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饮酒也是过节聚会时不可少的,但是很多人却对健康饮酒安全常识并不十分了解,导致喝酒的同时,伤害了身体健康。下面是一些饮酒禁忌相关的健康饮酒生活常识,爱饮酒的朋友最好收藏一下了。
过量饮酒的危害
权威机构调查表明,经常过量饮酒比适量饮酒者口腔、咽喉部癌肿的发生率高出两倍以上,甲状腺癌发生率增加30%至150%,皮肤癌发生率增加20%至70%,妇女发生乳腺癌的机会增加20%至60%。在食管癌患者中,经常过量饮酒者占60%,而不饮酒者仅占2%。
许多人喜欢喝酒,已经不分男女,只要有饭局,喝酒一般是少不了的,但酒在助兴的同时也会伤身,饮酒过量甚至会有生命危险。那么,过量饮酒对身体健康能造成什么危害呢?
过量饮酒危害肝脏
酒精进入体内后,90%以上是通过肝脏代谢的,其代谢产物及它所引起的肝细胞代谢紊乱,这是酒精性肝损伤的主要原因。饮酒后5分钟酒精就可进入血液,30至120分钟时血中酒精浓度可达到顶峰。饮酒快则血液中酒精浓度升高得也快,很快就会出现醉酒状态。若慢慢饮入,体内可有充分的时间把酒精分解掉,酒精的积蓄量就少,不易喝醉。医学研究表明,正常人平均每日饮40克至80克酒精,10年即可出现酒精性肝病;如平均每日饮160克酒精,8至10年就可发生肝硬化。
过量饮酒增加得癌的危险
权威机构调查表明,经常过量饮酒比适量饮酒者口腔、咽喉部癌肿的发生率高出两倍以上,甲状腺癌发生率增加30%至150%,皮肤癌发生率增加20%至70%,妇女发生乳腺癌的机会增加20%至60%。在食管癌患者中,经常过量饮酒者占60%,而不饮酒者仅占2%。乙型肝炎患者本来发生肝癌的危险性就较大,如果过量饮酒,则肝癌发生率将大大增加。世卫组织20年前认定饮酒和癌症之间的关系时,仅明确指出食道癌和肝癌可由酒精引起,而最近重新评估后发表的报告指出,乳腺癌和大肠癌与酒精之间也存在因果关系。
过量饮酒影响记忆和判断力
经常摄入较多酒精对记忆力、注意力、判断力、机能及情绪反应都有严重伤害。饮酒太多会造成口齿不清,视线模糊,失去平衡力。酒精会使男性出现精子质量下降;对于妊娠期的妇女,即使是少量的酒精,也会使未出生的婴儿发生身体缺陷的危险性增高。
过量喝酒对身体的伤害是极大的,为了身体的健康,各位一定不要过量喝酒。
健康饮酒须注意哪些禁忌
如果酒精与咖啡同饮,犹如火上浇油,可加重对大脑的伤害,并刺激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增加心血管负担,造成的危害超过单纯喝酒的许多倍,甚至更容易危及生命。
在我们的日常活动中,工作应酬、亲朋聚会,哪一种场合都少不了几瓶酒来助兴,好像不饮酒事情就办不成,不饮酒感情就不够深厚。那么饮酒要注意哪些事项,现在佰佰安全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
饮酒的注意事项一:感冒后不喝酒
感冒者喝酒会加重病情。感冒病人,尤其是严重者大多伴有发热症状,此时通常要服用退烧药,一般多是扑热息痛。一旦饮用了白酒、烈性酒,两者产生的代谢物对肝脏将产生严重损害,直到完全坏死。
饮酒的注意事项二:酒不与咖啡同饮
酒精伤身,咖啡因具有兴奋、提神和健胃的作用,过量亦可造成中毒。如果酒精与咖啡同饮,犹如火上浇油,可加重对大脑的伤害,并刺激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增加心血管负担,造成的危害超过单纯喝酒的许多倍,甚至更容易危及生命。
饮酒的注意事项三:酗酒后勿看电视
饮酒使眼睛充血,若饮酒过多,酒中的有害成分则对眼睛有较重的损伤,能使视神经萎缩,严重的甚至可导致失明。看电视可使视力衰退,而饮酒又损害视神经,二者同时进行,等于火上浇油,对视力大有损伤。因此,饮酒后一定不能急于看电视,老年人尤应注意。
