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夜啼

首页 > 知识 > 安全知识百科 > 孕婴安全 > 内容
婴儿夜啼

1、 上火

如果宝宝晚上没有吃饱或者上火了,都会容易哭闹,因为宝宝的脾胃比较娇嫩,容易出现胃肠积食和积热,所以爸爸妈妈们要小心宝宝们的饮食,不要吃多太多和不要吃容易引起上火的食物。

2、 环境不适应

宝宝的睡眠环境一定要安静、舒适,不要太过吵闹,也要保证冷热适宜,不过盖太多的被子热着宝宝,也不能不盖或者少盖而使宝宝受凉。

3、 睡眠不当

宝宝最好能有一个规律的睡眠习惯,睡的太早或者太迟都会让宝宝不适应。

4、 疾病

宝宝晚上爱哭闹不睡觉也有可能是因为生病了,有很多小病父母不仔细观察是看不出来的,比方说,感冒、肠胃炎、中耳炎……这些病症都可能会导致宝宝睡觉不安稳,如果宝宝莫名的啼哭,爸爸妈妈们就可以考虑带着宝宝去医院,让医生检查一下。

1、睡前不可玩得太兴奋

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作息规律,按时睡觉:在宝宝入睡前0.5~1小时,应让宝宝安静下来,睡前不要玩得太兴奋,更不要过分逗弄宝宝。免得宝宝因过于兴奋、紧张而难以入睡。

2、缓解上火症状

尽量选择母乳喂养,通过天然植物调配而成的清火产品,可缓解孩子的上火症状,达到“一清二润三舒畅”的降火效果。

3、保持持室内环境清新

让孩子保持良好心情,要给宝宝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室温适宜、安静,光线较暗。盖的东西要轻、软、干燥。睡前应先让宝宝排尿。如果发现孩子穿太多,或经常脸红,可能是穿太多了。

4、不要把宝宝喂得过饱

由于儿童新陈代谢旺盛,过度的食物摄入会造成食物在胃部的'“积食”,引起肠胃不适,导致夜晚不能正常睡眠。

鉴别诊断

与不适、拗哭相鉴别。小儿夜间若喂哺不足或过食,尿布潮湿未及时更换,环境及衣被过冷或过热,襁褓中夹有缝衣针或其他异物等,均可引起婴儿不适而啼哭,采取相应措施后则婴儿啼哭即止。有些小婴儿因不良习惯而致夜间拗哭,如夜间开灯而寐,摇篮中摇摆而寐,怀抱而寐,边走边拍而寐等,要注意加以纠正。

诊断要点

婴儿难以查明原因的入夜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但白天如常。临证必须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检查体格,必要时辅以有关实验室检查,排除外感发热、口疮、肠套叠、寒疝等疾病引起的啼哭,以免贻误患儿病情。

辨证要点

辨证重在辨别轻重缓急,寒热虚实。婴儿夜间啼哭而白天能正常入睡,首先考虑由于喂养不当所致,应给予相应的指导。要仔细观察,寻找原因,确认夜啼无直接病因者,方可按脾寒、心热、惊恐辨治。虚实寒热的鉴别要以哭声的强弱、持续时间、兼症的属性来辨别。

1、 摩腹:父母可用手指按揉宝宝的腹部,可起到健脾和胃的作用,并且具有理气消食的功效。

2、 推内劳宫:内劳穴位于掌心中央,中医推拿按摩能缓解小儿夜啼状况,中医治疗小儿夜啼的效果比较显著,父母可以用手指按揉内劳宫,具有清心导赤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小儿夜啼的情况,宝宝晚上睡觉时父母要让孩子有安全感。

3、 揉小天心:小天心位于小儿的掌根部,父母可以用手指按揉小天心部位,能起到镇静安神的作用,能有效缓解小儿夜啼的情况,小儿夜啼可能是受到惊吓引起的,因此,父母要让孩子感觉到安全感,可解决小儿夜啼问题。

4、 分阴阳,运八卦,平肝木,揉百会、安眠(翳风与风池连线之中点)。惊恐者清肺金,揉印堂、太冲、内关;脾寒者补脾土,揉足三里、三阴交、关元;心热者泻小肠,揉小天心、内关、神门。

1、 保证白天的运动量

有的宝宝白天运动不足,夜间不肯入睡,哭闹不止。这些宝宝白天应增加活动量,宝宝累了,晚上就能安静入睡。

2、 宝宝最好侧睡

尤其是吃饱后应向右侧睡,俯卧易压住口鼻影响呼吸,仰卧会因吐奶引起呛咳。并逐渐让这成为一个习惯,不轻易破坏这种习惯。

3、 睡觉时不要开灯

壁灯彻夜不关,这特别不好,对宝宝的神经有影响,自然也影响睡眠。

4、 要保证按时睡眠

应安排个安静、舒适的睡眠场所,室温适宜、空气清新、被褥厚薄合适、灯光可暗些;培育良好的睡觉习惯,睡前不过于兴奋或做大运动量的运动,不宜训斥宝宝,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5、 多晒太阳

有可能宝宝晚上哭闹是由缺钙引起的,所以要补充维生素D。

6、 注意夜间温度

发表我的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聚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