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海鲜是指海洋生物贝类中能够被人类食用且味道鲜美的贝类。可如今市场却出现了死贝类,那么,如何辨别贝类死贝类呢?
日常生活中,贝类海鲜很受人们的喜爱,它不仅肉质肥嫩,鲜美可口,营养丰富,而且美观,也可作为工艺品。但是,这些贝类如果是死的那就不能吃了,否则就可能会中毒。那么,如何辨别贝类死贝类呢?今天佰佰安全网小编就来给您介绍下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吧!
死贝类能吃吗?
贝类本身带菌量比较高,蛋白质分解又很快,一旦死去便大量繁殖病菌、产生毒素,同时其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也容易氧化酸败。不新鲜的贝类还会产生较多的胺类和自由基,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选购活贝之后也不能在家存放太久,要尽快烹调。过敏体质的人尤其应当注意,因为有时候过敏反应不是因为海鲜本身,而是在海鲜蛋白质分解过程中的物质导致的。
如何辨别贝类与死贝类?
如果贝类死掉了,那么它的壳会张开,你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里面发白的肌肉和内脏,如果没死,那么你只能看到一条比较宽的缝,贝类会从缝里伸出它的呼吸管(不同的种类,呼吸管的样子也不太一样)。
既然不能吃死贝类,那么,怎样挑选新鲜的贝类呢?
贝类海鲜如何挑选
从声誉好的来源地购买双壳贝类,生贝类海鲜的零售者应该出示发货标签,证明捕捞于安全的海岸;
购买之后即刻冷冻,不能将贝类海鲜放入封闭的容器和自来水中,用防湿橡皮布将其包裹并放在冰箱的最底层。去壳的贝类应放置在密封的容器内,生贝类可以在冰箱存放2到4个月,主要取决于它们的新鲜度和质量;
检查冰冻贝类的包装,确保未被拆开及包装袋上有没有小的结霜和冰晶。太多的霜意味着冰冻了很长时间,有的海鲜属于解冻之后又再冷冻;
贝类海鲜如何安全食用
1、不要吃内脏。重金属等污染物容易富集在贝类生物的内脏团中,而肌肉中的重金属含量最低。因此只能吃贝类的肌肉部分。“看颜色”是较简单的判断方法。打开壳后略微发黑的肉块多是内脏团。有的贝类内部有一根黑色的沙线也不能吃。
2、挑外壳平滑的。相对外表疙疙瘩瘩的生蚝和扇贝等,蛏子和贻贝等外表干净、平滑,附着脏东西少,相应污染也少。
3、盐水浸泡,充分加热。烹饪前,先要把贝类放入食盐水中“养”一段时间。这样能帮助贝类排出各种毒素和沙子。然后,要用小刷子仔细清洁贝壳的表面。烹饪手法首选蒸、煮等,能彻底加热、杀死细菌。加工时,要冷水下锅,保证内外生熟度一致。烧烤的方法易造成受热不均、外熟里生,建议少用。
贝类是海鲜中比较容易中毒的食品,因此大家在吃贝类海鲜食品时,一定要注意其食用安全性,避免引发很多不良反应哦。
( 作者: 刘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