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很多老人被打着“以房养老”的名义骗局扫地出门,房子没了钱也没了,被骗得倾家荡产,还背上了一身的债务。骗子是有多高明,能这样瞒天过海,导演这出骇人听闻的事呢?
近日,北京数十名老人陆续遭遇“以房养老”的骗局,他们有的失去了房产,还有的更因此背上了巨额债务!那么,老人该如何识破以房养老骗局呢?佰佰安全网介绍一下相关的老人防骗小知识。
什么是以房养老骗局?
所谓“以房养老”的理财形式,是以无风险为噱头,称只要把房子做抵押借款,就可每月可以获得10%-15%的高息,按照100万的价格算,每月得到的利息最低就是一万元,并且到期还能全额返还本金,这样的“以房养老”项目让不少老人心动不已。然而,几个月后,不仅承诺的利息不见踪影,老人的房子也被过户卖出。系列事件中,公证是重要环节。
为何老人易陷入以房养老骗局?
很多老人家里最值钱的资产就是一套房,如果子女不在身边或者关系不好,别有用心的人就会看准需求,刻意取得老人的信任。再加上高额利息的诱惑,吸引老年人上圈套。而签合同时,老人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觉得公证处能有什么问题?这些人就利用了老人的这种信任,没仔细看合同内容,把房子委托给了一位非亲非故的陌生人,导致失去房产。
以房养老骗局作案手法
以房养老骗局这种遭遇的流程一般都是这样的,机构或中间人和你签一份协议,当然协议是会有漏洞的或者说没有法律效益的,然后让你把房产进行抵押贷款,贷款的钱给机构或者中间人,他们承诺每月给你高额利息,到期给予本金。
这些案件都是有着相似‘套路’,充分利用了老年人不懂法的心理,通过别有用心提前设计好的各类法律文书,以及一系列经过精心策划、环环相扣的操作手法,让老年人最终陷入房子被变卖和过户的深渊。
老人的房子究竟是怎么被过户的?
经过公证的授权委托书是导致房屋被卖的关键文件。
“委托代理人”正是基于一份经过公证的授权委托书,就能够在老年人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卖掉房子。委托书中大多标明“我要成本价出售位于某处的房产,由于不能亲自办理,特委托受托人全权代办抵押登记、签署有关文件协议、领取权证、办理提前还款、解除抵押登记、网签、过户、提款、转委托……”字样。
老人在“委托代理人”的“忽悠”之下,不明就里就对该委托书进行了公证,这就完全符合房屋管理部门对于他人代办过户的要求,相当于老年人在向“金主”借款时,就同时把房子交由他人掌控,而不是如理财一方所说的只是拿房本做抵押而已。
此外,老人在与“金主”签订借款合同时,同时对还款协议进行了公证。这就意味着金主一方可以直接拿该公证书到公证处申请执行证书,然后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拍卖老人的房产,而不需要经过老年人同意。
因为老年人被“忽悠”到房管部门办理了房屋抵押登记,如果不能按时还款,未经“金主”同意,是不能自己卖房的。抵押登记使该房产成为了债权物的担保,即使老年人只有一套房产,也难逃被变卖的结局。
以房养老,都是骗局吗?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开始担心,那目前所有所谓的“以房养老”会不会都是骗局了呢?
并不是的。以房养老是国家在尝试推进的政策,具体内容是拥有房屋完全产权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房产抵押给金融保险机构,然后按月领取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保障生活的费用。
所以,真正的以房养老,与骗局包装下的“以房养老”,其实有很大不同:它并不是借贷关系,而是寿险关系。它并不是将房产抵押给债主,而是金融保险公司。它并不是随便就卖房,而是只有老人身故才有支配房产权利。
老人如何防范以房养老骗局?
从目前北京北京又发生养老房诈骗案件来看,有一点不可忽略,那就是高昂的利息问题,即在短时间内可以获取非常优厚的一个回报。对于这种天下掉馅饼的做法一定要警惕。那么,老年人在涉及房产的问题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签约这些合同的时候,一定要有子女在场,特别是涉及到重大财产的变化时;
第二,涉及房子的投资、抵押、担保等等,一定不能轻信,更不能轻易签字,增强自己的风险意识;
第三,对于高额投资,一定要在有关部门询问或上网查询有关公司的信息。
在此特别提醒老年朋友,要谨慎进入新型的金融市场、投资市场。涉及重大财产的东西,不要轻易去尝试,不要怀有天上能掉馅饼的侥幸心理,同时对熟人的相互介绍抱有警惕之心。
结语:很多骗术往往都是针对老人,因为老人相对年轻人对外界信息接触的少,容易被骗。小编在这里提醒年轻朋友,多与父母沟通,多和父母说一些最近发生的骗局,增强其防范意识。
( 作者: 刘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