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在河南新乡市有这样一个专家团队,通过自身过硬的检察技术,曾侦破“瘦肉精”案。该团队独具特色的检察技术被称作“新乡模式”。下面我们就揭开他们背后不为人知的感人故事。
“他肩膀上全是血印,让我很感动……”说完此话,郭胜华不禁潸然泪下。
郭胜华是河南省新乡市人民检察院检委会专职委员、主任法医师,在法医、检察技术等方面是一位权威专家。
“新乡模式”受最高检肯定
所谓“新乡模式”检察技术,便是以执法办案为中心、以实战应用为核心,持续提升检察技术对自侦办案的引导力、对法律监督的支撑力、对检察业务工作的保障力,推动检察技术与执法办案的深度融合、传统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
新乡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许晓伟解释,“新乡模式”是结合新乡实际,展现新乡特色的工作模式。在最高检举办的全国性专业技术培训班上,新乡检察技术先进经验两次做典型发言。多次得到最高检、河南省人民检察院领导的肯定。
许晓伟表示,人才队伍建设更是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全国检察技术先进个人、全国检察技术人才库专家、河南全省检察业务专家、河南全省检察信息人才库专家组成了新乡检察技术优秀的专家团队。
基于此,近三年来,30余人次立功受奖,多次取得先进集体和优秀党部,各项技术工作取得辉煌成果。
而这些成绩的取得,来源于郭胜华等一大批检察技术人才幕后默默无闻的耕耘……
追逃“瘦肉精”案渎职人员
2011年3月,震惊全国的“瘦肉精”事件在中央电视台披露,新乡市检察机随即展开侦查,然而,犯罪嫌疑人却已逃离了侦查人员的视线。
为了加快案件进展,侦查人员果断起用相关技术手段实施抓捕。郭胜华带领王丽生投入到抓捕行动中。
一分钟、两分钟、十分钟……半个小时过去了,设备提供的数据显示,嫌疑人藏匿在附近的房间里。然而,抓捕组的人员却因对装备的不信任,迟迟不敢抓捕,郭胜华决定及时抓捕。最终,犯罪嫌疑人被成功抓捕。
“白天不知夜的黑”,在一个又一个大案获得进展和突破时,当人们都在关注反腐工作成绩的时候,却很少有人记得它的背后有多少艰辛和汗水。
技术干警王丽生就在无人知道的夜晚,只要是工作需要的,做到打开设备就走。他用的不仅是他黑色的眼睛,还有他掌握的侦查定位装备——“神眼”来捕获“信号”。
三年来,侦查定位技术协助96次,抓获犯罪嫌疑人69人。一次接到紧急任务,王丽生刚到家,还没来得及给孩子做上饭,要去执行紧急任务,他在给了孩子十元钱后,就紧急出发了。当凌晨一点完成任务后才发现孩子发来的一条短信,孩子发烧39度,可次日在当地要紧急抓捕,他连夜打车赶回家,发现孩子蜷卧在沙发上已经睡着,他急忙抱起孩子到医院去输上液,打电话请战友来帮忙照顾孩子,又匆匆忙忙踏上了列车。这样的夜晚不知道经过了多少次,这样的艰辛不知道又有谁能体会。
截至目前,通过侦查定位成功抓捕的嫌疑人已超过200人,发挥了科技强侦的作用。
永不熄灭的灯光
在新乡市人民检察院,有一个地方永远亮着灯光,这里不能停电,不允许有故障。这便是信息中心,由丁华、贺捷、王伟等一批精英团队负责把手。
让郭胜华感动流泪的便是贺捷。初到检察技术处时,贺捷觉得干着一个与专业不相干的职业,曾经一度有些迷茫。
“一次拓展训练,他自愿当人墙,结束后肩膀上满是血印”,郭胜华介绍说,后来在同事们的帮助下,逐渐成为检察技术创新的追梦人。
贺捷,在这批精英团队中是一个“小年青”,更是一个检察“老技术”,参加最高检统一业务应用系统软件开发,连续四年荣立三等功。
多少次,机房升级改造是在夜晚业务工作的间歇期完成;多少次,网络舆情的报告是在每2小时不间断搜索发现……
从事这一项工作的是丁华。王伟则从2008年开始负责市院办案区、市看守所办案区、小店办案区三个区域的全程双录工作。
新乡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王林海介绍说,永不熄灭的不仅是机房那里的明灯,也有他们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明灯,正是他们的努力,新乡市检察机关科技强检才能扬帆远行。
上述这些仅仅是“新乡模式”中检察技术故事的一段缩影,这批检察技术精英们仍在不断创造着一段又一段精彩的故事。
相关新闻:金华香肠检出瘦肉精 公司称为猪肉原料带入
更多食事要闻请关注本安全网食品安全频道!如果想了解生活小知识和安全用品也可关注本网的你知道吗、品鉴、科普和话题频道。让你的生活更安心。
( 责任编辑: 吴梦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