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绝对回报13%”“中低风险”,当这两组词出现在同一张宣传单上的时候,投资者就需要小心了。
近日,百余名投资者先后赴南京银行总行维权,起因是该行代销的鑫元半年定开债券基金遭遇13%亏损,投资者表示购买前理财经理声称该产品为保本稳健增值产品,无法接受亏损巨大、本金不保的结果。
理财经理隐瞒风险? 多名退休人员亏损13%
由投资者提供的宣传单页
在投资者向记者展示的鑫元半年期债券基金的宣传单页上,记者看到其中多张写有“半年绝对回报13%”。一款非保本浮动收益型基金产品,宣称是“绝对回报”显然是违规的。
“宣传单不是给个体发放的,是给大多数人发放的,投资者可以互相印证,银行也可以查看监控确认是否有工作人员向投资者发放宣传单。”京师律师事务所金融诈骗法律部主任张雪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此次维权事件中,多名投资者表示理财经理推荐该产品时,并未进行风险提示,更没有提及产品将有不超过20%部分投向股市。
来自南京的郭女士告诉记者,她共投入105万元购买鑫元半年定开债券基金,到了赎回日共亏损13万余元。亏损的迹象在刚刚买进几天之后就已经出现,理财经理一直强调该产品“没有风险”、“稳健型”、“银行自己的人都买了”,直到接近赎回期,郭女士才从理财经理处得知该基金有一部分投向股市。
“没买之前我们一再说有风险我们是不会买的,他(理财经理)隐瞒了风险,到这时候才告诉我们,这就是欺诈消费。”郭女士说到。
据郭女士介绍,很多和她一起维权的投资者都有着相似的经历,“所有的支行、所有的理财经理都用同样的方式欺骗购买了这款基金的人,这不是支行个人的问题,总行是有责任的。”
让郭女士十分不解的还有一点,“开始的时候大肆宣扬让你买,亏损了这么多,我去找银行,银行经理毫不犹豫地说:‘你赶紧赎回’,当初这么极力推荐让投资者买,现在怎么这么坚决让投资者赎回。”
银行代销与银行开发不同 投资者需细心辨认
投资者张女士提供
“每个人都非常相信银行,这是南京银行啊!不是P2P,不是私募,南京大部分退休工人的工资都在南京银行,这次骗的大部分也是退休人员。”郭女士说。
记者联系到另外一位投资者陆先生,陆先生今年6月在南京银行江南大厦支行购买了6.6万元鑫元半年定开债券基金,亏损近9000元。陆先生告诉记者,他在银行柜台购买基金产品并没有做风险承受能力评估测试,而是由大堂经理代他在电脑上勾选,陆先生没有收到任何银行出示的纸质文件,也没有在任何文件中签字。
“理财经理正在吃饭,直接喊大堂经理帮我买‘鑫元半年’,没跟我讲是基金,也没讲有风险。我输入密码时,还特意问是不是保本的,他说‘保本稳健增值’,我才输了密码。”陆先生说。
银行工作人员的流程粗糙,为何投资者也如此大意?陆先生说:“之前一直买(银行的)理财产品,买了好几期没有出现过赔本,起码是保本,我以为这也是(银行的)理财产品。”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在代销基金产品时,首先要向客户表明该产品不是银行开发的产品,是代销的产品,因为客户很多时候很难分清哪款理财产品是银行的,哪款不是银行的。”
张雪峰亦指出,银行需要履行提示义务,在出售该产品时,应该在合约条款中用显著的字比如不同的字体、较大的字号标注该产品为代销产品,而不是南京银行的产品。
董登新建议投资者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其中最核心的是预期年化收益率,收益率越高风险越大,还需要看产品最终的资金流向,投向哪些项目比如房地产、股市等,另外一个关键点是看产品本身有没有承诺“保本”或类似的字眼。
从11月2日投资者赴南京银行总行维权,至今已有近两个月时间,郭女士告诉记者:“老百姓的要求就是还本金就可以,我们都不谈利息。”
据了解,南京银行曾向该基金投资者提出一种方案,以另一款预期年化收益率10%的产品对接鑫元半年定开债券基金,鉴于该产品仍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目前大多数投资者仍未接受。
记者联系到南京银行董事会秘书汤哲新,汤哲新回应称:“现在是年底,这个时候紧张的不得了,谁跟你谈这个事,过了3月31号我们慢慢聊。不是不说,是没办法说,时间太紧张,我现在讲话都没时间了。”
安全网新闻加点料:南京银行代销基金风波警示: 充分风险揭示与投资者教育刻不容缓
南京银行代销 “鑫元定开”基金风波目前还在处理中。南京银行相关人士向记者发了一份《关于鑫元定开基金有关问题的回复》的函件。
函件称,南京银行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一是敦促鑫元基金公司做好产品净值管理工作,二是加强投资者关怀,为有理财需求的投资者提供了一定收益的理财产品。
