机制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建立交通事故快速抢救机制,实现“110”、“120”和“122”急救信息联动和反馈制度,切实提高交通事故现场急救能力。部分省、直辖市也设立了道路交通救援委员会,并且在县市成立了相应的委员会,指导其交通事故紧急救援工作。
上述形式的交通事故救援对控制我国交通事故损害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从总体来说,我国交通事故救援工作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救援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
(1)救援力量分散,救援职能交叉
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工作,涉及到诸多的业务部门,如:交通警察部门、医务部门、消防部门、特殊物品处置部门等,这些救援力量往往缺乏协调和统一的工作机制,造成资源的分散,在临时组织救援力量时,存在责任不明、机制不顺等问题,影响了救援力量作为统一整体作用的发挥。
(2)重伤员抢救,轻交通管制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的救援工作,大多数只注重伤员的医护救援工作,而轻视交通基础设施的维护、现场交通秩序的疏导和事故前方路段的交通诱导等工作,加剧甚至产生由交通事故造成的交通拥堵问题,有时还导致二次事故的发生。
(3)反应迟缓,装备落后
在我国交通事故救援工作中,由于救援信息网络化建设的落后和部分参与救援的人员对事故现场的不熟悉,导致救援车辆不能及时出发和选择最佳的救援路径,延误了事故的救援时间,以致救援效率不高。
另外,由于救援力量的分散和救援经费的缺乏,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装备不及、数量上不足,而且技术上也较为落后,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相当一部分的乡镇卫生院没有救护车,部分县级医院的救护车也已超期服役。一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这些地区只好从其它地方调集救援设备(如车辆拆破器),严重延误了宝贵的救援时间。
(4)救援预案分级不实际
目前,我国各大中城市的交警支队和交警大队,均对一般交通事故和重特大交通事故编制了相应的紧急救援预案,预案中对交通事故救援指挥机构、救援人员分工均作了明确要求。
抢险救援的行动原则
交通事故发生后,随着时间的延长,不仅伤亡率越来越高,而且对交通秩序乃至社会的影响亦将愈加严重,甚至可能引发新的连发灾害。因此,对车祸的抢救,必须争取时间,快速反应,力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和伤亡。
(一) 迅速就近调集力量到场消防指挥中心或调度通讯时接到报警或听到车祸消息后,应立即就近调集抢险救援力量,迅速前往车祸现场。其主要任务是:对车祸现场进行警戒,并疏导围观人员;查明灾情,并确定救援方案;积极有效、科学合理地采取针对灾情的相应方法,抢救生命,进行交通疏导或交通管制。
(二) 交通事故救援的救援装备,应以多功能抢险救援车为主,尽可能多的携带具有破拆、切割、剪切、扩张、顶撑、拖拉、牵引、吊升等功能的器材。同时尽可能保证同一种器材数量要多,以便在现场抢险救援中采取组合式操作的需要。此外还要准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包括消防车、灭火器、手抬泵以及脸盆、水桶等。
抢救人员或其他动物时需要的器材,包括医疗器具、担架、麻袋片、食品袋,冬天要准备棉被、棉衣等。此外,还要尽可能多的准备一些躯体和肢体固定气囊。
(三) 组织力量准确迅速到达现场第一出动力量在行进途中,指挥员要保持和119指挥中心的联系,及时掌握事故现场的发展变化情况,要注意行进的道路是否畅通,特别是高速公路事故,要注意取得高速公路交警的配合和帮助,选择合适的入口和行进方向进入。到达现场后要及时向119指挥中心报告向现场行进的最佳线路,给后续增援力量提供方便快捷的行车信息。
(四) 快速展开抢险救援作业第一出动力量到达事故现场后,指挥员应立即简单侦察,根据事故情况进行大致编组和概略分工,采取组合式操作,迅速组织部队展开抢险救援作业。为了使现场的抢险救援行动规范有序进行,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最好把力量分成若干个小组。具体分几个小组应视情况而定,可以组成的小组有:
救援组,可以是若干个,每个小组至少需要3至5人,通常需要剪、扩、撑、切、锯、吊、拉等组合式操作,所以对人员、器材需求很大。
警戒组,主要负责维护现场秩序,照看被疏散的人员和物资,并控制现场。
隐患排除组,主要任务是对可能发生的爆炸、有毒、倾翻等潜在的灾害隐患进行清除;对已经发生的燃料泄漏、运输车上的物质泄漏进行控制、回收、输转、堵漏,已经着火的迅速扑灭火灾。
救护组,主要负责抢救车内乘员和物资。
遗物收置组。主要任务是收集遗物,搞好登记统计和移交。
