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林

首页 > 知识 > 安全知识百科 > 自然灾害 > 内容
防风林

防风林是利用森林的防护、绿化、净化、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等功能,以防御自然灾害、维护基础设施、保护生产、改善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群落。根据其防护目的和效能,分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路林、护岸林、海防林、环境保护林等。

防风林要达到最好的防风效果,应由10行以上树组成。林带主要树种应选用速生高大的深根性乔木,如杨树、洋槐、榆、泡桐、沙枣、樟树等。

防风林要根据当地的适宜树种,设计草、灌、乔立体结构,一般情况下用当地的适生种(土生土长),生长和养护都容易,效果也明显。

防风林华南地区海防林的树种主要是木麻黄,还有女贞;南方沿海防沙造林主要树种是苦郎树;海南的海防林,专家提倡采用椰子树、木麻黄等树种;海岛防护林可以选择木麻黄、海滨木槿、夹竹桃、柽柳、中山杉、墨西哥落羽杉、海桐等树种。

防风林原理:

防风林是利用森林的防护、绿化、净化、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涵养水源等功能,以防御自然灾害、维护基础设施、保护生产、改善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群落。根据其防护目的和效能,分为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路林、护岸林、海防林、环境保护林等。

防风林带的结构:

1、紧密结构。紧密结构的防护林,由主要树种、辅助树种和灌木树种组成,林带较宽,行数较多,造林密度较大。三层林冠密不透光,透光系数在0.3以下,透风系数也在0.3以下。当中等的风速遇到这种林带时,气流基本不能通过林带,其大部分由林带上缘越过,在背风林缘附近距离形成有效防护的静风区。

2、疏透结构。这种结构的林带是主要由乔木或灌木树种组成的三层或二层林冠,林带的整个纵断面均匀透风透光,从上部到下部结构都不太紧密,逆光孔隙分布均匀。适宜的透光度为0.3~0.4,透风系数为0.3~0.5左右。害风遇到林带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均匀通过林带,在背风面林缘处形成许多小漩涡;另一部分气流则从林缘上掠过,在背风林缘附近形成一个强风区,防护距离较大。

防风林的主要作用是降低风速,防风固沙,改善气候条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还可以调节空气的湿度、温度,减少冻害和其他灾害的危害。

防风林的树种分类

华南地区海防林的树种主要是木麻黄,还有女贞;南方沿海防沙造林主要树种是苦郎树;海南的海防林,专家提倡采用椰子树、木麻黄等树种;海岛防护林可以选择木麻黄、海滨木槿、夹竹桃、柽柳、中山杉、墨西哥落羽杉、海桐等树种。

在日本,防护林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止土沙崩坏林、防止飞沙林、防风林、防止水害林、防止潮害林、防止干害林、防雾林、防止雪崩林、防止落石林、防火林、护渔林、航行目标防护林、保健防护林、风景防护林等。

从植物地理学的观点看,植物分布主要受制于气候条件。而气候条件中,热量条件和水分条件是最为重要的气候要素。这早已为植物地理学家和农业气候专家所接受。植物要完成其生命的全过程,需要积累一定量的物质,消耗一定的能量。植物生理作用的强度与温度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在温度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湿度即水分条件又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长期以来,人们对植物分布与气候条件之间的关系做了不少研究工作,但大多偏重于植物分布与热量方面。

防风林带宽度:海岸基干林带宽度视沿海地区地形和风沙危害程度而定。一般农田区林带宽度50m左右;在沙岸地段,从海水涨潮的最高限,向岸上延伸200m范围;在泥岸地段.从海滩能植树的地方起,向陆地延伸100m;低湿地或盐碱地林带宽度200m;其他地段50~100m。

防风林带的结构:

1、紧密结构。紧密结构的防护林,由主要树种、辅助树种和灌木树种组成,林带较宽,行数较多,造林密度较大。三层林冠密不透光,透光系数在0.3以下,透风系数也在0.3以下。当中等的风速遇到这种林带时,气流基本不能通过林带,其大部分由林带上缘越过,在背风林缘附近距离形成有效防护的静风区。

