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积水

首页 > 知识 > 安全知识百科 > 自然灾害 > 内容
城市积水

1、 城市排水系统问题:排水系统建设滞后是造成内涝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内一些城市排水管道老化,排水标准比较低,排水设施就不健全、不完善。另外城市大量的硬质铺装,如柏油路、水泥路面,降雨时水渗透性不好,不容易入渗,也容易形成这段路面的积水。

2、 地形地貌原因:地势比较高的地区不容易形成积水,例如苏州、无锡等老城虽是水乡城市;城市范围内地势较低洼地区,就容易形成内涝。

3、 城市交通引起的问题:由于尾气排放过多,导致空气中粉尘,颗粒物较多,容易产生凝结核,产生降水。

4、 城市环境原因:由于城市中植被稀疏,水塘较少,无法贮存雨水,导致出现“汇水”的现象形成积水。而且热岛效应的出现,导致暴雨出现的几率增加,降水集中。

1、 洪水可能对供水产生影响,影响水源地和供水管道,造成停水、供水系统的污染等情况。洪水还会对城市排水系统造成挑战,出现严重内涝、涝渍,对城市环境带来较大影响,造成排水溢出。

2、 洪水来袭,对城市供水、排水等市政设施,以及交通、道路、涵洞等基础设施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3、 洪水对城市环境会带来相当大影响,在平原地区,主要会导致积水和内涝,这次暴雨过后郑州就出现了内涝。在山区,有的地区还会受到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影响。

4、 有专家指出,洪水中含有大量泥沙、其他悬浮物,甚至有一些工矿废水、农药残留物等。这些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会造成饮用水水源的污染。由于河湖与地下水相互连通,还可能会影响地下水水质。洪水把上游的污染物冲到了下游的河流、湖泊、沿海河口,对整个流域来说,污染物下河问题比较严重。

城市内涝在中国比较普遍。从发生的区域来看,以前主要发生在一些沿海地势比较低的地区,现在内陆城市也经常发生。过去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小,可选择的区域比较大,一般都选择地势比较高的地区建设,而现在,城市用地十分紧张,可选择的余地少。

积水在线监测系统可实时监测城市道路、隧道、通讯基站、精密机房等积水水位,并实现自动报警。管理部门借助该系统可整体把握内涝情况,及时进行排水调度,并配合现场声光报警避免行人、车辆误入深水区域造成重大损失。

利用再生碳纤维改善渗透性路面

华盛顿州立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提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在混凝土中添加废旧碳纤维复合材料,就可以大大增加透水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强度。

这项研究由华盛顿州立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副教授卡尔·英格伦(Karl Englund)和助理教授纳西里(Somayeh Nassiri)领导,他们的回收方法不需要使用很多能源或化学物质——这是回收废物的关键因素。

1、 汛期正值高湿高热季节,饭菜容易变质,注意饭餐的冷藏;高湿天气,容易造成虫害、发霉,老人孩子注意祛湿,注意皮肤干爽。

2、 回家后要用流动水洗手或淋浴,衣服淋湿及时更换,防止皮肤病,保持干爽。

3、 洪水中行走不要光脚,容易扎伤感染,也很容易受伤滑倒。尽量穿鞋,但湿鞋要及时清洁更换。

4、 城市积水路段,路面湿滑,慢速通行,驾车的民众要特别小心谨慎驾驶。还要防止触电风险,要特别远离电线、路灯;路上的井盖有可能会被过量的排水顶开掉落,要注意防范。

5、 水来临时,及时获得预警信息至关重要,相关部门加强监测和会商,掌握雨情雨势,以及水库水坝等水利设施情况,及时向社会全方位、高密度地进行相关信息的传播预警。

1、避难到高处

避难场所一般选择较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及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方,比如∶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等。

2、注意防汛标志,不在积水中行走,不靠近漩涡

不要在有积水的道路上行走,注意路边防汛安全警示标志,不要靠近有漩涡的地方,防止跌入缺失井盖的深井、地坑等危险区域。

3、远离用电设备

远离用电设施,避免因设施漏电引发危险。若遇到断裂的电线搭在地上的积水中,要迅速远离;如家中遇内涝积水,应及时切断电源、煤气阀。

4、开车注意事项

把汽车开到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停下来,尽量停在地势较高的地方;开车通过有积水的道路,应密切关注防汛警示标志,切忌冒险涉水;水深未知路段应下车探索或绕行,不可盲目强制通行;

发表我的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聚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