此前银行业有出现员工飞单事件,但银行代销基金出现风波还比较少见,因此此次风波也再次为行业敲响警钟,加强对理财产品销售充分风险揭示、加强投资者教育刻不容缓。
据记者了解,双方就此风波还在处理过程中,投资者相对一致的说法是,南京银行提供的一种解决方案是,让他们购买相同数额(上次购买鑫元定开基金)的一年期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0%。
不过,也有一些投资者已经赎回鑫元半年定开基金,一些投资者对该处理方案也还存在分歧。目前他们还在沟通过程中。
风波分歧之一是关于该产品销售是否充分揭示风险,一些投资者认为银行客户经理在推荐鑫元定开基金时,口头承诺保本,最低也有6%的收益,而且没有告知部分资金投入股市;南京银行则表示,其在代销基金时已经进行了风险提示,客户也签收了相关文件。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聂日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需要判断这是银行客户经理的个人行为还是职务行为。如果是职务行为,那么银行则有一定的责任。而判断是否职务行为需要了解员工销售理财产品的保本承诺是否经过银行或上级行授权,是否在授权范围内。理财保本是违反现行监管政策的,本着“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投资者需要拿出证据证明员工确实在误导投资者。这恐怕也很困难,因为投资者已经签收了风险提示等相关文件,表明他应该知晓产品的风险,就算银行职员误导其投资,他在签署文件时也应该明白真实情况。相关文件的签署,意味着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也不一定能维护自己的权益。
此外需要值得关注的是,发行与代销的区别、基金与银行理财产品的区别。
一些分析认为,理财产品的发行方,是指成立、运作理财产品的机构,银行理财产品,特指由银行自主发行、管理、运作和兑付的理财产品。目前监管层已经要求各家银行成立专门的理财业务专营部门,对自己所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进行统一管理和投资运作。
而基金产品的代销方,则是指销售基金产品的机构,可以理解为基金产品的零售商,它与产品的投资管理和最终收益实现通常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应当负有筛选基金产品和将所代理产品向投资者充分揭示风险的义务。
不过此事也再次向市场发出了警示,牛市容易掩盖投资的谨慎,金融机构销售理财产品充分揭示风险,投资者自身加强学习,为自己投资负责,两者刻不容缓。一位银行资管人士认为, 而更深层次的行业反思是,银行销售理财产品,无论是代销还是自己的理财产品,投资者往往容易将其打上银行品牌标签,行业刚性兑付压力其实非常大。因此整个银行理财市场无论是在产品销售还是内部扩张,长远看,更需要稳健慎重。
此次风波的分歧之二是鑫元定开基金的亏损原因,部分投资者也存在争议,“即使部分资金投入股市,也不至于导致本金亏损15%左右”。
对此,南京银行解释:“鑫元基金旗下一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基金于2015年4月进行了持续营销,半年定期开放债券型基金于2015年6月进行持续营销,两只基金持续营销结束之后,中国股票市场发生前所未遇的大规模调整,受到基础市场的影响,一年定开债券基金的净值、半年定开债基净值随之出现回撤。虽然与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相比,鑫元定开基金回撤幅度较小,但是由于有一定的股票和转债资产仓位,因此无法回避股市发生的系统性风险。”
记者查阅了鑫元定开基金的报告,以鑫元半年定期开放A债券型基金为例,其半年度报告显示,股票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为19.24%,可转债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8.4%。
“投资有些激进,对于这类产品,股票一般占比20%,总体亏了15%,相当于股票部分都快亏光了。”南京某银行资管部高管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需要银行充分揭示风险。
但一位拥有银行工作经验的基金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可能亏损这么多,而且发生在股灾期间,也属正常。但股市波动超出了预期,使得投资者落差比较大。
( 责任编辑: 刘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