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此前疫情重大发现之一就是新冠肺炎病毒可以由物传人,冷链食物病毒存活率较长。那么,冷链食物还能放心食用吗?
青岛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青岛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在世界上首次找到了充分的证据链,表明新冠病毒可由物传人、冷冻条件可长期存活。
此前,中国疾控中心官网发布消息,在对青岛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调查过程中,从工人搬运的进口冷冻鳕鱼的外包装阳性样本中检测分离到活病毒。这是国际上首次在冷链食品外包装上分离到新冠活病毒,并证实接触新冠活病毒污染的外包装可导致感染。
新冠病毒可由物传人
新冠病毒在全球首次被确定可由物传人,这是非常重要的发现。
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此前在冷链食品外包装上检出的只是新冠病毒核酸,相当于病毒的“残尸”。而感染需要活病毒表面刺突蛋白(S蛋白)的受体结合区域通过与人体细胞表面ACE2受体结合,才会发生感染。因此,分离出活病毒,才能充分证实新冠病毒可以由物传人。
此前之所以没有分离到活病毒却有感染者,可能是感染者在接触时病毒是活的,到检测出来时病毒已经死了。
冷链食物还能吃吗?
病毒的存活与环境温度、湿度有关,在冷链低温环境下,病毒存活时间更长(具体能存活多久暂无定论)。海鲜等冷链食品本身并不会传染新冠病毒,但有被病毒污染的风险。病毒污染了冷链食品或包装后,存活时间较长,可能因接触发生感染。
不过,普通老百姓也不必过于恐慌。因接触或食用冷链食品而感染风险很低,感染风险人群主要为防护措施不当的冷链食品从业人员。
海鲜等冷链食品还是可以买的,但最好不要买那些从疫区进口的。
同时,要注意个人防护,网购的冷链食品最好不要直接接触外包装,如果接触后要及时洗手,并避免触摸口鼻眼等部位。
新冠病毒怕热,因此,在烹调时要注意煮熟煮透、生熟分开。
人物同查、人物同检
鉴于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青岛将从三个方面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管控:
直接接触冷链食品的工作人员在接触进口冷链食品以后在指定区域休息,不得离开,3至5天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倘若连续工作超过5天,则每5天要进行一次核酸检测。对于所有进口的冷链食品每件必检,同时加大对相关环境的核酸检测力度;
凡是购进进口冷链冷藏食品的一级批发商,必须在购进食品到达市区前24个小时,向目的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报备;
持续加强对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清查整顿,继续加大整治力度,进一步做好冷链食品加工环节防控、市场流通环节的追踪管理。
另外,针对国际邮件快件传播风险,10月16日,国家邮政局办公室印发《疫情防控期间邮政快递业生产操作规范建议(第六版)》,提出边境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边境快件处理场所等国际邮件快件处理场所要加强消毒、通风等工作,严防境外疫情特别是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疫情通过寄递渠道输入。
怎么杜绝?
如果实在有担忧,我的建议就是不买不吃。少吃几顿进口生鲜并不会有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勤洗手,每次洗手的时间应当在20秒钟以上大约就是唱两遍生日快乐歌。
挑选和加工环节做好个人防护,在接触进口生鲜的时候带好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乳胶手套,不要用水冲淋冷冻生鲜防止引发病毒的飞溅。
加热做熟是最好的处理方法。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和大多数病毒一样,都有个致命弱点:怕热。只要经过彻底加热后的食物都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这也不仅仅是针对新冠病毒,同样也可以避免诸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寄生虫之类的污染风险。
参考来源:央视网、中国疾控中心网站
( 作者: 张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