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4日傍晚,一段一男两女在北京地铁10号线内因扫码引发骂战的视频被爆出。视频中,一年轻男子不断对两名请求扫码的女子进行辱骂,在其中一女子准备报警时,男子抢夺其手机进行阻止,三人持续争吵,直至地铁到达健德门站,车门即将关闭时,年轻男子将两名女子连带手机一起推出了车厢。目前,北京警方已经将嫌疑人张某(男,17岁)查获,案件正在审理中。
事情到此本该告一段落,但地铁扫码乱象等问题却再次引发网友的争论。一方面,大量网友对视频中男子的行为不断谴责,甚至发私信进行辱骂。但同时也有部分网友提出,地铁里涉及个人隐私的扫码乱象不该得到有效治理吗?
争论1:地铁内骂人者该抓,扫码推广谁管?
从视频中三人的对话可以看出,他们的纷争似乎是因为地铁中常见的“创业求扫码”。两名“扫码女”在年轻男子摆手拒绝扫码后,可能再次提出了请求,结果引发男子不满引发“骂战”。
事发后,视频中的骂人男子随即被网友曝出其姓名、年龄、电话、微信号码、微博名称,支付宝账号和学校等个人信息。
3月5日上午1点52分,一位疑似视频中骂人男子的微博小号发文称“给你们讲讲前因后果”。文中称,“为什么拒绝这些所谓的创业扫码明白人心里自然清楚”。
“您好,我们是大学生创业,麻烦扫下微信支持我们。”诸如此类的扫码说辞已成为地铁中的一道 “风景线”。很多乘客都遭遇过这样的请求。视频中男子的行为固然有错,但很多网友也提出:“难道涉及隐私的扫码乱象就不该被治理吗?”
2016年就曾报道过,在每天穿梭于城市的地铁中,以创业者身份要求乘客帮忙扫码的年轻人多数都是假创业、真营销,先扫码挣“小钱”,再卖产品挣“大钱”。“坐趟地铁,就有3个请求扫码的。”市民吴小姐戏称,扫码大军已充塞地铁。
类似现象还不止在北京地铁内存在。在南京东路附近上班的李女士告诉记者,自己曾在一段50米左右的路上,被‘拦’下了7次要求扫码。
一部分市民觉得年轻人创业不容易,不管自己是否对他们创业的项目感兴趣,都会答应对方的请求,掏出手机扫描。但据记者调查,这些请求市民帮助扫码的“创业者”实际上都是某些公司的员工。一位自称“丁总”的“创业者”称自己干这行快一年了,曾给不同“老板”打过工,扫一个码最高时能拿到3.5元,最少能拿到2元,“以前靠这个能赚到2万元一个月。”“丁总“对记者说。
争论2:为什么刻意模仿北京人?
“为什么刻意模仿北京人”,知名博主“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儿”在3月4日下午转发此视频时说。视频中,男子称两名“扫码女”为“外地X”,两女子则回击:“你北京的就了不起嘛。”
近年来,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排外”,自带“优越感”等新闻不断被爆出。2016年,杨女士因在地铁上母乳喂奶被北京某公益组织在官微上称做“公共场合裸露性器官”。微博中还称“这里是北京的地铁之上,不是你们村的公交车。”结果引来网友一片声讨。最终,该公益组织被封号并向当事人道歉。
看过视频的网友纷纷质疑,视频中男子的口音明显也是“外地人”,为何要以“北京人”自居?这是否为摆拍炒作,想要故意抹黑北京人?
争论3:车厢内其他乘客冷眼旁观,敢拍不敢说
此次事件爆出后,地铁上其他乘客的冷漠态度也引发争议。在这2分20秒的过程中,车厢内没有一个乘客上前阻止劝和。
该视频首发者,网友“Narcisca”对《新京报》记者说,自己确实是当时在场的一名乘客,双方发生争执后,用手机进行“偷拍”。而自己之所以没有上前制止,是因为自己系女生,“不敢挺身而出”。
3月5日零点41分,歌手薛之谦在自己的微博中转发了这条视频,并感叹:“这社会本该如此冷漠?反正... 我不…”,此微博截止记者发稿,共获得点赞数目超过60万,留言超过21万,转发超过20万。
薛之谦微博截图
之后,一位疑似骂人男子的女友的微博发文称:“事情并不光是视频里那样。” 如今,该女子微博内容已全部被清空。
3月5日上午2点左右,一位疑似视频中骂人男子的微博小号转发了一篇名为《北京地铁这一幕,如果我在现场》,并配文“呵呵”。3月5日早上9点左右,该微博再次转发文章《男子辱骂女孩抢手机视频疯传,全车人沉默》,同样配有“呵呵”两字。目前此微博内,除了一条名为“给你们讲讲前因后果”的文章外,其他内容均被删除。
骂人男子已被查获,地铁内邀请乘客“扫码”或将受罚
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律师付建认为,首先,视频中男子多次使用侮辱歧视性语言辱骂恐吓两位女生,且公然使用暴力抢夺他人手机,并将他人手机摔出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2条规定,对公然侮辱他人,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15日以下拘留、二百元罚款或者警告。
该男子在公共场所的行为,若造成过社会影响恶劣,也有可能涉嫌构成寻衅滋事罪。另外,男子将他人手机抢走并甩出车外的行为,经鉴定手机的损坏价值达到法律规定数额(达到5000元),也可能涉嫌构成故意破坏公私财物罪。
而视频中两女子要求乘客帮助其扫码的行为,本身就涉及到他人隐私,如果两女子将微信获取他人信息外露或者用于其他活动,则涉及侵权行为。付律师也认为,地铁工作人员作为地铁的管理者,发现类似现象应当及时劝阻制止,并合理处置,避免造成恶劣影响。
截止目前,北京警方通过微博“@平安北京”发布:“警方高度重视,经连夜工作,现已经嫌疑人张某(男,17岁)查获。目前,案件正在审理中”。
而对于地铁内越来越多的“求扫码”行为,北京市交通执法总队轨道交通执法大队副大队长李海涛去年就曾对记者表示,执法人员已陆续发现了这种行为,但《条例》只对禁止散发小广告进行明文规定,“扫码”属于新模式,目前执法人员已高度关注,发现之后,先行劝离。
另外,在法律没有明确之前,执法队进行了积极研讨,并形成了专项请示,向上级法律部门进行汇报,请上级主管部门予以明确后,再进行处罚。
佰佰安全网提醒广大地铁乘客,用手机随意“扫码”可能会带来金融风险,尽量不要随便在地铁内关注对方推荐的信息。更多公共交通安全尽在佰佰安全网!
( 责任编辑: 黄淑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