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很多老年人到了年龄,退休居家,慢慢找不到自己价值感所在。那么,无价值感会影响老人健康吗?
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老年人都会有一些自卑无价值感的心理,主要是因为随着年纪增大,身体逐步衰老引起的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的下降。那么一旦老年人觉得无价值感会影响健康吗?佰佰安全网为您讲述相关的老人心理健康小知识。
什么是价值感?
价值感是感受到自己在这个集体中的价值和重要性,为之做出贡献。人们往往从外在去寻找自我价值感。但,它不完全来自于外在的成功,根源在内心,比如孩子价值感往往来自于来自于父母无条件的接纳。
老年人无价值感产生于什么?
很多老年人在退休后身体健康衰退,白发苍苍,再加上经济收入下降,更有很多老年人伴有晚期疾病,子女又不在身边,晚景凄凉就容易出现无价值感,身心陷入相互拖累的恶性循环。
此时,老年人这种无价值感常常带来消极的认知:
(1)我不能贡献社会;
(2)我不能完成个人分内事情;
(3)不能参与积极有趣的事情;
(4)成了家人的拖累。
无价值感威胁老人的健康吗?
当一位老人失去了价值感、责任感,会产生严重的沮丧、忧郁情绪,可能甚至连早晨起床的动力都没有,他们认为自己做的任何事都不会有好结果。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到非常绝望。
可以说无价值感严重威胁老人的健康与寿命。
在同样的时间段,责任感被激发,感到生活有价值的老人,他的快乐程度较高,健康程度亦较高。觉得生活“失去价值”的老人,极不活跃,生活的激情和活力日趋缺乏,说话越来越少,很不开心,身体慢慢就垮掉了。在同样的时间段,觉得“活着有意思”的老人中有15%的人死去,而觉得活着“无价值”的老人的对照组却有30%的人死去。
老年人如何应对无价值感心理?
老年人的心理障碍实际是老年人体现人生价值感的最大障碍。那么,老年人怎样才能排除心理障碍,保持健康的心理呢?
一、老年人不要妄自菲薄,自己在世上奋斗了几十年,对整个社会是做过贡献的,自己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是名正言顺的,也应该是理直气壮的。
二、老年人不要关门养老,要主动参与社会生活,做力所能及的事,置身于社会之中。
三、遇事不焦躁、不愤怒,遇变不过分伤感,一定要保持心境坦荡、悠闲、乐观、豁达。
四、老来丧偶、子女不孝等不必看得过重。社会主义制度和道德规范为老年人提供了保护,可以通过维权组织、法律手段找回公道。此外,老年公寓是老年人颐养天年的乐园,住公寓既可以解除儿女负担,也可以成全儿女走上忠孝两全之路,实际上这种社会养老形式是老年人的最好归宿。
五、人老了,不要总沉浸于往事的回忆,不要对故友过分哀伤,要向前看,因为有好多事等着我们去做。
老年人如何体现自我价值感?
一、活到老、学到老。鲁迅说: “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孔子曰: “学而不已,盖棺乃止”,老年人在自己的生活日捌表上应当把读书列为主要内容,因为读书本身实在是—大乐趣,是一种精神享受。高尔基说: “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越加光明和有意义”。读书学习,每个人都有切身体会,它不仅陶冶性情,愉悦情怀,而且感到生活充实,防止痴呆,有益健康长寿。老年人应该通过读书,力求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和精神面貌,正像周总理说的“要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改造到老”。使自己紧紧跟上时代的潮流,不落后于时代不当社会前进的绊脚石。
二、得之于社会的还之于社会。老年人的经验和智慧是几十年实践、几十年风风雨雨的结晶。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人的一生学识和成就都是党和人民长期培育的结果。因此,每位老年人都有义务、有责任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尽可能多的传授给下一代,要像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的:“人生最美好的,就是在你停止生存时,也还能以你创造的一切为人民服务。
三、为儿孙做个好榜样。老年人一般都非常关心儿孙的成长,关心他们的学习、事业和取得的成就。老年人在教育儿孙时要把握二条,一是传授给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他们在困境中不惧磨难、靠自己去克服逆境的本领。二是把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传给他们,他们培养成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
四、家人可以帮助她寻找生活中新的爱好和精神寄托,例如绘画、剪纸等不需要走动的爱好,帮助她重新找到生活的乐趣,创造机会让她获得价值感和成就感。
老年人要记得:您到了这个年龄可以领悟到人生最实质,最内在,最主体的内容,可以把美丽的花朵和丰收的果实揉进生命的脉络,滋养人生,丰富人生,实现人生价值。
( 作者: 聂思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