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遗嘱的形式多种多样,网络聊天、网上遗嘱、录像或者是其他比较新型、电子化的方式都有。那么,老人遗嘱怎样才有效呢?
近年来,不少老年人会对自己的财产进行预先分配,但是囿于子女多,担心分配不均会影响子女间的亲情关系,甚至直接影响子女们履行赡养义务的积极性,有些老人选择了使用遗嘱的方式对自己去世后的财产进行分割,但写遗嘱可不是件简单的事,不少老人因为写遗嘱不得“法”,不但夙愿未达成,还导致子女们走上法庭,打起了官司。那么,老人遗嘱怎样才有效呢?佰佰安全网小编就来教教您相关的财产安全小知识。
遗嘱的定义
遗嘱是指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个人处分, 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
为何遗产继承纠纷频发?
为了防止子女因财产起纠纷,也为了避免子女将来继承财产的繁琐手续,不少老人会选择生前立下遗嘱。据了解,来公证处立遗嘱的群体,大多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会根据子女经济条件好坏和与子女关系融洽程度决定遗产分配,这个群体还有个共性:体弱多病,普遍育有多个子女,立遗嘱的人,也早由过去的富裕群体朝如今的普通人群过渡。
然而,对于掌握法律知识不多的老年人来说,想要立一份有效的遗嘱似乎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另一方面,一些继承人为了继承更多的遗产,不惜伪造遗嘱。由于伪造遗嘱的违法成本较低,加之遗嘱真伪鉴定存在难题,故此类违法行为频发,由此也引发了大量纠纷,亟待解决。
老人立遗嘱的条件有哪些?
立遗嘱首先要注意的问题,是遗嘱的有效。有效的遗嘱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一)遗嘱人必须要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四十一条规定:“遗嘱人立遗嘱时必须有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所立的遗嘱,即使其本人后来有了行为能力,仍属无效遗嘱。遗嘱人立遗嘱时有行为能力,后来丧失了行为能力,不影响遗嘱的效力。”患有聋、哑、盲等生理缺陷而无精神病的成年人,他们是有完全行为能力的,因此他们也可以立遗嘱。
(二)遗嘱人所立的遗嘱必须是其真实意思表示。意思表示不真实具体体现在如下几种情况中:
1、胁迫遗嘱人所立的遗嘱;
2、欺骗遗嘱人所立的遗嘱;
3、被非遗嘱人假造的遗嘱;
4、被篡改的遗嘱;
5、遗嘱人在神志不清的状态下所立的遗嘱。《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二十二条第二、三、四款规定:“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三)遗嘱人对遗嘱所处分的财产必须是有处分权的。在现实生活中,常见到丈夫立遗嘱不经妻子同意便处分了全部夫妻财产,另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十九条规定:“遗嘱人生前的行为与遗嘱的意思表示相反,而使遗嘱处分的财产在继承开始前灭失、部分灭失或所有权转移、部分转移的,遗嘱视为被撤销或部分撤销。”
(四)遗嘱的内容必须合法。内容不合法的遗嘱主要有三个情况:1、遗嘱取消了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2、遗嘱没有为胎儿保留必要的继承份额。3、遗嘱内容违反其他法律。
老人遗嘱怎样才有效?
遗嘱的类型有:公证遗嘱、代书遗嘱、自书遗嘱、录音遗嘱及口头遗嘱。可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财产状况和家庭组合,以及不同的遗嘱的特点和性质,立一份适合自己的、有保障的遗嘱。如果在遗嘱人不方便或者不能自行书写遗嘱的情况下(如不识字、身体状况限制等),建议可由专业律师代为书写遗嘱,或者可由专业律师协助办理遗嘱公证,这样才能避免因立遗嘱的不规范而产生不必要的麻烦。
一、公证遗嘱:遗嘱人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其遗产或其他事务作出个人处分, 并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效力被继承人提交遗嘱,公证机关会对遗嘱所涉及的财产进行审查,如房产需提交房产证,个人财产或夫妻共同财产需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通过公证机关的层层把关。如果在办理公证遗嘱前,由律师介入对遗嘱内容进行审查,而后公证,这种遗嘱的效力最有保障。
二、代书遗嘱:需要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继承律师提醒并建议,见证人最好是由律师见证,可以在律师事务所办理见证,由律师拍照、摄像、并存档,律师见证遗嘱更专业规范,最大程度上保障遗嘱的合法性有效性,也能避免遗嘱灭失或是见证人不能证明见证等风险。
三、自书遗嘱:是由被继承人亲笔书写,并同时注明年、月、日。此类遗嘱比较适合专业法律人群。自书遗嘱对被继承人(书写人)的要求很高。不仅要具备专业法律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文字表达能力。专业法律知识并不仅限于遗产继承法律法规,还需要了解《物权法》、《婚姻法》《民法通则》等相关法律条款。如果书写人法律知识不专业,或是文字表达能力不足,都有可能影响到遗嘱的合法性。
四、录音遗嘱:以录音形式确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所以《继承法》对这种形式的遗嘱同代书遗嘱作了同样要求: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
五、口头遗嘱:在危急情况下,由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但是,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这是对口头形式立遗嘱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1、一般情况下不许采取口头形式立遗嘱;
2、立口头遗嘱必须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3、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其他形式立遗嘱时,原口头遗嘱就失去其法律效力。
老人立遗嘱注意哪些问题?
