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装标准

首页 > 知识 > 安全知识百科 > 儿童安全 > 内容
童装标准

评定童装面料质量的依据主要是质量标准,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条件、分等规定、测试方法、包装标志、验收规则等。

技术条件,一般是指品种的分类与编号;织物的用纱要求及组织结构;质量要求以及生产加工的种类及方法等。分等规定,是指各等级织物所允许的有关质量指标和外观疵点允许范围以及相关说明。测试方法,是指在进行质量检验时的具体方法,包括取样规定、测试的标准条件、仪器用具及化学药品的规定、标准操作法以及测试结果的计算等。包装标志,主要指包装材料、包装大小、包内匹长及零头大小的具体规定,标志是指对每包纺织品的具体内容的标记;验收规则,是收付双方对产品进行验收复验的法则。

评定纺织品质量时以标准中的技术要求为依据,分等规定为准绳,采用质量标准巾的测量方法夹进行。在质量标准中对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两大类。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针对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童装)的强制性国家标准,标准已于2016年6月1日正式实施。

鉴于婴幼儿和儿童群体的特殊性,该标准在原有纺织安全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的各项安全要求,安全要求全面升级。在机械安全方面,标准对童装头颈、肩部、腰部等不同部位绳带作出详细规定,要求婴幼儿及7岁以下儿童服装头颈部不允许存在任何绳带。在化学安全要求方面,标准增加了6种增塑剂和铅、镉2种重金属的限量要求。同时,标准对纺织附件也做出了规定,要求附件应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力,且不应存在锐利尖端和边缘。另外,该标准还增加了燃烧性能要求。

含有芳香胺染料在固体和蒸汽可以迅速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可分解芳香胺,进入体内后,它们将还原反应,生成致癌的芳香胺化合物——研究表明,长期穿着含有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偶氮)服装、固体和蒸汽可以迅速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光就会出现头痛、恶心、疲劳、失眠、呕吐、咳嗽等症状。芳香胺类化合物能使细胞发生在DNA结构和功能变化,经常接触联苯胺人类膀胱癌的发病率是28倍人口,诱发癌症,20年的潜伏期。

芳香胺染料在印染工艺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合成染料,用于多种天然和合成纤维的染色和印花,也用于油漆、塑料、橡胶等的着色。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因色泽多样、制造简单、价格低廉而被大多数中小纺织服装生产企业运用到面料制作上。而有毒芳香胺合成的印花涂料,则是因为价格便宜、上色容易,一些印花企业仍然在违禁使用。一些印花企业没有按照国家标准使用合格的印花涂料,但是成衣加工厂和服装经销商缺乏服装安全意识和检验手段,也使得一些达不到安全要求的服装打着合格的标签进入了市场。

纺织品中可能含有的含氯酚类化合物主要有五氯苯酚(PCP)、2/3/5/6-四氯苯酚(TeCP)和邻苯基苯酚(OPP)等.

五氯苯酚(PCP)是一种防腐剂,是皮革,纺织品,织造浆料和印花色浆中普遍采用的一种防霉防腐剂。为便于纺织半成品(如坯布)、成品的贮存,生产过程中(主要上浆过程)一般要加入少量防腐剂,在棉纤维和羊毛的储存、运输时常用,它还用在印花浆中作增稠剂,以及某些整理剂乳液中用作防腐剂。其作用为防霉,防腐,防虫,杀菌。

四氯苯酚(TeCP) 是PCP合成过程中的付产物,对人体和环境同样有害。

邻苯基苯酚(OPP)是重要的新型精细化工产品和有机中间物,广泛应用于杀菌防腐、印染助剂和表面活性剂,合成新型塑料、树脂和高分子材料的稳定剂和阻燃剂等领域。

发表我的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聚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