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降雨

首页 > 知识 > 安全知识百科 > 自然灾害 > 内容
强降雨

强降雨在气象学上一般被称之暴雨,或叫强降水,指降水强度很大的雨。降水量是指一定时段内的降水深度,国际上以毫米为单位。1小时内的雨量为16毫米或以上的雨;在气象部门,各级降水强度都有专门用语:以24小时降水量为标准,降雨量不足10毫米为小雨;24小时内的雨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

从雨水的利用和洪涝的预防出发,又按雨强分为一般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12小时的雨量不到70毫米,或24小时雨量不到100毫米的暴雨称为“一般暴雨”。12小时的雨量超过70毫米但小于140毫米,或24小时雨量在100毫米以上200毫米以下的暴雨称为“大暴雨”。凡12小时的雨量在140毫米以上,或24小时雨量在200毫米以上的暴雨称为“特大暴雨”。

判断暴雨的标准有三种,一般是指在每小时降雨量达到16毫米以上,或在12小时内连续降雨量达30毫米以上,或24小时连续降雨量达50毫米以上的降水。强降雨一般下几个小时或者几天,甚至几个月,具体时间根据下雨的类型确定。

1、 特大范围暴雨

特大范围暴雨历时最长,一般都是多个地区内连续多次暴雨组合,降雨可断断续续地持续1~3个月左右,雨带长时期维持。特大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工程失事、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对于一些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宣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会造成更多的灾害。

2、 区域性暴雨

区域性暴雨一般可持续3~7天,影响范围可达10~20万平方千米或更大,灾情为一般,但有时因降雨强度极强,可能造成区域性的严重暴雨洪涝灾害。

强降雨是我国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其危害主要包括洪灾和涝渍灾。暴雨天气出现时,多伴随雷电和狂风,常导致山洪暴发,河流泛滥,内涝渍水,毁坏庄稼、建筑、物资,人畜伤亡、作物歉收或绝收,交通与通信受阻等。

强降雨可直接致灾,也易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暴雨洪涝灾害涉及工农业生产、交通、通信、建筑设施、城市运行、民众日常生活、生态环境等各方面。

1、 水库溃坝:1975年8月,由于超强台风莲娜导致的特大暴雨引发淮河上游大洪水,石漫滩、田岗水库垮坝,澧河决口,老王坡蓄洪区相继决口。

板桥水库漫溢垮坝,六亿多立方洪水,五丈多高的洪峰咆哮而下,同期竹沟中型水库垮坝,薄山水库漫溢,及58座小型水库在短短数小时间相继垮坝溃决。

1、 防止家庭内涝。预防居民住房发生内涝,处于地势低洼、低层住宅区的居民应在雨季来临之前检查房屋,维修房顶。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的办法,如砌围墙、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等。

2、 关注气象信息。雨季注意气象部门关于暴雨的最新预报。

3、 及时排涝。检查农田、鱼塘排水系统,做好排涝准备,一旦发生内涝,及时引导排水,减轻灾害损失。

4、 切断电源。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处于地势低洼、低层居民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应移装在安全地方。

5、 勿乱丢物。不要将垃圾、杂物丢入马路下水道和河道,以防堵塞,以及可能造成的积水成灾。

6、 减少外出,出行注意安全。暴雨期间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做好防雨措施。在积水中行走时要注意观察,应尽可能绕过积水严重的地段,远离路灯、高压线、围墙等危险处,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窨井、地坑等。驾驶员遇积水严重路段应贴墙行走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应尽量绕行,避免强行通过涵洞、桥下等地势低洼处;保持视线清晰,减速缓行,打开前照灯、防雾灯等提醒其他车辆注意。

1、 暴雨开始时,若自己所处地段处于危险报告位置,尽可能联络家人,告知你的具体位置,以在出现突发情况时方便救援。

2、 暴雨来临前,选择牢固的、地势较高的建筑物避雨,并停留至暴雨结束为止。

3、 雷雨天气出行,不要与路灯杆、信号灯杆、空调室外机、落地广告牌等金属部分接触。在室外时切勿使用手机,注意防雷。

4、 暴雨天气低洼积水多,来回出行尽量绕过积水处,不要在未经证实的情况下匆忙跑过有积水的地方,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井或坑、洞中。

5、 暴雨持续时,及时评估藏身之处的安全性,尤其是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地区,请保持警惕,注意外界动向,随时更换躲避场所。

6、 留意周围是否有电线,保持距离。避免触电伤害,不要靠近或在架空线和变压器下避雨,因为大风有可能将架空电线刮断,而雷击和暴雨容易引起裸线或变压器短路、放电。

发表我的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聚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