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破坏力

首页 > 知识 > 安全知识百科 > 自然灾害 > 内容
地震的破坏力

地震的大小是用震级表示,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中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在实际测量中,震级则是根据地震仪对地震波所作的记录计算出来的。地震愈大,震级的数字也愈大,震级每差一级,通过地震被释放的能量约差32倍。

根据地震等级能量对比表,3.0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9吨的TNT当量,在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对建筑物不存在破坏力,属于有感地震。

应该注意:当地震时应该保持冷静,不可采取以下行为:

1) 不要乘电梯。地震时电梯可能严重变形危及生命,或断电无法逃生。

2) 不要到阳台上。建筑物如果受损,阳台最容易毁坏的地方。

3) 不要到窗户或外墙边。建筑物如果受损,窗户和外墙是容易毁坏的地方。

4级地震属于有感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大致相当于1000吨TNT当量,等同于一个小型的原子弹。4级地震会导致室内东西摇晃出声,不太可能有大量损失。当地震强度超过4.5时,已足够让全球的地震仪监测得到,估计每年发生6200次。

发生地震时应该做好自我防护,迅速躲在坚固的床沿旁边,卫生间、小厨房、小储藏间、内承重墙的墙角、墙根、已经固定好的大衣柜的旁边。躲避时,要用随手物件保护头部、捂住口鼻,以免砸伤大脑或被泥沙烟尘呛住。躲避的姿势:身体尽量全区缩小、卧倒或蹲下,随手用物件护住头部、捂住口鼻,另一手抓住一格固定物(墙角或桌角)。如果没有任何可抓的固定物和保护头部的物件,则应该采取自我保护的姿势,头尽量向胸部靠拢,闭口,双手交叉放在脖后,保护头部或颈部。

地震给人们造成的危害可以分为直接灾害和次生灾害,有时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比直接灾害还大。

1、地震引起的直接灾害主要有:

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

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

2、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

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

此外,在有些大地震中,还有地光烧伤人畜的现象。

震级是地震强度大小的一种度量,根据地震释放能量多少来划分。目前国际上一般采用美国地震学家芮希特和古腾堡于1935年共同提出的震级划分法,即现在通常所说的里氏地震规模。里氏规模是地震波最大振幅以10为底的对数,并选择距震中100千米的距离为标准。里氏规模每增强一级,释放的能量约增加31倍。

6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大致相当于100万吨TNT当量,可摧毁方圆100英里以内的居住区。6级以上已经可以算破坏性地震了,但具体有多大的危害还要受很多因素制约,例如震源深度、房屋质量等。全球平均每年有120次左右6-7级的地震,对我国来说,由于房屋质量还很不过关,所以一般来说如果在有人居住的地方发生6级浅源地震的话,破坏往往比较严重,房屋普遍开裂或倒塌,尤以农村房屋严重。一般的大城市都要求房屋能抵御6级地震的破坏。

7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大致相当于3400万吨TNT当量,可摧毁方圆数百英里的区域。2017年8月8日发生的九寨沟地震震级就是7级,震中位于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漳扎镇,震源深度20千米。截至8月13日20时,地震造成25人死亡(其中24名遇难者身份已确认),525人受伤,6人失联,176492人(含游客)受灾,73671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其中倒塌76间。

在平房的避震措施

当判断是近震时,能逃先逃,难逃则躲。

能逃先逃:如果你的位置距离房门较近,并且通道畅通,应该立即逃出房外。外逃时,最好头顶被子、枕头、安全帽。

难逃则躲:如果你的位置距离房门较远,或者室内房间布局复杂,通道狭窄曲折,外逃困难时,应立即在室内避震。要迅速躲在桌子旁边,床旁边,炕沿下或其他理想的地方。在室内避震时,要远离窗户和房顶大梁,不要靠近碎砖墙体。

8级地震属于极强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1亿吨的TNT当量,可摧毁方圆数百英里的区域。5·12汶川地震,发生于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星期一)14时28分04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局的数据,此次地震的面波震级达8.0Ms、矩震级达8.3Mw(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矩震级为7.9Mw),地震烈度达到11度。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北至辽宁,东至上海,南至香港、澳门、泰国、越南,西至巴基斯坦均有震感。

5·12汶川地震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其中,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一般灾区共186个县(市)。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海下10千米。东京有强烈震感。日本超级强震引发10米高的海啸,重创日本东北太平洋沿岸部。地震引发的海啸影响到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发生核泄漏事故。

1960年智利大地震,又称为瓦尔迪维亚大地震,发生在1960年5月22日,是观测史上记录到规模最大的地震,其矩震级为9.5级。地震引起的海啸严重冲击了智利海岸,掀起了高达25米的海浪。距震中一万千米的地方记录到了10.7米高的海浪,并且波及到遥远的日本和菲律宾。如此大范围的灾难所造成的死亡人数及经济损失无法精确得知。对于这次地震和海啸导致的死亡人数有着不同估计,据美国地质勘探局引述,死亡人数为2231、3000或5700人,另一来源估计死亡人数达到6000。不同来源估计经济损失在4亿到8亿美元。

10级地震会释放大致相应1兆吨(1万亿吨)TNT当量的能量,约相当于一个直径约为100千米的石质陨石,以秒速25千米撞击地球时所产生的地震。目前记录以来,历史上最大的地震是发生在1960年5月22日19时11分南美洲的智利,里氏规模达9.5。由于此震规模巨大,地球的整体受到首都圣地亚哥市容一次罕见的冲击,因而发生地球自由振荡。与此同时,这次地震还引起了巨大的海啸,智利沿海建筑物大部分被海浪卷走,破坏房屋16万栋。海啸波海浪还以每小时600公里~700公里的速度扫过太平洋,到太平洋彼岸的日本列岛波高仍有6到8米,最高8.1米。日本的本州、北海道等地都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数百日本人被突如其来的波涛卷入大海,几千所住宅被冲走、冲毁,2万多亩良田被淹没,15万人无家可归,港口、码头设施多数被毁坏。大海啸还波及了太平洋沿岸的俄罗斯、以及菲律宾群岛等地。中国沿海由于受到外围岛屿的保护,受这次海啸的影响较小,但在东海和南海的验潮站,也都记录到了这次地震海啸引发的汹涌波涛。

发表我的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聚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