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刚刚步入人生的花季,本应该如骄阳初升,如乳燕出谷。然而在4月1日,他却变作一具冰冷的尸体,浑身青紫。这样的图片视频,伴随着他母亲凄厉的嚎哭,瞬间传遍了网络。四川泸县校园死亡事件,打破了泸县这个四川边远小县的寂静,一下子把它推到了全国舆论的风口浪尖。
案件最新通报
案件诸多疑问待解
记者抵达泸县调查,发现这起原本可以正常进入司法渠道的个案,逐渐演变为当前的群体聚集、警力封路、舆情汹涌。谣言四起,而当地却没拿出澄清谣言的事实。这让记者深深忧虑,老百姓对未知的恐惧要持续多久?
这一案件又有什么难以公布的苦衷?这些问题需要当地有关部门做出明确回答。
一问:孩子究竟是自杀还是他杀?
4月1日,泸县宣传部公号“泸县发布”称:“当日上午6时左右,泸县太伏中学一学生(赵某,男,14岁,初二学生)在住宿楼外死亡。”
花季年龄,何以凋零?泸县百姓对此议论纷纷。
4月2日,“泸县发布”公布:“经公安机关现场勘验、尸表检验和调查走访,赵某损伤符合高坠伤特征,现有证据排除他人加害死亡,具体死亡原因需依法按程序待家属同意后尸体检验确认。县教育局已牵头对学校常规管理情况开展调查。”
仅一天就排除他杀?一石激起千层浪。记者获得的信源视频证实,孩子母亲冲进殡仪馆,剪开孩子衣衫,孩子后背有大面积青紫,手部肘部有伤痕。旁人一边摇头叹息,一边拍照上传。
有人在微信圈中转发,说学校5个校霸活活把人打死,校霸勒索后爷爷奶奶报警,但派出所的人登记了就没管……一时间,对官方的质疑此起彼伏,特别对“排除他杀”不认可。
4月3日,“泸县发布”再次公告:“个别网民编造发布‘五名学生打死同学,其中一人已自杀’、‘孩子已经离开,全身被打得淤青死血,手脚被打断’等不实信息,造谣生事,煽动群众聚集滋事,查实唐某、李某、姚某、郑某网上造谣传谣的违法事实。”“目前,无证据证明死者系他杀,其损伤符合高坠伤特征。目前,公安机关正积极与家属沟通,争取家属同意并启动尸检程序。尸检工作将严格按程序展开,检察机关全程监督,尽快查明死亡原因。”
记者了解最新情况是家长正寻找第三方法医参加尸检,还未达成一致。
网民“我就是小小何同志”在泸县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泸县”愤怒留言:“你们都没有尸检,就排除了他杀了?你们现在又说静待结果!前后矛盾!”
网民“要改名了呵呵”质疑:“高空坠亡只是死亡原因,什么时候可以作为证据排除他杀了?难道没有因人为外力导致坠亡的可能性?死者如果自杀请问遗书在哪?如果有校园暴力请问那几个校霸审问了吗?警方如此敷衍判案能平民愤?”
理由从最初“有证据排除他人加害死亡”,变为“无证据证明死者系他杀”。记者感觉,从“有”变“无”,一字之差,当地的责任就轻了很多。
二问:究竟有没有霸凌现象?
据公告来看,孩子自杀还是他杀,在尸检结果出来之前,已然被官方确定。那这样的尸检,有何意义?
死者赵某的班主任张丹老师说:“赵某是个好孩子,偶尔调皮,因父母离异,我只见过他的爷爷奶奶,没去过他家里。出事之后,我压力很大。”张丹还说:“赵某与同班同学处得很好,网上之说不可信。”
透过现象看本质,然而从当地群众对霸凌问题反应如此之大,或许对泸县教育存在的问题能有一丝领悟。那么究竟存不存在霸凌现象呢?
县教育局长朱大清、太伏中学校长陈良向记者表示,此事由警方接手,是否有霸凌现象由警方处理。记者表示警方没有立案时,他们坚持,还是得由警方处理。
陈良说:“我只能说,发生这样的事,说明学校管理还不到位,缺少对学生的人文关心,今后将加大力度,严格管理。”
三问:当地到底在紧张什么?
前方记者4月3日赶到当地展开调查。在距离太伏镇数公里外,车就被拦下,两辆警车拦住路口,禁止一切车辆进入。记者迂回步行数公里才进镇,在太伏中学门口看见街上站满了人,一排戴着头盔的警察将人隔开,学校大门两边有上百名警察将人隔开。
泸县政法委书记李盛春对此解释,说是怕赶集出现意外而采取的应急措施,旁边另一名干部则改口说是演练。
这样的不能自圆其说,让当地警力的使用变得尴尬。难怪当地居民会愤怒:“宿舍监控录像调出来看了吗?尸体你们说是从高楼坠落身体的位置与伤口是否吻合?这些你们不去做,警力全用去封路了?”
