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枯病

首页 > 知识 > 安全知识百科 > 自然灾害 > 内容
青枯病

一、农业防治

与非瓜类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生长期及收获后清除病叶,及时深埋。施用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减少化肥施用量。

二、药剂防治

1、种子处理:从无病瓜上选留种,瓜种可用70℃恒温干热灭菌72小时或50℃温水浸种20分钟,捞出晾干后催芽播种。还可用次氯酸钙300倍液,浸种30-60分钟或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1.5小时,或用100万单位硫酸链霉素500倍液浸种2小时,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

2、药剂防治于发病初期喷洒27%铜高尚悬浮剂600倍液或50%甲霜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连防3-4次。此外也可选用硫酸链霉素或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1:4:600铜皂液,或1:2:300-400倍式波尔多液。40万单位青霉素钾盐对水稀释成5000倍液也有效。

1、因地制宜选用抗青枯病的品种

高感青枯病品种是青枯病菌的良好宿主,在病区尤其是重病区必须种植抗病品种,从而切断感染源。如夏抗1号、夏抗3号、Cokerl76、Va707、Va770、Nc89、Nc2326、台烟、抵字101、G80、TT6、K394、C411、贝尔93、莱姆森、柯克316、柯克319等。

2、与禾本科作物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

在有条件的烟区,可推行“烟、禾本科”轮作;对于种植面积大、不能进行有效轮作的烟区,可大力推广黑麦、燕麦、光叶苕子、苜蓿等冬季绿肥种植,通过半轮作的方式,既可以减少土壤病原量,又可以改良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状;对于pH值低于5.5的烟田,可施用生石灰或白云石粉来调节土壤酸碱度。

1、选用抗病品种 如抗青10号、11号、鲁花3号、鄂花5号、中花2号、粤油92、桂油28、泉花3121、粤油22号、粤油320号、粤油250等;播种前用新高脂膜800倍液浸种(可形成保护膜,隔离病原菌,提高种子发芽率),时间不宜过长;播种后应及时在地面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保墒防水分蒸发、防土层板结,隔离病虫源,提高出苗率。

2、大力推广水旱轮作或花生与冬小麦轮作。提倡进行3~4年以上轮作,以控制病菌基数。由于青枯病的寄主范围较广,轮作时要考虑茬口的安排,与甘薯、玉米或采用水旱轮作的方式较为适宜,避免与茄科、豆科、芝麻等作物连作。

3、加强田间管理。深耕土壤,增施有机肥,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在花生生长期应及时喷施促花王3号,抑制主梢疯长,促进花芽分化;在开花前期、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喷施地果壮蒂灵使地下果营养输导管变粗,提高地果膨大活力,增加花生的产量。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早施氮肥,促进花生稳长早发。对酸性土壤可施用石灰,降低土壤酸度,减轻病害发生。田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带出田间深埋,并用石灰消毒。花生收获时及时清除病株与残余物,减少土壤病源。

植株的细根首先褐变,不久开始腐烂并消失。切开接近地面部位的病茎,可以发现维管束微有褐变,并从该部位分泌出白色混浊污汁。青枯病是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茄科蔬菜的主要病害。主要症状是植株迅速萎蔫、枯死,茎叶仍保持绿色。病茎的褐变部位用手挤压,有乳白色菌液排出。在高温高湿、重茬连作、地洼土黏、田间积水、土壤偏酸、偏施氮肥等情况下,该病容易发生。

青枯病菌在10—41℃下生存,在35—37℃生育最为旺盛。一般从气温达到20℃时开始发病,地温超过20℃时十分严重。青枯病菌对原子氧、次氯酸敏感。根际环境中含有微量的原子氧、臭氧就能氧化掉病菌的鞭毛,可改变病菌的数量、活性。该菌为阴性菌,对直流电表现敏感。由植株流向土壤的电流对青枯病病菌的菌群分布、活性均敏感。

青枯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病原为茄科劳尔氏菌,最初,地上部分未见任何异常现象的植株,白天突然失去生机,整个地上部均枯萎。阴天和早晚有所恢复,如同健株,然而,不久之后便枯萎,呈青枯症状,这一过程进展十分迅猛。是一种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某些温带地区的世界性病害,是多种农作物减产的主要原因。

青枯病菌,可以同病株残体一同进入土壤。长期生存形成侵染源。土壤水分对其在土壤中的生存影响极大。在湿度大的冲积土中,可以生存长达2~3年,而在干燥的土壤中,只能生存几天。青枯病菌,在土壤中并非以休眠状态生存,而是在上述发病植株或某种杂草的根际进行繁殖。 生存在土壤中的青枯病菌,主要是由作业过程中造成的伤口或者是由根瘤线虫、蓝光丽金龟幼虫等根部害虫造成的伤口侵染植株,在茎的导管部位和根部发病。有时也会由无伤口细根侵入植株内发病。

一、认真做好病情调查监测。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调查监测病害发生情况,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准确掌握病情动态,及时发布病害防治预报,做到病情早预见、早发现、早指导、早防治。

二、精心选种与晒种。提高催芽技术,防止种子受伤,提高种子生命力和抗病力。

三、适期播种,播种密度不要过大。注意气温变化,不要盲目抢早。

四、加强水稻苗床管理。水稻苗床青枯病的发病率高于立枯病,青枯病一般当秧苗长到了三叶期以后开始发病,当前正值苗床管理和青枯病、立枯病发生的关键时期,照苗床管理标准,做好通风炼苗。特别是中小棚,揭棚过晚易发生青枯病,夜间温度过低时应用草帘盖苗床,尽量降低苗床内的昼夜温差。如青枯病发生严重时,应立即灌水上床或异地寄秧。

发表我的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聚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