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

首页 > 知识 > 安全知识百科 > 居家安全 > 内容
人脸识别

(1)身份核验与人证对比

如在某些铁路安防系统、公安机关、移动警务和某些特定的场合通过在证件识别、活体检测、人脸对比等多项核身技术,快速识别用户是否为“真人”且为“本人”,不仅提高了业务效率,还减少了人工审核成本。

(2)人脸识别自助终端

即将人脸识别系统嵌入到自助设备/便携式移动终端中,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将现场采集的照片和已存照片、身份证照片进行比对并提供人脸相似值,工作人员即可根据相似值的高低判断是否直接通过或进行人工审核。目前,这种普遍应用于银行、证券等金融行业,如用户在自助终端上实现自助开卡、业务变更、密码重置等服务。

(3)人脸识别考勤

人脸识别考勤主要用于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中,人脸识别智能终端能够利用人脸远距离检测的方式自动捕捉人脸信息,能够快速识别出人脸信息,结合学校/公司的考勤管理系统,可以快速生成考勤记录,不仅提高了考勤的工作效率,还能保证人员守时上班上课。值得一提的是,人脸识别智能终端还可以与道闸联动,实现内外人员分流管理,更加安全、智能、方便,做到通行考勤两不误。

提到人脸识别,可能有些人认为是这今年才出现的概念,事实上,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科学家开始尝试将人脸的几何结构特征转变为识别信息进行研究。而到了90年代初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光学成像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更是达到了高潮期。

期间不仅诞生了众多经典且富有代表性的人脸识别算法,甚至美国军方还组织了著名的FERET人脸识别算法测试,可谓是硕果累累。最重要的是,这时人脸识别已经开始在商业化上试水,比如现在仍在使用的的FaceIt Identix系统,正是在当时出现的。也正是有了那段时间的积累,才让人脸识别技术在21世纪达到了井喷的效果。

别看人脸识别技术研究时间漫长,但它的原理却非常好理解。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然后利用算法将人脸的特征信息化形成一串独特的数字代码,然后将这串代码与我们的个人信息进行认定。假如这张脸再次出现在网络上,相同的算法就会再次进行检测和跟踪,然后继续特征信息化,如果结果和当初的数字代码重合,就完成了一次人脸识别。

首先,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应遵循目的正当性原则。收集和处理人脸信息必须基于具体而明确的正当目的,企业不得出于非法牟利目的而滥用人脸识别技术,公共机构不得以宽泛的“维护公共利益”为由而强制收集和处理人脸信息。在人脸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使用等各环节应设置边界。即使合法收集的人脸信息也可能被滥用,所以要同时规范人脸信息的收集与处理行为。一旦目的完成,就应当及时删除销毁存储的人脸信息。

其次,完善人脸信息所有人的同意和撤销机制,尊重和保护个人隐私。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必须尊重和保护个人隐私,充分保障个人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在大数据时代,绝不能让“以隐私换取便利”成为常态,而应在有效保障隐私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便利性。人脸信息收集行为很多时候个人可能并不知情,大街上、商场中、小区里安装的摄像头,可能随时收集人脸信息。收集人脸信息原则上必须获得明示同意,应确保人脸信息主体的明示同意是其在完全知情的基础上自愿给出的、具体的、清晰明确的意思表示。应完善特定人群的同意机制,如学生与学校之间事实上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学生同意学校使用人脸识别系统可能并非真实的意思表示,而且如果个别或少数同学不同意,可能就无法正常上课。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处理人脸信息的行为都应当获得同意,如确实出于保护重大公共利益的需要,当然,并非一经同意就可以进行任何人脸信息处理行为,应当在合法的收集目的下进行合理使用。要完善人脸信息授权撤销机制,使人脸信息所有人可以随时便利地撤回授权。

一、光照问题,光照问题是机器视觉重的老问题,在人脸识别中的表现尤为明显。目前方法未能达到使用的程度。

二、姿态问题,与光照问题类似,姿态问题也是目前人脸识别研究中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难点。针对姿态的研究相对比较的少,目前多数的人脸识别算法主要针列正面、准正而人脸图像,当发生俯仰或者左右侧而比较厉害的情况下,人脸识别算法的识别率也将会急剧下降。

哭,笑,愤怒、仰头、低头,左侧脸,右侧脸,如何识别?

三、遮挡问题,对于非配合情况下的人脸图像采集,遮挡问题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在监控环境下,往往彼监控对象都会带着眼镜,帽子等饰物,使得被采集出来的人脸图像有可能不完整,从而影响了后面的特征提取与识别,甚至会导致人脸检测算法的失效。

一、直观自然性。是指通过观察比较人脸来区分和确认身份,人脸是肉眼能够直观的判断信息源。方便人工确认,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二、非强制性、不易仿冒。被识别的人脸图像信息可以主动获取而不被被测个体察觉,人脸识别是利用可见光获取人脸图像信息。人脸识别技术所独特的,人脸识别技术要求识别对象需要亲临识别现场。而不同于指纹识别或者虹膜识别需要利用电子压力传感器采集指纹,这些特殊的采集方式很容易被人察觉,从而带有可被伪装欺骗性。

三、人脸识别使用方便,非接触性,用户接受度高。相比较其他生物识别技术而言,人脸识别是非接触的,用户不需要和设备直接接触。

四、识别度高,速度快。与其它生物识别技术相比,人脸识别技术的识别精度处于较高的水平,误识率、拒认率较低。

发表我的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聚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