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任何提示,银行卡一直在自己手里,存在银行的钱却不翼而飞了,人生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此。
2015年,南京的蔡先生通过大学马同学在江苏银行工作的李表妹存入300万元,当时,李表妹给出的利息是14%,比普通存款利息高出很多。
去年10月,蔡先生发现卡上的300万不见了!
办理存款那天蔡先生在外地出差,由马同学代为开户,蔡先生并未开通网银。不翼而飞的300万由网银转出,所以,蔡先生推断是李表妹私自开通了网银,和马同学串通盗走了存款。
不过,据银行解释,这是当事人“想把风险转移到银行身上的不乏行为”,而不是“存款在银行丢失”。储户存江苏银行300万被划走续:涉事员工等3人被刑拘。
钱去哪了?
说到底,这还是“贴息存款”惹的祸。
银行存款分很多类,活期存款、定期存款、零存整取、存本取息等等,唯独不包括贴息存款。贴息存款是银行承诺给出高于市面利率的存款。
当急需借钱的企业遇到急需存款的银行时,银行往往要求企业先存钱再借钱,资金掮客为企业带来存款客户,和急需存款的银行达成合作,给客户高于市面利率的存款。
当客户到银行存款时,银行按照市面利率支付利息,而高出市面利率的利息由企业支付。
在2014年9月11号,银监会、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表明银行的“贴息存款”属于违规业务。
蔡先生在存款时,银行员工给出的存款利率是14%,其实,这时候蔡先生就应该意识到存在的风险。
按照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活期利率为0.35%,3个月到3年的定期存款利率在1.1%到2.75%之间,商业银行可以在这一基准利率上上下浮动。据融360检测的数据显示,最高也没有上浮超过50%。
假设蔡先生的300万存1年期定期存款,按照国有行的利率计算,1年到期可以获得的利息是52500元。
若按照他在江苏银行存入时14%的利率计算,到期可以获利42万。
什么都不做,一年多赚将近37万!
风险与收益成正比,不难想象如此高的利息背后对应的会是多大的风险。
很多人都默认把钱存在银行是最安全的一种理财方式,殊不知,有时,银行业务真的不一定就安全。
比如南京的林女士,在银行理财经理的推荐下认购了一只股票型基金,不仅没赚钱,反倒亏损了14万本金。
还有储户到银行存钱时,员工推荐了利率较高并且赠送保险的“存款”,当储户需要提前支取或出现亏损时,才恍然大悟自己被骗买了银行代销的保险。
佰佰安全网提醒广大人民群众:到银行存钱时,一定要当心“存款”里可能存在的猫腻,现在连钱存在银行都要多留一个心眼,切勿上当受骗。相关安全防范知识尽在本网财产安全知识频道。
( 责任编辑: 黄淑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