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们都喜欢野外活动,但是野外活动一定要注意饮食,以防中毒,关于野外食物中毒的知识,文中小编为您介绍。
野外生存是所有户外运动爱好者包括登山者的必修课,野外活动避免不了寻找食物,那么就需要大家掌握野外寻找食物与辨别食物的一些技巧,否则会因为食用不当导致食物中毒,其后果会不堪设想,一旦在野外出现食物中毒现象,要及时的进行急救,否则会有生命危险,为了确保我们在野外活动顺利进行,同时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接下来我们的小编为您分享一下野外食物中毒的知识。
一、什么是野外食物中毒?
野外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做食品摄入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急性、亚急性疾病。食物中毒属于食源性疾病,但不包括已知的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食物过敏,暴饮暴食引起的畸形胃肠病,也不包括慢性中毒,在野外由于天气、环境的原因很容易发生食物中毒,其中的原因是饮食不当,误食有毒食品等造成的。
二、野外食物中毒如何急救?
1、判断是否为毒蕈中毒,还是其他食物中毒。不管自己能否准确判断中毒类型,都应该保留样品供专业人员救治参考。
2、在等待救护车赶到现场期间,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然后把手指伸进咽部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3、为防止反复呕吐发生的脱水,最好让中毒者饮用加入少量食盐和食用糖的“糖盐水”,以补充体液的流失,防止休克发生。
4、对已发生昏迷的患者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应为患者加盖毛毯保温。
5、肝炎型患者在假愈期仍应采取保肝等一系列措施。
6、可用甘草1两至2两,绿豆1两至4两,水煎内服;或用带藤金银花4两煎服,也可将鲜金银花或嫩叶洗净嚼服。
7、阻止毒物继续进入体内:立即将患者搬离中毒环境,移至上风向或空气新鲜的场所。若患者衣服、皮肤已被毒物污染,需脱去污染衣服,用清水彻底冲洗污染处皮肤(冬天宜用温水)如遇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应先用干布抹去污染物后,再用水冲洗。对重症患者应转送医院救治。阻止毒物继续吸收:到达医院后可进一步清洗。气体中毒者可吸氧;经口中毒者应催吐、洗胃、导泄。对中毒患者尽早使用有关的解毒排毒药物。
三、如何防止野外食物中毒?
野外防止食物中毒是最重要的事,学会辨别食物毒与非毒迫在眉睫。大自然中的万物都在不断地进化,许多动物、植物、菌类为了保护自己,体内都带有剧毒。野外有毒食物比较多,以下介绍几种,仅供参考。
其一,河豚鱼潜伏期为0.5~3小时,先出现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继而出现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口唇、舌尖、肢端及全身麻木、肢体无力。眼睑不垂、共济失调、声嘶,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心律失常及传导阻滞、昏迷;最后出现呼吸和循环衰竭,海鲀毒素在人体内解毒和排泄较快,若8小时后未死亡者多能恢复。
其二,一些动物的甲状腺:潜伏期:短者一小时,长者 100 小时,或更长达 200 小时,一般多在食后 12 ~ 36 小时发病。 症状:头晕、头痛、四肢酸痛、手胀麻、胸闷、气短、心悸、脉快、口干、烦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个别人可便秘,重症者有失眠,眼及手振颤、局部或全身脱皮、脱发起疹起泡等,女性可出现月经不调或闭经,有的病人还可出现过度兴奋、躁动、哭笑无常等精神症状。
.其三,动物肝脏中毒表现:多数在进食后3~8小时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水样便、面部潮红、结膜充血,严重者出现嗜睡、尿黄、全身黄染等。部分患者有结膜出血、瞳孔轻度扩大、视物模糊、畏寒、发热、心动过速等。2~3天后可有脱皮现象,多从面部开始,逐渐蔓延至四肢、躯干,可有脱发。
其四,贝类一般表现为较轻微的胃肠道紊乱,如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并伴有寒战、头痛和发热。
其五,木薯,早期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头痛,头晕,心悸,脉快,无力,嗜睡等。 中毒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躁动不安,心跳加快,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以致昏迷,最后因抽搐,缺氧,休克或呼吸衰竭而死亡。
其六,发芽的土豆急性发芽马铃薯中毒一般在食后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发病,先有咽喉及口内刺痒或灼热感,继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轻者1~2天自愈;重者因剧烈呕吐而有失水及电解质紊乱,血压下降;严重中毒患者有昏迷及抽搐,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而导致死亡。
喜欢野外活动的朋友们希望您参考一下我们佰佰安全网的小编为您介绍关于野外饮食的问题,野外的食物中毒安全知识是非常值得重视的,大家要提高警惕,以免伤身体,食物安全知识需要您去更多的了解,多多关注我们佰佰安全网的食品百科对您是有益的。
( 作者: 刘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