部队展开抢救时,应对车祸地域进行简易划分和标示,以免救护行动交叉而产生忙乱。一般可划分为人员看管区、伤员救治区、遇难者尸体停放区和遗物堆放区等。
交通事故救援程序和措施
(一) 控制事故现场第一出动到场后,应迅速会同当地警力和有关人员对车祸现场进行有效控制。一是划定警戒区,设立警戒标志,疏导围观人员。二是强化交通管制,维护交通秩序。三是严格看管人员和物资,防止发生哄抢和混乱。
(二)清除连锁隐患第一出动力量到场后,应立即派出隐患排除组迅速对车体内的发动机、储气箱、储油箱、油路、随车危险物等一切可能爆炸和引发火灾的隐患进行消除,以免发生次生灾害,并对周围的地形进行勘察。对可能因车祸造成的山体滑坡、地质下陷、隧道倒塌、桥梁断裂等情况,应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或进行防范标示。当车体处在悬崖、斜坡或其它不稳定的位置时,应对车体进行固定,防止车体滑落翻倒。固定方法有三种:一是用就便器材顶住,如木棍、三角木、砖块等顶住车体支架和轮胎。二是用钢丝将车体与大型固定物体连接。三是用重型消防车或抢险救援消防车将车体拉住。
(三)救护受伤人员救护伤员时车祸抢险的主要任务。救护时,应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对危重伤员,应先抬离车体,再进行救治;对于被车体或其他器具挤压的人员,应使用相应的抢险救援器材采取锯、割、撬、扩、搬、拉、吊等方法,先破拆排除障碍,再将其救出;对于躯体、肢体损伤严重的伤员应尽可能利用躯体或肢体固定气囊进行固定,以防发生救助性伤害;如车体着火时,应边灭火边救人,并迅速对未着火的车厢进行水幕隔离和防护;如因爆炸引起隧道倒塌并压住车体时,更应集中力量或抢救受伤人员。
(四)救助破拆的方法
1、人员被挤夹在车内时a、车辆变形不大时,可用手将车门打开;b、使用橇棍等工具将门撬开;c、使用救助气垫和液压式救助器具将车门打开;d、使用无齿锯、空气锯等器具切断车门的合叶等部位,有燃料泄漏时,注意不要引发燃料起火。
2、人员夹在座席内时a、使用座席的调整杆,移动座席;b、取下可卸的座席;c、用液压式救助器具将座席与其它相连部位拉开;d、进行切割作业时,在紧靠被夹住的待救者旁边,切割容易切断的部位。
3、人员被夹在事故车辆之间时a、当事故为小型车辆时,队员们之间要相互配合,将车的前部或后部稍微移动(向车道方向);b、放掉被夹人员相反方向的轮胎内气,以扩大间隙;c、使用液压式救助器具制造间隙,在适当的部位,设定支撑点,运用移动式卷扬器牵引事故车辆;d、用吊车移动车辆;
4、人员被压在事故车辆下面时a、拉上手制动器,特别是在倾斜地面上,防止车辆移动;b、使用千斤顶将车辆的前部或后部顶起,制造间隙;c、使用液压式救助器具,将车体或车轮分开。
(五)清理事故现场当人员、物资全部救出以后,应及时清理现场,尽快恢复交通秩序。
1、搞好登记统计,核查人数,查明死者身份,列出遗物清单。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往往是非常悲惨的,有的尸体肢离破碎。
2、清除因车祸引起的路障,抢修遭破坏的路段,指挥疏导滞留车辆通行。
3、与当地警方或地方有关部门移交遗物,并协同地方组织遗物和死者遗体后送。
4、如果需要可以积极协同交通部门对车祸现场进行勘察,查明事发原因。
5、有条件时或者及时通知卫生防疫部门对车祸地域进行卫生防疫,并进行洗消和清理。
1、车祸发生后,应严格加强交通管理,必要时,应建议交通管理部门紧急关闭交通道路,特别是高速公路,防止其它车辆拥入相撞或严重堵塞交通。
2、注意自身安全,加强自身防护,火灾扑救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油箱爆炸、车胎爆裂,装载危险物品发生爆炸及腐蚀液体烧伤。遇到有毒物品时,应及时佩戴呼吸器着封闭式防化服。破拆时,应注意玻璃碎片、角铁等尖锐物品。车祸抢险救援时,应组织部分力量对现场外围实施警戒,以配合交通管理部门判断事发原因和车祸性质。
3、发生车祸的地点如靠近危险地域,应该对周围的地形进行勘察,察看是否有滑坡、地层下陷和高压线杆倒落等情况,并固定车体,以免造成车体滑落或翻车。
4、对未受伤的或轻伤的乘客要集中管理,防止扰乱救护秩序;对闻讯赶至的受难者家属要派人做疏导和解释工作。
现场急救后伤员根据轻重缓急由急救车运送。千万不要现场拦车运送危重病人,否则由于其他车辆缺乏特殊抢救设备,伤员多半采用不正确半坐位、半卧位、歪侧卧位等而加重伤势,甚至死于途中。
以上就是我们在交通事故发生后救援中需要注意的常识,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工作,目前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但机遇与挑战同在,希望与困难并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及公安、卫生、消防、市政和保险等部门的进一步协调,我国的道路交通事故紧急救援工作一定会朝着快捷、高效的方向不断前进,届时定能更好的保证交通安全、降低事故损失,更好的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 作者: 朱文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