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做为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未来祖国的发展。但是就是这样本应一个朝气蓬勃的一个集体却与“猝死”事件挂上了勾,这不禁让人有些胆寒。医学专家表明,青少年遭遇的运动猝死事件,主要由心源性心脏病变引起,究其根本主要是因为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偏废学生的体育锻炼导致青少年的心肺功能下降问题所致。
相关教育及医学专家呼吁,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体育不可偏废!加强青少年的体育锻炼已是势在必行。
接下来一起来看一下相关专家对于运动猝死诱因——学生体质下降问题的看法: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孙云晓:是这样的。我们对体育的认识确实相对落后,很多人误解了人与体育的本质关系,以为体育强就是金牌多,体育的结果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其实,体育是关乎个人和民族的大问题。为什么许多发达国家奉行运动第一、学习第二的教育宗旨?因为,运动第一就是强调健全人格的重要性,运动是青少年健全人格培养最有效的途径。仔细想想,体育运动中一定少不了团队合作,一定少不了遵守规则,一定不能缺乏顽强的意志和崇尚荣誉的光荣感,这些都是健康人格的要素。所以,我们应从人格培养的高度来看待学校体育教学。
体育专家看待青少年体质下降问题:
国家篮球队原队员、NBA原球员姚明:体育、体育,是在强健体魄的过程中实现“育”的功能。体育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锻炼一个人在面对成功、失败时的心理承受力,做到赢不骄、败不馁。另外,任何体育项目都有规则,从事这个项目就要遵守这个规则,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在提倡一种我们身边还相对缺乏的契约精神与职业精神,这都是体育带给学生的教化意义。另外,只要比赛就会有人成功、有人失败,这同人生一样,要让青少年在体育比赛中感悟一个道理,那就是要靠自己的打拼和努力来取得成功。要从以上这些方面认识体育,而不能把体育简单地等同于锻炼身体。
足球教练金志扬:我从事与足球相关的工作已40多年。从我切身的感受而言,我们对于“体育从娃娃抓起”这句话并没有真正贯彻落实好。对比邻国日本,30多年前,日本提出要让足球强大起来,就把足球引入了基础教育,引入了课堂,用20年的时间成为亚洲之首。但我们呢?却仍然停留在口头上,没有付诸行动,我想,根本原因还在于理念上不够重视。对于一个体育强国来说,基层体育开展得好才是根本。
教育学家看待青少年体质下降问题的观点:
张淑琴:建议改革体育教师资格考试办法,加强体育教师专项培训。体育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需要老师在活动中传授学生技能,在训练中提高技能。现在,体育教师资格考试只考理论,什么专业的都可以考,这些人招录到教师岗位,不能担任体育教学。因此,应增加体育专业技能测试,并对现有体育教师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同时,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实现,现在学校配置的体育器材质量不能让人满意,存在使用寿命短和安全隐患,建议学校体育器材制定相关质量标准。
吉林省实验中学校长潘永兴:对于学校体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要形成合力,青少年课余时间的不同去向,折射出一个国家教育模式、人才培养理念乃至整个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建议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的青少年“立体健身通道”项目,使全社会都动员起来,每天课余时间、周末、寒暑假期间,都能随时到免费健身场所进行体育活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内容可以延伸到把高校体育资源和中小学体育资源相结合,培训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提高中小学体育课程的科学有效性。教育部门以资金投入为契机,切实发挥制约和奖惩、监督、管理的作用,调动广大体育教师积极性,从根本上扭转体育教师的地位和价值被贬低、学生伤害事故的认定及赔偿不明确、教师授课时数的不公等具体问题。
佰佰观点:
虽说对于奉行多年的应试教育体制下的缺陷问题无法短时间的进行解除,但是青少年体制连续25年下降的数据是不争的事实,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强壮的体魄谈其他都算是多余。望各所学校在追求升学率的时候不要贸贸然就将学生们体育时间取消。
( 责任编辑: 黄淑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