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击

首页 > 知识 > 安全知识百科 > 自然灾害 > 内容
雷击

避雷针的产生

我们都知道人体是一个非常好的导电体,如果被雷击中之后,电流会瞬间穿透我们的身体,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活下来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所以在雷雨天气下,专家提醒我们千万不要站在高处或者是树木下。

在历史上还真的有几个被雷劈中之后又存活下来的案例,而他们确实非常的幸运,曾经发明避雷针的富兰克林就是其中之一,不过在当时他被雷电击中之后,闪电在进入他的身体之后并不足以致命,所以他幸运活了下来,并且还发明了现在造福人类的避雷针。

雷击后会发生什么

在人的身体内是可以承受一定电量的,如果超过了这个变量的范围,我们的身体将难以承受,闪电是完全超出这个范围的,在这些案例当中科学家们也找到了它们存活下来的原因,并且他们在被闪电击中之后,身体还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反应。被网友们认为在雷电被劈中之后可能会出现超能力,他们的人生都发生了多多少少的变化。

预防被雷击

贾大成教授介绍,当天空出现雷阵雨时,一般会带有多量电的云朵接近地面,而当它与地面异性电之间形成足够大的电位差时,就可冲破中间的空气,发生剧烈的放电现象,此时看到的火花是闪电,听到的声音是雷声,称为雷电。

而雷电接触到房屋树木时,会将其破坏甚至焚毁。在接触到人畜时,亦会使人畜受伤、死亡。

听起来好可怕,那么,又该如何预防中招呢?做好以下几点:

1.高大孤立的树木和建筑物往往容易遭雷击,人们在雷电交加的时候不宜在山顶、山脊或景区建筑物顶部停留。远离各种电线杆、高塔、旗杆等,还要避开树木、草堆、山洞口、大石下。

2.万不得已要在大树下避雨的情况时,则注意与树干保持3米的距离。如果来不及离开高大物体时,马上找一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并将双脚合拢,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

出现雷击的原理是什么

按照科学的解释来说,雷击无非就是极端气候现象所引发的。长期以来,随着人类对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剧,地球的升温是越来越明显,并且强降雨,强风暴等等都是频繁出现,而在这些极端性气候现象之下,雷暴大风,强雷电等强对流天气也会随之出现,由于这种极端性的气候现象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所以突发性很强。

雷击是属于正常的自然现象,是由于一部分带电的云层与另一部分带异种电荷的云层,或者是带电的云层对大地之间迅猛的放电,所产生的自然现象。

雷击的三种形式

第一、直击雷,直雷击是带电云层与地球上的某一个点发生的猛烈放电,产生电压峰值通常可达几万伏甚至几百万伏,电流峰值可达几十KA乃至几百KA,所以具有极强的破坏。

雷击的主要特点

1.冲击电流大,其电流高达几万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安培;

2.时间短,一般雷击分为三个阶段,即先导放电、主放电、余光放电。整个过程一般不会超过60微秒;

3.雷电流变化梯度大,有的可达10千安/微秒;

4.冲击电压高,强大的电流产生的交变磁场,其感应电压可高达上亿伏;

5.雷电的放电通道温度高达15000-20000℃。

雷击的形成

下雨天,空中的尘埃、冰晶等物质在云层中翻滚运动的时候,经过一些复杂过程,使这些物质分别带上了正电荷与负电荷。

一般情况下,云层的上部(距地面约为5-10km)为正电荷,下部(距地面约为1-5km)为负电荷,这样在云层上下间就形成了电位差。另一方面,云层下部的负电荷会使位于其下方的大地上感应出正电荷,于是云层与大地之间也会出现电位差。当云层间或云与大地之间以及云和空气间的电位差达到25-30kV/cm时,就会发生猛烈放电而形成雷电。严禁奔跑,不要张嘴,应立即双膝下蹲,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击。应迅速躲入有防雷设施保护的建筑物内。

雷击会对人体造成三种致命伤害

1.伤害神经和心脏。强大的闪电脉冲电流通过心脏时,受害者会出现血管痉挛、心搏停止,严重时心脏会停止跳动。雷电电流伤害大脑神经中枢时,也会使受害者停止呼吸。

2.烧伤。电流、电压作用于周围空气,出现局部高温,瞬间温度可达两三千摄氏度。强大的电流通过肌体时会造成电灼伤、肌肉闪电性麻痹甚至烧焦。

3.雷电冲击波造成的内伤。这部分患者遭雷击后,可能表面看着没什么事,其实已经出现颅骨骨折和内脏损伤。

日常防雷注意事项

首先,《健康报》介绍,我们应该注意避免引雷电上身,做到“五勿”:勿敞开门窗;勿开启电器;勿在树、杆下躲雨;勿在山顶、楼顶等高处逗留;勿触摸墙上避雷针等金属。

其次,雷雨天气用伞应做到“四忌”:忌用金属把的雨伞;忌在电器设施下撑伞;忌在高处使用雨伞;忌收纳雨伞时紧贴通电设备。

发表我的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聚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