饮酒的注意事项四:酒后不宜服药
酒类都含有不同程度的酒精,药物在酒后服用,可以增加毒副作用。如酒后服痢特灵、优降灵等药,就会出现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反应;又如酒后服镇静药、催眠药、抗癫痫药、抗过敏药、降压药等,一方面可增加对大脑的抑制效应,而另一方面又使药力陡增,超过人体正常耐受量,致使发生危险。
饮酒的注意事项五:酒后不宜喝茶
酒后饮茶不是好习惯。因为人喝酒后,80%的酒精由肝脏将其逐渐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并排出体外,从而起到解酒作用。这种分解作用一般需要2至4小时,如果酒后立即饮茶,会使酒中的乙醛通过肾脏迅速排出体外,而使肾脏受到损伤,从而降低肾脏功能。同时,过多饮茶,入水量过多,也会增加心脏和肾脏的负担,对于患有高血压、心绞痛的冠心病人更为不利。所以,酒后最好吃点梨、西瓜之类的水果为宜。
养成良好的饮酒习惯,可以不被酒所伤害,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哦。
哪些情况不能喝酒?
酒的饮用,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每逢佳节聚会,都少不了酒。但是,佰佰提醒,饮酒应适度,尤其以下几类特殊人群,如果不注意饮酒禁忌,你可能疾病不断,甚至违法犯罪,搭上性命。
酒的饮用,在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每逢佳节聚会,都少不了酒。但是,佰佰提醒,饮酒应适度,尤其以下几类特殊人群,如果不注意饮酒禁忌,你可能疾病不断,甚至违法犯罪,搭上性命。
1、近视眼、青光眼患者——不能喝酒
继致盲“头号杀手”白内障之后,青光眼成为排名全球第二位致盲因素,需要注意的是情绪波动、过度疲劳、过量饮酒都可导致人更容易得青光眼。
而酒中含的甲醇,对视网膜有明显的毒副作用。酒还能直接影响视网膜,阻碍视网膜产生感觉视色素,导致眼睛适应光线能力下降。因此,近视眼、青光眼病人不要过量饮酒。
2、妊娠期妇女和儿童——不能喝酒
啤酒也是酒,也含有一定量的酒精,可通过脐带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的发育,使胎儿产生酒精中毒症,易引起畸形和流产等现象。儿童时期养成饮酒的坏习惯,不但荒废学业,变成行为异常的小酒鬼,还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3、哺乳期的妇女——不能喝酒
啤酒是以大麦等为原料酿制而成的,大麦芽具有回乳作用,会影响哺乳。
4、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不能喝酒
酒精,一是兴奋大脑,使感情激动;二是使血管扩张,血液升高,这样易发生血管破裂而引起死亡。或者发生心律不齐,心跳加速等不良症状。
5、肝炎病患者——不能喝酒
酒精会直接损伤肝细胞,酒精对肝功能有抑制和毒害作用。患有肝炎病的人,不节制地饮酒等于慢性自杀。
6、胃肠疾病患者——不能喝酒
酒精会造成胃粘膜的损伤,引起上腹饱胀,反酸,嗳气等症状,使原有胃病加重,如胃溃疡、胃炎、肠炎、肾炎及眼病等都不宜饮酒,有痔疮的人也不宜饮酒。
提示:在喝酒前,尽量先吃点菜,然后再喝酒,严禁空腹喝酒,既容易醉,又容易伤胃。
7、尿路结石患者——不能喝酒
啤酒中含有可以促使尿路结石发生的钙、草酸及鸟核苷酸等成分。
饮酒,很多人最乐意干的事,但是为了身体健康,大家还是浅尝辄止为好,毕竟为了一时高兴,最后伤身是不值得的。
喝酒前吃什么不易醉?
