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肌炎

首页 > 知识 > 安全知识百科 > 应急自救 > 内容
感染性心肌炎

病毒感染病程中或恢复期中如出现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或心律异常,应参考X线所见及心电图表现等进行观察,在排除其他心脏疾病后,则应考虑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

病毒性心肌炎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一般多采取综合性治疗措施。

1、卧床休息。病人应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及减少耗氧量。心脏扩大及并发心力衰竭者应延长卧床休息至少3~6月,病情好转或心脏缩小后可逐步活动。

2、镇静及镇痛处理。病人烦躁不安、心前区痛、腹痛豚肌痛,必须及时对症处理,用解痛镇痛剂,如苯巴比妥、阿司匹林、索米痛、可待因,必要时可注射吗啡。

3、免疫抑制剂。随着发病机制的研究,80年代以来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探索渐增,主要是用强地松加或不加硫唑嘌呤,用于抢救急性期并发心源性休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力衰经其他治疗不满意者,一般不宜常规用于早期心肌炎。开始用氢化可地松5~10mg/(kg·d),或地塞米松0.25~0.5mg/(kg·d),静脉滴注。以后用强地松1~2mg/(kg·d),口服,1月后渐减量,可加用硫唑嘌呤2mg/(kg·d),口服,疗程在6个月以上,并注意预防及治疗继发感染。曾报告经心骨膜心肌活检证实的重症婴儿和儿童心肌炎患者13例,均用强地松治疗,1例加用硫唑嘌呤。除1例死亡外,存活者均显示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表现及心脏大小与收缩功能恢复正常。其中8例重复心内膜心肌活检,结果均有好转,6例炎性浸润消退。

感染性心肌炎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

1、采用低热量饮食,以减轻心脏的负荷。在发病初期,每日热量摄入为2092-3347KJ,容量为1000-1500ml。

2、少量多餐,每餐不可太饱,晚餐应尽量少吃。合理的就餐时间:早七点,上午九点,中午十一点,下午三点,晚上六点。

3、应补充蛋白质,膳食宜平衡、清淡和富有营养,保证心肌的足够营养供给,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4、避免过冷、过热和刺激性食物,不饮浓茶、咖啡等。

5、注意钠、钾平衡,适当增加镁的摄入,这有利于防止心律失常的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

6、心肌病并发左心衰竭者,胃肠道功能紊乱,饮食更应注意。

7、应适当限制盐类,避免使用腌制品或其他含盐量高的食物,每日盐摄入量以2-5克为宜,重度或难治性心力衰竭应控制在每日1克。发病开始的1-2日,可予少量流质,每日6-7次,每次100-150毫升;病情稳定后可改为半流质或普通饮食。

感染性心肌炎是可以治愈的。心肌炎虽然危害较大,但并不是不治之症,只要采取得当,恢复只是时间的问题。

1、针对心肌的治疗。高浓度大剂量维生素C对纠正休克,促进心肌病变恢复,效果明显,因而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之一,泛癸利酮(辅酶Q10)对受到心肌炎病毒感染的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因此临床上也常应用,肌苷也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辅助药物之一,危重患儿抢救时。

也可加用能量合剂或极化液,静脉滴注。

2、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药。肾上腺皮质激素主要作于抢救心源性休克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对其他治疗无效者也可试用,一般认为,为避免病毒感染扩散,发病 10天内尽可能不用激素,免疫抑制药在疑似及确诊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应用仍有争议,最近国外发表的心肌炎治疗试验显示,在硫唑嘌呤加泼尼松(强的松) 组,环孢素加泼尼松(强的松)组及常规治疗组之间治疗结果无显着差异,尽管这一研究在成人中进行,但其结果可能适用于儿童。

感染性心肌炎怎么治疗

1、卧床休息。病人应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及减少耗氧量。心脏扩大及并发心力衰竭者应延长卧床休息至少3~6月,病情好转或心脏缩小后可逐步活动。

2、镇静及镇痛处理。病人烦躁不安、心前区痛、腹痛豚肌痛,必须及时对症处理,可用解痛镇痛剂,如苯巴比妥、阿司匹林、索米痛、可待因,必要时可注射吗啡。

3、免疫抑制剂。随着发病机制的研究,80年代以来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探索渐增,主要是用强地松加或不加硫唑嘌呤,用于抢救急性期并发心源性休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力衰竭经其他治疗不满意者,一般不宜常规用于早期心肌炎。开始用氢化可地松5~10mg/(kg·d),或地塞米松0.25~0.5mg/(kg·d),静脉滴注。以后用强地松1~2mg/(kg·d),口服,1月后渐减量,可加用硫唑嘌呤2mg/(kg·d),口服,疗程在6个月以上,并注意预防及治疗继发感染。曾报告经心骨膜心肌活检证实的重症婴儿和儿童心肌炎患者13例,均用强地松治疗,1例加用硫唑嘌呤。除1例死亡外,存活者均显示临床症状改善,心电图表现及心脏大小与收缩功能恢复正常。其中8例重复心内膜心肌活检,结果均有好转,6例炎性浸润消退。

病毒性心肌炎( viral myocarditis,VMC)是病毒感染引起心肌变性、坏死和间质性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渗出的过程,有的可伴有心内膜、心包以及其他脏器炎症改变。本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预后大多良好,但少数可发生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感染性心肌炎由细菌、病毒、螺旋体、立克次体、真菌、原虫、蠕虫等感染引起,非感染性心肌炎包括过敏或变态反应性心肌炎,如风湿病及理化因素或药物所致的心肌炎等。

感染性心肌炎是病毒感染病程中或恢复期中如出现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或心律异常,应参考X线所见及心电图表现等进行观察,在排除其他心脏疾病后,则应考虑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

发表我的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聚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