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

首页 > 知识 > 安全知识百科 > 老人安全 > 内容
休克

对于休克患者做到保持平躺、保持呼吸道畅通,维持体温。

1.平躺位,下肢比头要高一些,可以利于静脉血的回流。如果是呼吸困难的可将头部和上身抬高一点,以便呼吸。

2.保持呼吸道通畅,尤其是休克伴昏迷者。方法是将病人颈部垫高,下颌抬起,使头部最大限度地后仰,同时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和分泌物误吸入呼吸道。

3.注意给体温过低的休克病人保暖。伴发高烧的感染性休克病人应给予降温。

4.必要的初步治疗。因创伤骨折所致的休克给予止痛,骨折固定;烦躁不安者可给予适当的镇静剂;心源性休克给予吸氧等。

5.注意病人的运送。家里抢救条件有限,需尽快送往有条件的医院抢救。对休克病人搬运越轻越少越好。应送到离家最近的医院为宜。在运送途中,应有专人护理,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最好在运送中给病人采取吸氧和静脉输液等急救措施。

1、心源性休克狭义上指的是发生于急性心肌梗塞泵衰竭的严重阶段,急性心肌梗塞时,临床上如同时伴有血压降低,皮肤灌注不足,肾血流减少,中枢神经功能减退等重要器官微循环衰竭的表现,而又能排除药物(如镇痛剂,血管扩张剂,利尿剂),进食很少,体液丢失或补液不足引起血容量降低等所致的低血压,即可考虑心原性休克的诊断。

心源性休克还包括急性心肌炎,大块肺梗塞,乳头肌或腱索断裂,瓣叶穿孔,严重主动脉瓣或肺动脉瓣狭窄伴有轻或中度心动过速,急性心包填塞,张力性气胸,心房粘液瘤,严重二尖瓣或三尖瓣狭窄伴有轻或中度心动过速,心室率持续过速等所致的休克。

2、低血容量性休克是体内或血管内大量血液丢失(内出血或外出血),失水(如呕吐,腹泻,肠梗阻,胃肠道瘘管,糖尿病酸中毒等),失血浆(如大面积烧伤,腹膜炎,创伤及炎症)等原因使血容量突然减少所致的休克,其特点为静脉压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和心动过速,出血性休克,创伤性休克及烧伤性休克均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

肺损害:休克通常会造成dic,患者一旦出现dic会造成肺部微循环血栓栓塞,缺血缺氧使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上皮细胞受损,继而出现肺泡内水肿、肺不张、萎陷的肺泡不能通气,形成肺功能衰竭。

肾损害:休克时低血压和体内儿茶酚胺增加,使肾小球前微动脉痉挛,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尿量减少,肾皮质内肾小管上皮变性坏死,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

心损害:当心排出量和主动脉压降低,舒张期血压也下降,可使冠状动脉灌流量减少,心肌缺氧受损。低氧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及高钾血症也可损害心肌,引起心肌坏死。

肝脏及胃肠损害:内脏血管发生痉挛,肝脏血流减少,会引起肝脏缺血、缺氧、血液淤滞,肝血管窦和中央静脉内微血栓形成引起肝小叶中心坏死,导致肝功能衰竭。

1.休克早期症状,在休克发生早期的时候,病人容易出现轻度兴奋的症状,意识比较清楚,但容易烦躁,面色苍白,心跳加快,呼吸频率增加,会出冷汗,血压会下降,或是略降脉压缩小,尿量减少,体温正常或下降。

2.休克中期的症状,当病人处于休克中期的时候,容易烦躁不安,意识不清,表情淡漠,反应变得迟钝,体温会下降,心音比较低,血压容易下降,脉压差小于20毫米汞柱,皮肤湿,尿少甚至无尿。

3.休克晚期的症状,病人进入休克晚期的时候,容易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广泛的心脏器质性损害,前者容易出现出血,皮肤粘膜,内脏出血,消化系统也可能会出现出血,甚至还可能会发生心衰,急性肾衰脑功能障碍,急性肝功能衰竭等。

休克有一些症状表现,也应该提高警惕。

1、休克病人应用心血管活性药:应从低浓度慢速开始,每5分钟监测一次血压,待血压稳定后改为每15~30分钟监测—次,并按药量浓度严格掌握输液滴数,使血压维持在稳定状况。在用药同时严格防止液体外溢,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

2、尽快消除休克原因:如止血,包扎固定,镇静、镇痛,抗过敏,抗感染。绝对卧床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应取平卧位或头和脚抬高30度,注意保温。

3、对休克患者来说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是很重要的。必要时用药物雾化吸入,有支气管痉挛可给氨茶碱、氢化可的松,药物剂量遵医嘱执行,如出现喉头梗阻时,行气管切开。

4、及早检查:休克病人根据病情立即抽血验血常规、血型、血钾、钠、氯、CO2结合力和血浆蛋白,红细胞比积等,以做为抗休克治疗的用药依据。

发表我的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聚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