淀粉类大分子能和酒精发生结合,也能延缓酒精的吸收。富含直链淀粉的食物更为理想,比如豆类食品。这是因为酒精能够钻进淀粉分子的螺旋当中,形成“包合物”。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酬时喝酒是免不了的,那么想要不喝醉,喝酒前吃些什么才好呢?
喝酒前吃什么不容易醉?喝酒前先喝些含有奶类和豆浆等蛋白质饮料。特别是酸奶,质粘稠,往往还加入植物胶增稠剂,在胃中停留时间较长,有利稀释酒精,并延缓酒精的吸收。乳饮料虽然营养价值远不如牛奶和酸奶,但是其中含有增稠剂,也有一定保护胃黏膜的作用。这些食品喝起来方便,备起来也方便。喝酒的间隙还可以名正言顺地继续喝。
饮酒不醉食品搭配1富含果胶的水果和蔬菜
比如苹果,山楂,菜花,南瓜之类。这类食品要多吃一些才行,其中的果胶也有延缓食物成分吸收的作用,而且这些食品水分也较大,能帮助稀释酒精。由于它们热量很低,多吃一些不必担心肥胖问题。
饮酒不醉食品搭配2 吃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不容易喝醉
如不油腻的内脏,粗粮,奶类,蛋黄,菇类等。必要时可以口服复合维生素B片,对身体有益无害。酒精在肝脏中的代谢需要它们的帮助。这种小药片所有药店有售,3元左右100片,提前吃两粒很方便。
饮酒不醉食品搭配3吃富含淀粉的食物不容易喝醉
淀粉类大分子能和酒精发生结合,也能延缓酒精的吸收。富含直链淀粉的食物更为理想,比如豆类食品。这是因为酒精能够钻进淀粉分子的螺旋当中,形成“包合物”。
去喝酒之前吃点东西,一则能够在胃里形成一些保护,减少对胃壁的刺激;二则使酒精和食物混合在一起,降低它的浓度,延缓酒精的吸收;三则可以摄入酒精代谢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所以千万要记得酒前吃点食物。
为了喝酒不醉,大家一定要在喝酒前吃一些东西,这不仅是为了让你不喝醉,更是为了你的胃不受伤。
喝醉后如何解酒?
酸遇酒精即生成乙酸乙脂和水,可减轻酒精对人体的损害,醉酒时用酸醋或陈醋60克、红糖25克、生姜片5克,加水适量,煎后饮服。
酒一直是我们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伙伴,无论开心,还是悲伤,聚会或是应酬。但是不管怎样,喝酒都要适度,但总有朋友不能自控,喝得酩酊大醉。下面有九种解酒方法,希望能给经常醉酒的朋友带来一些帮助。
1、大白菜解酒
将大白菜帮洗净,切成细丝,加些食醋、白糖、拌匀后腌渍10分钟后食用,清凉、酸甜又解酒。
2、雪梨解酒
取雪梨2至3个洗净切片捣成泥状,用纱布包裹压榨出汁饮服。
3、马蹄解酒
取马蹄(即荸荠)10多只洗净捣成泥状,用纱布包裹压榨出汁饮服(此法最适宜于饮高粱等烈性酒醉患者)。
4、甘蔗解酒
将洗净除皮的甘蔗,切成小段榨汁饮用,有解酒作用。
5、芹菜解酒
取芹菜适量洗净切碎捣烂,用纱布包裹压榨出汁饮服(此法可解酒醉后头痛脑胀,颜面潮红等症)。
6、豆类解酒
用绿豆、红小豆、黑豆各50克,加甘草15克,煮烂,豆、汤一起服下,能提神解酒,缓解酒精中毒症状。
7、饮酸醋
酸遇酒精即生成乙酸乙脂和水,可减轻酒精对人体的损害,醉酒时用酸醋或陈醋60克、红糖25克、生姜片5克,加水适量,煎后饮服。
8、蛋清解酒
将生鸡蛋清、鲜牛奶、霜柿饼各适量煎汤,可消渴、清热、解醉。
9、生姜解酒
酒醉后有恶心呕吐者,可取一小块生姜含于口内,可止呕吐。
( 作者: 朱文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