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报告> 正文
安全报告

2017年十大食品安全谣言事件盘点

2018-02-17 10:05:31来源: 佰佰安全网
14095人阅读

回顾2017年,网络上关于食品的谣言不少,就此,小编为您去年十大食品安全谣言。这些谣言究竟是什么?你在生活中是否也中招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哪些~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现在因为食品安全问题,人们对一些食品存在一些疑虑,网络上也有不少有关食品的谣言。回顾2017年,网络上关于食品的谣言不少,就此,小编为您去年十大食品安全谣言。这些谣言究竟是什么?你在生活中是否也中招了?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哪些~

谣言一:塑料大米

去年夏天,网络上流传着一段视频,画面中,工人不断将一个个塑料袋放入机器,经过溶解、拉丝、切割等工序,生产出一颗颗形状和米粒相似的白色固体。发布视频者称,这就是塑料大米的制作工艺。

真相

市食药监局相关人士表示,如果消费者买到的大米是塑料做的,首先从口感上就可以轻易分辨。再者,经过如此工艺制作的大米,从成本上要比低廉的大米更昂贵,造假失去了利润空间,这样做就没有意义。事实上,这并非是制造塑料大米,而是制作塑料颗粒一种工序。

谣言二:棉花肉松饼

去年夏天,网络上流传一个视频,有人将买回来的肉松饼用水浸泡,称,肉松是棉花做的。

真相

市食药监局相关人士表示,肉松是一种肌肉纤维,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棉花是植物纤维,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两者的口感差异大,造假几乎没可能--肉松松软,一吃就化,棉花看起去松软,却嚼不烂。通过点燃也可以轻易分辨两者,肉松点燃会有一股焦糊味,而棉花点燃却不会有焦糊味。

谣言三:大虾内有寄生虫

去年夏季,网上有段视频疯传,内容是一个大妈从大虾里挑出一根根白色的虫子。并在一旁解说:"大虾内有寄生虫,千万别吃!"

真相

据市食药监局相关人士介绍,视频中的白色物体其实是雄虾的生殖腺,相当于蟹膏、鱼白,可食用。

谣言四:紫菜是废旧塑料袋做的

网上热传一则视频,视频中的女士从一包买来的紫菜中取出几块泡在水里,说闻到一股腥臭味,而且拉拽不开,吃的时候嚼不碎,判断是废旧的黑塑料袋做的。

真相

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在实验室对紫菜和塑料进行了鉴别,认为塑料薄膜做紫菜不靠谱。目前市面上出售的都是干紫菜,烘烤制作干紫菜要经过200℃300℃的高温,塑料不可能承受这种高温。另外,紫菜富含蛋白质,烧过有烧焦蛋白质气味,明显不同于塑料袋。

谣言五:甲醛香蕉

去年7月,网络上一则"香蕉浸泡不明液体"的视频广为流传。消费者纷纷担心,视频中的不明液体有毒,也有网友说液体是甲醛。消费者陷入香蕉泡甲醛保鲜的恐慌之中。

真相

市食药监局相关人士表示,视频中的乳白色液体其实就是保鲜剂,国际公认低毒杀菌、降解速度快,经过主管部门登记允许在香蕉保鲜中使用,并且也都制定了相应的推荐使用量和残留限量标准。

谣言六:柚子和药物同吃致死

去年12月,《柚子这么吃很危险,甚至可能猝死!》《千万注意,有种柚子这么吃很危险,甚至可能猝死!》等文章在网上流传,这些文章称,吃完药如果再吃柚子会很危险,甚至可能猝死。

真相

市食药监局相关人士表示,只有葡萄柚在与部分药物同服时才会引起不良反应,西柚的食用量和药品的食用量达到反应剂量才会引起相应的中毒反应。葡萄柚中的呋喃香豆素类物质主要局限于小肠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通常在口服药的情况下会受其影响。

谣言七:无酱油代码的酱油致癌

酱油致癌的消息在网上被热议。消息称,国家卫生部门公布:国家标准的粮食酿造酱油有国家标准代码 GB18186,没有的是化学黑焦糖勾兑,食用后会使人患上肝癌。

真相

“GB18186”代码是一项酿造酱油的国家标准,进口酱油并不会使用这个标准。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酱油会标注商业行业标准或者是企业标准代码,但他们都是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

谣言八:红心柚子是染色的

网上流传着红心柚是打针染成红色的说法,而且有人在打开购买的红心柚之后发现,红心柚的果肉红色不均匀。

真相

北京市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益性科普门户网站蝌蚪五线谱官方微博刊文称:红心柚果肉之所以是红色,是因为比普通柚子多了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对人体显然无害。而果肉颜色不均匀的情况,主要是受生长环境的影响。同一个柚子里,每一瓣的大小都不一样,口感和颜色也有差别。完全一样的情况反而是不常见的。

至于打针染色的说法,给柚子打针既容易造成柚子难以保存,又很难实际操作,根本就是得不偿失。

谣言九:面粉洗出胶

9月,网上流传一段视频,这则视频里,一个中年妇女拿着用面粉洗出的面筋,称这是胶,还告诫亲戚朋友不要再买面粉!

