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第一医院,院内的“7·31”空难纪念碑。
1992年7月31日,南京大校场机场,一起空难发生了。
下午2点59分,由南京飞往厦门的苏制雅克-42客机开始滑行,5分钟后进入跑道,即将起飞。
机上,乘客116人,机组人员10人。
然而,飞机一直滑行至178米长的跑道末端,机头始终未能拉起。
冲过60米长的安全道、360米长的草地和一条宽6.8米、深1.5米的水沟后,这架客机以210公里/小时的速度,撞在机场尽头两米多高的防洪堤上。
整个机体越过防洪堤,于空中解体,坠地起火。
失事准确时间为下午15时08分。
总共106人(一说107人)遇难。
事故发生后,客机残骸主要分三部分,散落在约5000平方米的范围内,左右机翼烧毁,机身前部粉碎,机身尾部落在一口水塘中。
“今天下午3点10分,一架由南京飞往厦门的客机,在起飞时失事。这架飞机属于通用航空公司,为苏制雅克─42型客机。飞机在15时05分起飞,机上大约有120人。目前大火正在燃烧,人员伤亡情况不详。记者正在空难现场采访。本台将随时播报最新消息。”
当天下午16:00,南京电台1008新闻频率《整点新闻》播出了这条消息。
救援很快展开,当时,太阳毒辣异常,飞机残骸附近空气滚烫滚烫。人们站在坡地上,等待消防队员控制地面火势,以便接近残骸去救人。但水浇在残骸上,也就是冒一团白汽,降温效果不大。
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救援指挥系统还没形成,现场非常混乱。而最棘手的是,在现场的人,没有人观察到飞机出事的瞬间,无法还原最初的情景,也没有人能提供完整的航班情况。
此后据调查,“7·31”空难的直接原因,是机组人员未将飞机全动式水平尾翼调整到与飞机重心相适应的角度起飞,致使该机始终未能升空。
至今,这场空难令南京人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