2、疏透结构。这种结构的林带是主要由乔木或灌木树种组成的三层或二层林冠,林带的整个纵断面均匀透风透光,从上部到下部结构都不太紧密,逆光孔隙分布均匀。适宜的透光度为0.3~0.4,透风系数为0.3~0.5左右。害风遇到林带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均匀通过林带,在背风面林缘处形成许多小漩涡;另一部分气流则从林缘上掠过,在背风林缘附近形成一个强风区,防护距离较大。

防风林带是在干旱多风的地区,为了降低风速、阻挡风沙而种植的防护林。是在农田、草原、居民点、厂矿、水库周围和铁路、公路、河流、渠道两侧及滨海地带等,以带状形式营造的具有防护作用的树行的总称。有条状和网状两种。除农田、草原防护林带多为网状外,其余防护林带大部分为条状。

主要作用是降低风速、防风固沙、改善气候条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还可以调节空气的湿度、温度、减少冻害和其他灾害的危害。

在干旱多风的地区,为了降低风速、阻挡风沙而种植的防护林。

宽度视沿海地区地形和风沙危害程度而定。一般农田区林带宽度50m左右;在沙岸地段,从海水涨潮的最高限,向岸上延伸200m范围;在泥岸地段.从海滩能植树的地方起,向陆地延伸100m;低湿地或盐碱地林带宽度200m;其他地段50~100m。

城市防风林带有哪些结构特点

1、紧密结构的林带是由主要树种、辅助树种和灌木组成的3层林冠,上下紧密,一般风通过面积小于5%。林带比较宽,中等风力遇到林带时,基本上不能通过,大部分空气由林带上部越过,在背风林缘附近形成静风区或弱风区,之后风速很快恢复到旷野风速,防风距离较短。

2、稀疏结构由主要树种、辅助树种或灌木组成的3层或2层林冠,林带的整个纵断面透风透光,从上部到下部结构不太紧密,透光孔隙分布均匀。风遇到林带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通过林带,如同筛网中筛过一样,在背风面林缘形成许多小旋涡;另一部分气流从上面绕过。因此,在背风面林缘附近形成一个弱风区,随着远离林带,风速逐渐增加。

3、透风结构的林带由主要树种、辅助树种或灌木组成2层或1层林冠,上部为林冠层,有较小而均匀的透光孔隙,或紧密而不透光;下层为树干层,有均匀的栅栏状大透光孔隙,风遇到林带,一部分从下层通过,一部分从林带上面绕行。下层穿过的风由于文丘里(Venturi)效应,风速有时比旷野还要大,到了背风面林缘开始减弱,但较远的地方才出现弱风区。在此之后风速逐渐恢复。

防风林带植物保护措施有:

1、紧密结构的林带是由主要树种,辅助树种和灌木组成的3层林冠,上下紧密,一般风通过面积小于5%。林带比较宽,中等风力遇到林带时,基本上不能通过,大部分空气由林带上部越过。在背风林缘附近形成静风区或弱风区,之后风速很快恢复到旷野风速,防风距离较短。

2、稀疏结构由主要树种、辅助树种或灌木组成的3层或2层林冠,林带的整个纵断面透风透光。从上部到下部结构不太紧密,透光孔隙分布均匀。风遇到林带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通过林带,如同筛网中筛过一样,在背风面林缘形成许多小旋涡;另一部分气流从上面绕过。因此,在背风面林缘附近形成一个弱风区,随着远离林带,风速逐渐增加。

3、透风结构的林带由主要树种,辅助树种或灌木组成2层或1层林冠,上部为林冠层,有较小而均匀的透光孔隙,或紧密而不透光;下层为树干层,有均匀的栅栏状大透光孔隙,风遇到林带,一部分从下层通过,一部分从林带上面绕行,下层穿过的风由于文丘里(Venturi)效应,风速有时比旷野还要大,到了背风面林缘开始减弱,但较远的地方才出现弱风区。在此之后风速逐渐恢复。

发表我的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聚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