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防控是指在不全员核酸、不封城的前提下,通过精准封小区,封区域来控制疫情。
精准防控的意思包括:一是围绕“外防输入”施行精准远端防控和入境后的闭环管理;二是强化检测;三是强化核酸检测;四是强化对病毒变异的监测,及时发现变异的情况。
1、 强化对病毒变异的监测,及时发现变异的情况。在除了进行疾病和症状的监测和管理外,尤其要关注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方面的服务工作。
2、 强化核酸检测:针对高风险岗位人群要切实做到“应检尽检”,扩大核酸检测的覆盖面。
3、 是强化检测:发热门诊要提高监测的敏感性.精准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因为只有精准的流行病学调查,加上我们现在的大数据和相关技术的结合,才能使我们对传染源的判定、传播范围的判定、疫区的划分、疫情态势的走向做到比较科学和客观的判定。
疫情防控,重在精准。只有精准把握,精准施策,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等,才能不断取得防控成效。当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面对“点多、面广、频发”的新一轮疫情,尤需锚定“精准”二字。
精准体现在哪里?答案是方方面面,比如不断优化疫情防控举措,加强疫苗、快速检测试剂和药物研发等科技攻关,使防控工作更有针对性。
精准防控,知易行难,关键要拿捏分寸。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既不能曲解中央部署,搞层层加码,也不能无视中央要求,搞层层放松。
对此,应把握两点,一个是,《诊疗方案》不意味着防控放松,更不意味不再追求动态清零;另一个是,在具体落实上,一些“打法”要因应时势作出调整,以更好地体现精准。
“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惟有不折不扣地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在防控过程中最大程度体现精准二字,才有可能以最小代价实现最大成效。
精准防控
精准防控是不全面封城,不做全民核酸筛查。精准封小区,封区域,做滚动核酸筛查。这个模式目前上海在尝试。但目前看,效果很难说,被封在家里影响的民众并不少,经济受损也不少。到今天隔离外的社会面新增感染还是三位数。如果上海模式要折腾1-2个月才能压下去,经济损失有可能比深圳模式还大。
全员核酸
如果疫情严重的话,多数城市会采取全员核酸,一般做3-4轮,控制不住还会封城,等筛查没问题再放开。这个模式现在也与时俱进,封城时间越来越短。武汉2个多月,西安1个月。最新的深圳就封了大概一周。解封也不需要全员清零,社会面清零就可以解封了。
如果深圳这次压住了,尝试成功,证明在3万亿GDP,2000万级别人口的大城市可以通过1-2周的封城和全民核酸检测控制住局势。
1、 加快健康码升级要从场景应用的视角出发,加快所需信息链接,科学设定赋码条件,尽快实现一码通办。如:预苗接种、核酸检测、个人行程等确实需要的信息纳入后台管理,按照当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体现在健康码的颜色上,探索取消行程码,如:有风险地区行程的人员,健康码自动变色,并在健康码下方提醒变色原因和必须采取的措施,问题解除后自动转码。
2、 哨卡设置要合理。哨卡是防止疫情传播的重要关口,是督促人民群众自觉落实防控要求的重要方式,不能没有,但设置要科学,布点要合理,既不能到处随意设置,也不能在重点部位出现空缺。如:高速关键出口、重点场所等还是应当设置哨卡。
3、 风险地区。可在开展随机检测基础上提高防护标准,合理调配资源,新增采样检测规模,开展必要的集中检测,目的就一个,尽快筛查出阳性感染者,实现“动态清零”,按规定转为无风险地区。
1、 疫情爆发至今,因家庭聚会、朋友聚会、公司聚会而传播新型冠状病毒的案例比比皆是,非常时期,避免多人集聚,不患病、不传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2、 心理防护同样重要,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很多人出现了焦虑、恐惧,过度恐慌,过度夸大疫情的实际危险性,不利于疫情防控。因此,居家百姓做好心理防护同样重要。
3、 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
4、 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5、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