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式新冠疫苗

首页 > 知识 > 安全知识百科 > 医疗卫生 > 内容
吸入式新冠疫苗

所谓雾化吸入免疫,据资料显示,即采用雾化器将疫苗雾化成微小颗粒,通过呼吸吸入的方式进入呼吸道和肺部,从而激发黏膜免疫,而这种免疫是通过肌肉注射所不能带来的。通常,通过肌肉注射的新冠疫苗只能诱导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此外,使用雾化吸入方式免疫是无痛的,且拥有更高的可及性。

大家都知道,疫苗是用来预防疾病传播的有效途径,我们老百姓也把疫苗亲切地称为“预防针”,注射给药的确是疫苗的主要给药途径,但从疫苗类型来说,注射剂也并非是唯一的剂型,很多朋友一定吃过“脊髓灰质炎糖丸”,除了口服给药以外,还有一种通过吸入式给药的吸入式疫苗。

吸入式疫苗是通过口腔、鼻腔等黏膜部位给药,刺激鼻腔黏膜和呼吸道黏膜产生免疫反应的疫苗类型,这种疫苗并非是新冠疫苗的独创,如果大家在去年冬天的时候关注过流感疫苗的相关情况的话,就会知道,流感疫苗就有鼻喷的剂型,通过鼻腔给药的方式让人体产生对流感病毒的免疫力,2岁到49岁的健康人群,都是鼻喷流感疫苗的适用人群。

吸入式新冠疫苗与注射型的一针疫苗在药物成分上没有差异,其主要的差异就在于疫苗的浓度仅为注射型疫苗的五分之一,而给药方式则是通过雾化后吸入的方式来进行,这既能够提高该用药的依从性(不需要注射),还能够降低疫苗的接种成本。

将雾化后的腺病毒载体疫苗颗粒吸入人体的呼吸道和肺部,激发相应的黏膜部位产生黏膜免疫,是吸入式疫苗的工作原理,也是它相对于注射型疫苗的优势和特点。新冠病毒本来的感染部位就是人体的呼吸道黏膜系统,因此,如果能够建立起呼吸道黏膜的免疫屏障,对于预防病毒传播感染,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疾病预防控制方式。从原理上来说,通过吸入的给药方式,激发黏膜免疫系统的速度,也要比注射疫苗要更快,因此,对于吸入式疫苗来说,不但简单易行,而且如果研制成功,对于疫情爆发加强防疫,也将会起到迅速加强防疫的作用。

吸入式疫苗就是通过将疫苗以吸入的方式,直接给药到鼻腔、呼吸道黏膜等部位,从而激发黏膜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通常黏膜免疫系统通过产生分泌型的相关抗体而发挥作用,这些抗体能够阻止病原体在黏膜上皮细胞的结合和繁殖,同时还能够产生细胞调节因子,减少病原维生素对黏膜部位的损伤。

黏膜免疫系统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位,它即与人体的其他免疫功能相辅相成,共同发挥作用,同时也具有独特的结构和独特的功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免疫系统,在抵抗感染方面,黏膜免疫系统是非常重要的防线,在与外界的病毒以及其他病原体接触时,黏膜表面是最早与相关病原直接接触的,因此,很多情况下黏膜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感染的“第一道防线”。

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利用对人体无害的腺病毒载体,将表达S蛋白的遗传物质递送进人体,利用雾化器将疫苗雾化成微小的颗粒,通过吸入的方式经口腔呼吸到达肺组织,激发黏膜、体液、细胞三重免疫。

只有年龄满18周岁,并且已经完成了基础免疫满6个月的人群才能使用吸入用新冠疫苗。

1、 本次吸入用新冠疫苗仅用于加强免疫,不可用于基础免疫。

2、 基础免疫已经完成的人群是指已经接种过两针剂的灭活疫苗,比如已接种了北京生物、科兴中维、武汉生物等两针灭活疫苗的人群。或者肌注了一针康希诺以前肌注的疫苗,只要满6个月也可以用于加强免疫接种。

3、 18岁及以上人群,且完成基础免疫满6个月人群。

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暂不用于基础免疫接种。各类人群仅需接受1剂次同源加强或序贯加强免疫接种。

1、 妊娠期妇女。

2、 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3、 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脱髓鞘疾病等)。

4、 疫苗的活性成分、任何一种非活性成分、生产工艺中使用的物质过敏者,或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5、 根据《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慢性病人群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重症、死亡高风险人群。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建议接种。慢性疾病处于急性发作期暂缓接种。有惊厥、癫痫、脑病或精神疾病史或家族史者;有哮喘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及肺纤维化等基础性疾病或肺功能异常者;免疫功能受损(例如恶性肿瘤、肾病综合征、其它免疫缺陷病)患者慎用。

发表我的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聚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