一、改变遗嘱观念。
遗嘱不是遗言。许多老人误以为遗嘱是遗言,以为立遗嘱就是自己“差不多了”,要向儿女交代后事了,普遍有较早立遗嘱是不吉利的想法;子女们认为父(母)没有必要交代令人难过的事。其实大可不必这样,这些想法是一种误解。遗嘱是《继承法》规定的一种法律行为,内容以处理遗产为主,不是所谓的临终遗言。遗嘱既可以在身体健康时立,也可以在临终时立。国外的年轻人、中年人立遗嘱的现象很普遍。近几年,国内年轻人、中年人立遗嘱的现象也渐渐多起来。因此,老人及其子女要改变观念,以平常心态对待立遗嘱。
二、树立权利意识。
老人要树立自己的财产所有权者意识,坚持自愿订立遗嘱,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自由决定遗嘱内容,确立遗产继承人。根据《民法》和《继承法》的规定,老人有自己的财产或遗产的处分权,订立遗嘱是实施权利的一种法律行为,这种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生活中,有的子女主动要求老人立遗嘱甚至强迫老人立遗嘱,有的子女还干涉老人遗嘱的内容,甚至为遗嘱的事情闹起家庭纠纷,这些行为都是违法的,是对老人财产权的侵犯。
三、及时立遗嘱。
立遗嘱是一种法律行为,要求具备几个条件,如意思自愿、遗嘱内容合法清楚、立遗嘱人思维清楚等等。有的老人在身体十分虚弱时、临终时、患有重病时才想起立遗嘱,这个时候会发生意识不清、思维混乱等情况,有时连书写或签名的力气都没有了。这种情况下,一般不能立遗嘱,立了也可能无效。在现实生活中因怀疑临终所立遗嘱效力而产生家庭纠纷的案例较多。因此,老人应在身体健康、思维清楚时及时立遗嘱,避免子女在自己身后产生纠纷
四、注意选择方式。
遗嘱有不同方式,一般有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口头遗嘱、录音遗嘱等。各种方式有不同的要求,《继承法》有大概的规定。但具体的要求,非法律专业的人士难以完全把握。几种方式有不同的作用和特点。公证遗嘱效力最高,最为规范。同时存在多个遗嘱的情况下,公证遗嘱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遗嘱,老人去世后,它可以直接在房产部门等处生效。而其他形式的遗嘱一般不能直接生效,需要继承人另外举证,使用的程序比较麻烦,还容易产生纠纷。况且公证遗嘱目前的收费标准一般在300元以下,经济实用。
五、内容合法完善。
遗嘱的内容要符合《继承法》的规定,内容要完善,措词要简练准确,书写或打印要清晰。遗嘱内容要避免以下几种错误:处分其他人的财产,例如处分和妻子共有的财产中属于妻子的财产份额;剥夺继承人中无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人(如未成年人、残疾子女等)的继承权;涉及财产之外的事。内容要完善,立遗嘱人和继承人的身份状况、处分的财产情况(如房产坐落门牌、面积等)、订立日期等均要具备。措词不能含糊,避免出现诸如“XX房产留给儿子XX住”等含糊的语言。书写或打印要清楚,不得涂改。
六、注意保密。
老人订立遗嘱后,遗嘱内容要注意保密,遗嘱书也要妥善保存,防止丢失或被别人篡改。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有的子女在获知老人立遗嘱或遗嘱内容后,由于自己不是遗嘱中的继承人或继承份额较少,找老人或其他兄弟姐妹闹事,使老人被迫多次修改遗嘱,造成老人身心受到很大伤害。因此,老人有必要作好遗嘱保密工作,在适当的时候把遗嘱书交给继承人。
七、生前可以撤销或修改遗嘱。
遗嘱是一种单方的自愿的法律行为,老人在立遗嘱后,完全可以撤销或修改前一个遗嘱,可以再立一个新遗嘱。公证遗嘱也可以撤销或修改,但必须到公证处去撤销或修改。同时存在多个公证遗嘱的,以最后一个为准。
八、如果继承人中有未成年人或缺乏劳动能力的人,应当给予较多的份额,不得取消他们的继承权,否则,所立的遗嘱无效。
以上就是有关老人如何立遗嘱才有效的相关介绍,希望各位老年朋友在立遗嘱时,要确立其有效性,合法性,这样才可以让这份遗嘱生效,而避免儿女的纠纷。
( 作者: 吴梦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