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如今也已经在网络娱乐活动中撑起了半边天,然而从网络主播各种违纪乱象中来看。对于网络主播的监管还需进一步加强。在网络安全的情况下,还大家一个健康的上网环境,
直播最初起步于秀场,专靠颜值支撑。
如早年的以YY、六间房、9158为代表的PC秀场直播,到了2014、2015年,电竞游戏直播让网络直播“一夜爆红”,而2016年被称为“网络直播元年”,网络直播成为了最火爆的风口产业之一。
然而随着直播的火爆,网络直播也遭遇了成长的烦恼,有的网络直播平台打擦边球,靠低级趣味博取眼球,有的传播违法违规内容,有的违规开展新闻信息直播。平台方也心存侥幸,刷单、数据造假等行业乱象屡禁不止,随手一搜,都是这样的结果:
一句话来概括直播市场现状:混乱无序,野蛮生长,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尴尬。
为了遏制直播乱象,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成长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国家网信办发布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已于12月1日起实施,此规定也被称为“史上最严网络直播新规”。
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一起看看新规如何规范直播行为,帮助网络直播解决成长的烦恼。
直播平台标配:持证上岗
互联网新闻服务——平台及发布者的双资质
想要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直播平台和直播发布者
都必须依法拥有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
对平台而言,如果通过网络表演、网络视听节目等提供互联网直播服务,也需要“视听类资质”。
双保险:先审后发和及时阻断
新闻信息直播先审后发
此次规定的“先审后发”引来诸多关注,不过并非所有平台都要先审后发,必须先审后发的是互联网新闻信息直播及其互动内容,而且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直播服务的,应当设立总编辑。
而其他类型直播,则需建立内容审核平台,并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对直播内容加注或播报平台标识信息。
直播中的“消防员”:及时阻断
“规定”要求直播平台“具备即时阻断互联网直播的技术能力”。
“先审后发”和“及时阻断”将最大程度地防止不良内容的传播。
主播戴上“紧箍咒”
实名制——换个马甲我依然认识你
普通网络直播用户:按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基于移动电话号码等方式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
网络主播:基于身份证件、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等认证登记。
现阶段网络直播乱象太多:直播吞灯泡、喝辣椒油、约架、群殴、盗墓、偷猎,甚至是直播“传销讲座”、“聚众赌博”、“卖淫嫖娼”还有伪慈善、诈捐等等,实名制的出台无疑是遏制直播乱象的一把利剑。
“后台实名、前台自愿”是指注册时要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不过,至于你的账号名称是要小清新还是重口味,那就随意啦。
黑名单——让你失去换马甲骗人的机会
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黑名单管理制度,对纳入黑名单的互联网直播服务使用者禁止重新注册账号。
“黑名单”的建立扼杀了主播可能存在的侥幸心理,“问题主播”一经查处,所面临的将是被永久封杀,与这个行业彻底告别。
实名制加黑名单这一规定,被称为互联网直播史上最严监管,在规范直播市场的同时,无疑也会带来新一轮的行业淘汰机制,有人说,直播行业有可能经历一次雪崩式的阵亡,但显然,只有这样,刮骨疗毒的功效才能最终显露出来。
弹幕也不能任性
除了直播平台和主播,观众也是直播的重要部分,因此《规定》对直播观看者也做了要求,用户在参与直播互动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文明互动,理性表达。
这条规定主要是针对在直播中存在的弹幕或观看者留言暧昧甚至污秽问题,今后直播平台应加强对评论、弹幕等直播互动环节的实时管理,配备相应管理人员。
最严监管之下直播将何去何从
从外部来看,解决直播乱象,离不开监管的规范,此次最严监管落地,将倒逼直播行业向理性发展,有助于让法治与诚信重回直播市场。
从内部来看,解决直播乱象,更离不开平台自身对新业务模式的探索。史上最严直播新规对直播平台门槛和技术的设限势必会带来直播市场的一次大洗牌,对于无法获得资质的平台,将快速退出“直播江湖”,而那些留在市场的平台,在放下了踏足灰色地带的侥幸心理之后,也将面临一次自我的内容革新。未来的直播将从“颜值”模式走向“内容”模式。对于直播平台以及“网红”主播来说,拓展直播边界、开发多元盈利模式,用内容及价值留住粉丝,才能够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 责任编辑: 李寅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