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洪涝

首页 > 知识 > 安全知识百科 > 自然灾害 > 内容
城市洪涝

历史上洪涝灾害主要造成农业的损失。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洪涝灾害损失的主要部分已经转移到城市,洪涝的特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城市沿江、滨湖、滨海或依山傍水,有的城市位于平原低地,经常受到洪涝的威胁。与农村相比,城市的人口和资产高度集中,灾害损失要大得多。中国现有668座城市,其中639座有防洪任务,占96%。

城市发生洪涝的原因:

城市防汛工作与气象的关系十分密切,大雨、暴雨会造成城市低洼地和立交桥积水,仓库受淹,电力中断,引起交通阻塞,工厂停工、停产,大量产品受损,以及人员伤亡等事故发生,且近年来有逐渐严重的趋势,一方面的原因是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活动显著增多,造成出现灾害所受损失的机会大大增加,另一方面从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来看,正在逐步走向都市化,许多城市的高楼大厦、柏油马路以及市政建设迅速发展,使城市的水面与城市建筑的比例大为缩小,改变了城市的局地气候条件,把城市变成为一个热源,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热岛效应”.城市变为热源的结果使城市上空空气对流发展很旺盛,容易引起产生强对流天气,造成城市地区频繁出现暴雨或降水量增大,另外,城市建筑所用的水泥材料及柏油路面等渗水能力低,蒸发很少;一些城市虽建有排水设施。但排水能力有限,遇有大暴雨天气,雨水多而集中,下水道往往来不及排水,这也是造成城市大面积水害的重要原因之一。

城市洪涝灾害有哪些特点?小编总结如下:

1、洪水袭击型。城市因暴雨、风暴潮、山洪、融雪、冰凌等不同类型洪水形成的灾害,共同特点是冲击力大。

2、城区沥水型。降雨产生的积水排泄不畅和不及时,使城市受到浸泡造成的灾害。其中点状涝灾范围不大,积水不深但治理分散片状涝灾受淹面积较大,已由点连成片线状涝灾主要分布在河道沿岸。

3、洪涝并发型。城市同时受到洪水冲击和地面积水浸泡。

4、洪涝次生灾害型。即洪涝灾害对城市工程设施、建筑物、桥梁道路、通信设施以及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害,特别是造成城市生命线事件、交通事故、斜坡地质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及环境污染。

历史上洪涝灾害主要造成农业的损失。近几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洪涝灾害损失的主要部分已经转移到城市,洪涝的特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城市沿江、滨湖、滨海或依山傍水,有的城市位于平原低地,经常受到洪涝的威胁。与农村相比,城市的人口和资产高度集中,灾害损失要大得多。中国现有668座城市,其中639座有防洪任务,占96%。

水利工程措施

水利工程措施是梧桐河流域中下游防洪除涝的根本措施。对于丘陵漫岗区要通过大量的修建水库、谷坊、塘坝、截流沟等水利工程,并结合田间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术措施,拦蓄地表径流,达到涵养水源、控制水土流失、防止坡地洪水爆发,在保护了坡耕地的同时也保护了下游的农田,同时充分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变水害为水利。将来将要建设的关门咀子水库就是一座以发电、防洪为主,兼顾除涝、灌溉、水产的大型水库,它的建成将使下游的梧桐河堤防标准提高到20~50年一遇,再通过扩建加固鹤立河、石头河堤防,将使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得到有效的控制。田间工程措施主要在坡耕地里兴修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地埂等,以及调整垄向,等高作业,从而减缓坡度,截断地表径流,控制水土流失。

洪水灾害对中国的社会经济等影响十分严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列居第一位。洪水灾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洪水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洪水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几个方面。

1、对农业的影响

严重的暴雨洪水常常造成大面积农田被淹、作物被毁,致使作物减产甚至绝收。1950年~2000年的51年中,全国平均农田受灾面积937万hm2,成灾523万hm2。

2、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动脉。而中国不少铁路干线处于洪水严重威胁之下,在七大江河中下游地区,有京广、京沪、京九、陇海和沪杭甬等重要铁路干线,受洪水威胁的铁路长度1万多km,西南、西北地区铁路常受山洪泥石流袭击,这些地区的铁路干线为山洪泥石流高强度多发区。因洪灾造成铁路中断、停止行车的事故是很严重的,1954年大洪水中,作为南北大动脉的京广铁路就曾中断运行100d。

洪水灾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几个方面。

1、对农业的影响

严重的暴雨洪水常常造成大面积农田被淹、作物被毁,致使作物减产甚至绝收。1950年~2000年的51年中,全国平均农田受灾面积937万hm2,成灾523万hm2。

2、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铁路是国民经济的动脉。而中国不少铁路干线处于洪水严重威胁之下,在七大江河中下游地区,有京广、京沪、京九、陇海和沪杭甬等重要铁路干线,受洪水威胁的铁路长度1万多km,西南、西北地区铁路常受山洪泥石流袭击,这些地区的铁路干线为山洪泥石流高强度多发区。

3、对城市和工业的影响

城市人口密集,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工业产值中约有80%集中在城市。中国大中城市基本沿江河分布,受江河洪水严重威胁,有些依山傍水的城市还受山洪、泥石流等灾害的危害。

城市的防洪标准:

(1)城市可以分为几部分单独进行防护的,各防护区的防洪标准,应根据其重要性、洪水危害程度和防护区非农业人口的数量,按上表的规定分别确定。

(2)位于山丘区的城市,当城区分布高程相差较大时,应分析不同量级洪水可能淹没的范围,并根据淹没区非农业人口和损失的大小,按上表的规定确定其防洪标准。

(3)位于平原、湖洼地区的城市,当需要防御持续时间较长的江河洪水或湖泊高水位时,其防洪标准可取上表规定中的较高者。

(4)位于滨海地区中等及以上城市,当按上表的防洪标准确定的设计高潮位低于当地历史最高潮位时,应采用当地历史最高潮位进行校核。

城市内涝灾害的自救措施

1、避难所一般应选择在距家最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及卫生条件较好的地方。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等。

2、将衣被等御寒物放至高处保存;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做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置放高处,票款、首饰等物品可缝在衣物中。

3、扎制木排,并搜集木盆、木块等漂浮材料加工为救生设备以备急需;洪水到来时难以找到适合的饮用水,所以在洪水来之前可用木盆、水桶等盛水工具贮备干净的饮用水。

4、准备好医药、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各种尚能使用的通讯设施,可与外界保持良好的通讯、交通联系。

5、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已经受到洪水包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洪水来得太快,已经来不及转移时,要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不要单身游水转移。

国内经常洪灾的城市有哪些?小编分析如下:

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显示,中国南方地区出现4次大范围强降水天气过程。江南、华南降雨日数普遍在8天以上,部分地区超过10天。江南、华南大部降水量有100~200毫米,其中广东中部和北部、江西南部达200~300毫米。其中广东韶关、南雄降水量均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极大值。

据湖南省防指统计,湖南省已有娄底、怀化、湘潭、长沙、株洲等10个市州50个县339万余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14.58亿元。其中,受灾较为严重的主要为娄底、怀化、湘潭、株洲等地。 中新社发 郭国权 摄

中国南方地区多次出现强降雨过程,暴雨洪涝造成中国广东、福建、广西、湖南、江西、湖北、重庆、四川、贵州、安徽、云南等11省区市的部分地区受灾。截至目前,上述地区已经有1517.9万人受灾,死亡101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80亿元人民币。

发表我的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聚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