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代购”早已成为很多人生活的必要组成。近年来,更多中国消费者开始从海外购物,从婴儿奶粉、纸尿裤、化妆品、奢侈品手袋,到牙膏、马桶盖,再到各种时令蔬果,v
代购之所以如火如荼,主要优势是低价,但这种低价往往以想方设法逃避关税为前提。
可如今,代购的好日子似乎要到头了。
【重罚难以回避】
有知情人士透露,针对海外代购更为严厉的监管政策,将于明年“两会”后陆续出台。具体如何严格监管,还有待政策公布,但重罚似乎难以回避。
有业内人士称,目前针对海外代购的监管力度在加大,过境物品的监管监控加强。个人私自夹带货品入境,可面临经济处罚,甚至刑事处罚。
据透露,监管部门已意识到,代购渠道已影响到国家、品牌商,以及消费者的利益,对行业运作体系的影响也很大。
代购除了逃税,还导致假货在国内大量滋生,伤害品牌和消费者。代购商品虽在价格方面有优势,但在安全性、购物体验、售后服务等消费服务方面均存在问题。
【奢侈品牌联手封杀】
奢侈品牌成为海外代购的主要受害者。由于销售倒挂,很多奢侈品牌在中国的门店变成广告牌和形象店,生意很少。今年以来,普拉达、路易威登等多个奢侈品牌都在中国关闭多家门店。
财富品质研究院11月底发布2015年《中国奢侈品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消费者境外奢侈品消费高达910亿美元,即78%的奢侈品消费都发生在境外。
而咨询公司贝恩公司的一份报告也指出,2014年奢侈品代购行业规模在550亿到750亿元人民币之间,几乎是奢侈品牌内地门店销售额的一半。
对此,奢侈品牌已经早有意识并采取反击。据港媒报道,一家专注在内地建商场的香港开发商的一名高管表示,部分环球品牌的高层今年曾到访北京,讨论如何与政府联手打击代购。这位高管说:“奢侈品牌不担心经济放缓或者反腐。考虑到中产阶级的扩大,个人开支水平也不差。他们担心的是代购。”
【政策不能一刀切】
新监管政策还可能包括,将通过邮政代购方式购买的物品归到电商范畴管理。
知情人透露,对此邮政和海关还在协商,因为一些通邮是为了解决境外亲朋好友间的礼品馈赠,与代购存在明显不同。今后海关将把这一块进行细分,不会一刀切。一旦切分完成,大数据会对一个人每年购进情况进行筛选,来甄别自用和非自用。
严打代购,一方面可以打击逃税,另一方面也能刺激国内消费。只是,由此遏制的国外消费需求又有多少能真正回归国内,还是未知数。
安全网新闻延伸阅读:网曝洋码头代购不规范 自定规则退货无门
( 责任编辑: 刘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