真相

市食药监局相关人士表示,面粉水洗后得到的粘稠物是面筋,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面粉增筋的传统工艺是加鸡蛋、盐、碱,面粉添加魔芋粉也可增筋。

谣言十:黄瓜激素增肥

去年11月,一视频中男子在瓜地里,发现黄瓜上都挂着吊瓶,声称从老板那里得知吊瓶里面装的是激素,瓜农们是通过这种方式给瓜注射激素。

真相

市食药监局相关人士表示,视频中没有说明具体时间和地点,属于"三无视频",植物是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供给到植物各处,给黄瓜打吊瓶,容易导致黄瓜腐烂变质。

在这些食品谣言中,受关注度最大的莫过于塑料紫菜”“棉花肉松等一系列谣言。造谣者使用视频实验等看似可信的方式,凭空捏造,混淆公众视听。由于一些食品安全谣言能准确抓住消费者心理,形成大面积传播,部分造谣者甚至以此勒索商家企业牟利,形成一条黑色产业链

如何识别谣言?

一、加强自身科学素养。如果读者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和基本常识,同时进行理性判断,就会很容易找到谣言中的疑点。

二、巧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核实。对于很多老谣言或是已经被媒体辟谣过的信息,只要利用关键词稍加搜索,就能知道个大概。对于一些带有图片的谣言,也可以通过图片搜索的方式,找到图片的原始出处,这样也能快速辨别出传言真伪。

三、主动向权威媒体或政府部门求证。网友们在碰到真假难辨的信息时,可通过电话、邮件等传统形式与相关部门联系,或者也可以通过相关的官方微博和公众号留言评论的方式进行求证。

食品安全谣言四大特征

有意编造,别有用心。造谣者罔顾事实,凭空捏造所谓真相,甚至自导自演,炮制图片视频等证据,以谋取不正当利益。如今年2月,几段展现塑料紫菜的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视频中有人称几个福建晋江企业产的紫菜是塑料做的,并表示紫菜嚼不烂,劝诫网友别吃了,引发一轮塑料紫菜风波。

偷换概念,混淆视听。造谣者利用夸张、歪曲的加工手段,模糊事实本原和全貌,频繁使用有毒”“致癌”“致死等刺激性语言,愚弄公众认知。此类谣言因为与事实真相鱼龙混杂,较难甄别,也不易取证,辟谣难度较大。

旧闻翻炒,刻意抹黑。造谣者以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为背景,将过去发生的事情掐头去尾改头换面;改变日期新瓶装旧酒;将日期模糊或者删除乔装改扮,以此达到相互转发,误导百姓消费的目的。

戏谑嘲讽,负面传播。造谣者对影视片段进行配音配文,制成戏谑嘲讽的图片视频,利用互联网以年轻群体为主、低龄受众猎奇心理重的特点,形成裂变式传播,后续效应在很长时间内都难以消除。

安全报告

精选安全健康事件汇聚百姓生活热点

佰佰安全网原创出品公众号: bbanqw

佰佰安全网

往期精选文章

2023年10月份人身安全事件盘点

发表于 2023-10-18 11:49:28

2023年5月17日中国籍远洋渔船印度洋倾覆 39人失联,正在搜救中

发表于 2023-05-19 11:11:28

2023年3月安全事件报告

发表于 2023-04-10 10:24:23

上海市2023年2月份典型事故通报

发表于 2023-04-10 10:13:30

2023年1月国外时事政治汇总(2)

发表于 2023-01-30 23:01:35

2023年1月国外时事政治汇总(1)

发表于 2023-01-30 23:00:42

2023年1月国内时事政治汇总(4)

发表于 2023-01-30 22:58:38

2023年1月国内时事政治汇总(3)

发表于 2023-01-30 22:57:52

2023年1月国内时事政治汇总(2)

发表于 2023-01-30 22:56:47

2023年1月国内时事政治汇总(1)

发表于 2023-01-30 22:54:56
加载更多加载更多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