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精钠

首页 > 知识 > 安全知识百科 > 劳动安全 > 内容
糖精钠

日常如何鉴别糖精钠

糖精钠通常含有两分子的结晶水,呈无色结晶,易风化失去约一半结晶水而成为白色粉末。甜度为蔗糖的200~500倍,一般为300倍,甜味阈值约为0.00048%。易溶于水,略溶于乙醇,水溶液呈微碱性。其在水溶液中的热稳定性优于糖精,于100℃加热2h无变化。水溶液长时间放置,甜味慢慢降低。无水物分子量205.17,熔点226~231℃。

在甜度方面,糖精钠分解出来的阴离子有强甜味,而在分子状态下没有甜味,反感到苦味。糖精钠溶解度大,解离度也大,因而甜味强。糖精钠经煮沸会缓慢分解,如以适当比例与其他甜味料并用,更可接近砂糖甜味。糖精钠不会引起食品染色和发酵。

当其浓度比较大时带有苦味,在酸性条件下对糖精钠进行加热,会丧失甜味,同时形成带有苦味的邻氨基磺酰苯甲酸,这种物质无色,性能稳定,因为其热量比较低,进而不容易被人体吸收,但是可以随大小便排出体外等,所以,糖精钠被肥胖病、高血脂等患者用作食糖的替代品。

糖精钠的危害

毒害作用

一般认为糖精钠在体内不被利用,大部分从尿液中排出而不损伤肾功能,不改变体内酶系统的而活性,全世界曾广泛使用糖精钠数十年,尚未发现对人体的毒害表现。如果人体摄入的糖精钠浓度比较高,这时人体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在人体内糖精钠不被利用,会影响并制约胃肠吸收营养物质,同时产生酸性有机化合物,这些变化将会减轻人体重量。

糖精钠致癌性

研究人员曾对它做过一些动物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物质具有致癌作用(主要引发膀胱癌,还可能引发子宫癌、卵巢癌和皮肤癌等),因此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1977年明令禁用该物质。但因餐饮行业(以及节食者)的坚持,糖精钠至今仍在市场上出售。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包含糖精钠的产品包装上均贴有警告标签,指出糖精钠对实验室动物具有致癌作用。而美国热量控制委员会指出,人们不会像老鼠一样患上膀胱癌,因此,应该除去这个警告标签。在2000年,美国国会废除了相关法规,糖精钠产品不必进行健康警告标签。

糖精钠作用

1、食品:一般冷饮、饮料、果冻、冰棍、酱菜类、蜜饯、糕点、凉果、蛋白糖等。应用于食品工业及糖尿病患者作甜化饮食,普遍使用的人工合成甜昧剂。

2、饲料添加剂:猪饲料、香甜剂等。

3、日化行业:牙膏、漱口水、眼药水等。

4、 电镀行业:电镀级糖精钠主要是用在电镀镍上,是作为光亮剂使用的。加少量的糖精钠,可以提高电镀镍的光亮度和柔软性。一般使用量每升药水用0.1--0.3克。

糖精钠的使用

食品:一般冷饮、饮料、果冻、冰棍、酱菜类、蜜饯、糕点、凉果、蛋白糖等。应用于食品工业及糖尿病患者作甜化饮食,普遍使用的人工合成甜昧剂。

饲料添加剂:猪饲料、香甜剂等。

日化行业:牙膏、漱口水、眼药水等。

电镀行业:电镀级糖精钠主要是用在电镀镍上,是作为光亮剂使用的。加少量的糖精钠,可以提高电镀镍的光亮度和柔软性。一般使用量每升药水用0.1--0.3克。其中电镀行业用量较大,目前出口总量占到中国产量的大部分。

在我国,有人拿糖精钠来调配糖蒜这种调味品,也有人用它来配制红酒,这些都是超范围滥用糖精钠的案例,而更为普遍的是,一些生产商在食品标签上往往不注明含糖精钠及其真实含量,却冠以“蛋白糖”“甜宝”等名掩盖事实,使消费者误蒙在鼓里,侵犯了他们的知情权,还可能损害他们的身体健康。有研究指出,当食用较多的糖精时,会影响肠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食欲减退。短时间内食用大量糖精,会引起血小板减少而造成急性大出血,引发中毒者脑、心、肺、肾脏等严重受损。

糖精钠中毒怎么办

制造糖精的原料主要有甲苯、氯磺酸、邻甲苯胺等,大量摄入人体后会引起急性中毒,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氯磺酸极易吸水分解产生氯化氢气体,对人体非常有害,糖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中间体物质对人体健康也有危害。糖精在生产过程中还会严重污染环境。此外,目前从部分中小糖精厂私自流入广大中小城镇、农村市场的糖精,还因为工艺粗糙、工序不完全等原因而含有重金属、氨化合物、砷等杂物。它们在人体中长期存留、积累,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体的健康。

目前没有特效解毒药物,只有对症治疗。中毒时,首先建议立即进行催吐,然后送往正规医院急诊科进行洗胃导泄治疗,同时对症进行解痉止痛,促进排泄,补充葡萄糖盐水,电解质,防止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必要时可进行药物食品检测等。

发表我的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聚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