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

首页 > 知识 > 安全知识百科 > 老人安全 > 内容
刮痧

1、刮痧有利于人体新陈代谢

人体每天都在进行新陈代谢。在新陈代谢过程之中,人体内会产生各种废物以及垃圾,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清除,这些废物和垃圾长期滞留在人体内,其所产生的毒素会被人体所吸收。刮擦可以将这些垃圾刮出到人体皮肤的表面,并将其沉积在毛孔中,使体内的血液变得干净,从而有利于恢复新陈代谢的活力。

2、刮痧有利于调整阴阳平衡

刮痧可以起到阴阳双向调节的作用,可以改善和调节人体的内脏的功能,达到阴阳平衡的效果。

3、刮痧有利于舒筋通络

刮痧对于一些颈椎病、腰酸背痛等患者,就可以采用刮痧的方法,来达到通络舒筋、使得疼痛得到缓解的效果,从而减轻肌肉的紧绷感。

4、刮痧有利于血管扩张

刮痧可以起到扩张毛细血管的作用,有助于分泌汗腺,从而加速血液的循环,有利于高血压引起的并发症,还有肌肉疼痛和中暑等症状。

1.刮痧治疗和保健时若需要暴露患者皮肤,应注意室内保暖,尤其是在冬季应避寒冷与风口。若在冬季或暴露皮肤不便时,可隔一单衣进行刮法、揉法、点法、按法等手法进行保健。夏季刮痧时,应回避风扇直接吹暴露皮肤之刮拭部位。

2.刮痧出痧后2小时以内忌洗凉水澡。

3.体弱年迈、儿童、特别紧张怕痛的患者宜用刮法之补法手法进行,宜轻手法刮拭或用按法、揉法、推法、擦法等手法。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表情及全身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意外情况。

4.病情重、病灶深、但体质好或疼痛性疾病患者,刮痧宜用刮法之泻法或平补平泻法手法刮拭。病情轻、病灶浅、但体质较差的患者,宜用刮法之补法手法刮拭。冬季或天气寒冷时刮痧操作时间宜稍长,夏季或天气热时则刮痧操作时间宜缩短。

1.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妇女的乳头禁刮。

2.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需慎用刮法或只能用刮法之补法且用刮痧板厚边进行刮拭,不要求出痧,或用按、揉、推等手法但亦需轻手法。

3.皮肤高度过敏,皮肤病如皮肤上破损溃疡、疮的疮头,新鲜或未愈合的伤口,或外伤骨折处禁用刮痧手法。

4.久病年老、极度虚弱、消瘦者需慎用刮法(或只能用轻手法保健刮拭)。

5.病人患有重度的心脏病出现心力衰竭者,肾脏病出现肾功能衰竭者,肝硬化腹水者的腹部,全身重度浮肿者,禁用刮痧。

6.大血管显现处禁用刮痧手法,可用棱角避开血管用点按轻手法。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浮肿的患者,刮拭方向应从下向上刮拭(用刮痧板厚边),用轻手法。

7.眼睛、耳孔、鼻孔、舌、口唇五官处、前后二阴、肚脐(神阙穴)处禁用刮痧手法。

一般来说,刮痧出现黑紫说明体内的寒湿之气较重。“痧”颜色的深浅通常是病症轻重的反映。较重的病,“痧”就出得多,颜色也深,如果病情较轻,“痧”出得少些,颜色也较浅。身体健康者,经过系统的保健刮痧,一般不会出现痧,仅表现为皮肤潮红、局部发热、身体轻松。

1、紫色:紫色为寒,侵犯到关节浅筋膜(连结骨骼)。

2、青色:青色为风,侵犯到皮肤,皮肤易过敏,吃银杏。

3、黑色:黑色为湿,侵犯到滑囊,吃什么也不好使,用拍打法。

刮痧并非愈痛愈黑愈有效,很多人以为刮痧一定是感觉到疼痛难忍、刮得“惨不忍睹”才是最高境界。专家表示,其实这是错误观点,刮痧并非愈痛愈有效,也不是刮得又黑又紫才好。其实,刮拭部位出痧后呈现微红色或紫红色就可以停止。刮痧部位、力道等若掌握不当,片面追求出痧的颜色,不仅无效,还可以造成皮肉损伤。

1、凡体表有疖肿、破溃、疮痈、斑疹和不明原因包块处禁止中医刮痧疗法,否则会导致创口感染和扩散。急性扭伤、创伤的疼痛部位或骨折部位禁止中医刮痧疗法,因为中医刮痧疗法会加重伤口处的出血。

2、接触性皮肤病传染者忌用中医刮痧疗法,这可能会将疾病传染给他人。有出血倾向者,如糖尿病晚期、严重贫血、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患者不要中医刮痧疗法。

3、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因为中医刮痧疗法会使人皮下充血,促进血液循环,这会增加心、肺、肝、肾的负担,加重病情。此外,孕妇及月经来潮期间勿施行中医刮痧疗法。

4、眼睛、口唇、舌体、耳孔、鼻孔、乳头、肚脐等部位禁止中医刮痧疗法,因为中医刮痧疗法会使这些黏膜部位充血,而且不能康复。过度饥饱、过度疲劳、醉酒者不可接受重力、大面积中医刮痧疗法,否则会引起虚脱。

发表我的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聚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