严密防范让记者感觉到无形压力,所到之处都有人“陪同”。当记者提出采访死者母亲时,县政法委书记李盛春表示找不到人,问手机说没有死者母亲电话,问地址说不清楚地址。
4月4日,记者好不容易突破制约跑了20多公里村道前去采访死者的爷爷奶奶和同学时,被跟随的“尾巴”招来一批镇村干部,实施各种暗示威胁干扰,迫使采访对象不敢说真话。而记者被当地的种种电话骚扰则更是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
记者从侧面了解到,警方正在积极做死者母亲工作。不给记者提供方便,或许另有隐情。
警力的高度防范,让当地群众觉得很不理解:
“造谣传谣的你们不是抓了很多吗?现在究竟是什么情况?你们在害怕什么?”
记者向县委宣传部部长陈佳、县政法委书记李盛春提问,问及网民关心的案发前是否有报案行为、证明不是他杀的证据是什么、是否存在霸凌现象等问题时,两位地方领导一致表示,这是网上谣言,根据法律,当地有理由不予回应。
网上谣言不予回应,那么,不予回应的,是不是都是谣言呢?这需要进一步调查。
习总书记“2·19”讲话言犹在耳,强调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这首先就是要让事实说话,让细节说话,让群众信任。而在该案中这统统被无视了。是不是当地官员认为,“2·19”讲话是说给媒体人听的,和自己无关?期待当地尽快端正认识,主动配合记者了解真实情况。唯有让事实说话,才能让汹涌的舆情平息。
法制网特约了中国刑事警察学院讲师王锐园来分析此事:
泸县男生死亡事件,不妨多给真相一点时间
近日,四川泸州泸县一初中男生死亡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案件发生后,相关部门作出了初步调查结论,但与此同时,围绕此案的谣言也相继而生,部分网民造谣称“死者临死前被殴打”、“存在校园暴力”、“政府包庇”等,使得案件不断发酵,逐渐发展为群体性事件。4月5日,泸州市公安局发布情况通报,称正全力开展调查工作,将尽快启动尸检工作,还原事实真相。
从一起学生坠亡事件逐渐发展为群体性事件,这其中,谣言的“助推”作用显而易见。
从谣言的产生机理来分析,信息不畅、信息不对称以及不安心理为谣言的滋生和蔓延提供了可乘之机。
热点事件中,社会公众对于真相的渴求是急切的,在真相未公布前,是谣言最易散播的时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及时回应、尽快公布调查结论。
此案中,当地相关部门舆情应对工作存在不足之处,回应的内容并未及时消除公众的猜疑,事态控制的难度进一步增加。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该认识到,事实的调查和真相的还原工作都需要一定时间,需要一定的技术手段,在真相暂未公布前,作为公众,应当理性看待事态发展,应当多一些耐心,多给真相留一些时间。
公安机关的办案特点和办案程序也决定了这点。面对一起新发生案件,公安机关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比公众掌握更多的信息,此时需要开展证据固定和证据搜集工作,用证据还原案件事实,认定案件性质。调查过程中,需要进行现场勘查、询问、调取影像资料、鉴定等各项工作。案件性质认定后,是民事案件还是刑事案件,也有着不同的办案程序。可以说,案件事实认定和还原并非易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定的精力和时间的投入。上述案件中,公安机关正全力开展调查工作,
尸检工作也正在启动,在案件事实正在调查的情况下,公众在渴求真相的同时,也应对调查工作给予理解。
此案的发生与演变,也为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理敲响了警钟:
面对突发事件,相关部门必须要全面分析、加快调查、及时回应,最大程度消除猜忌和不安,挤压谣言的传播空间。有关部门必须加快调查力度和速度,在最快时间内还原真相与事实。
自媒体时代,及时有效地回应一方面可以遏制谣言蔓延,杜绝群体性事件发生,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公开、透明,增强执法公信力。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当人们越来越习惯于执法公开这种“常态”时,缺少公开或者公开得不及时、不充分,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反而会影响执法公信力。
作为公众,在热点案件中也应当保持冷静、保持理性,不传谣,不信谣,给事实多一些耐心,给真相多一点时间。
佰佰安全网提醒:学校、社会和家庭平时和假期做好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普及安全知识,确保学生人身安全。想了解更多学生安全知识请关注佰佰安全网安全常识栏目!
( 责任编辑: 孟洋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