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地吐痰

首页 > 知识 > 安全知识百科 > 公共场所安全 > 内容
随地吐痰

1、 有些患者可能是因为有慢性呼吸道疾病,例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气肿,平时痰液比较多,因此会有咳嗽的症状。

2、 部分人可能是因为素质低下、卫生习惯不好,从而随地吐痰。

3、 还有部分患者可能是慢性咽喉炎而引起的咽喉分泌物增多,因此喜欢清嗓子,痰液较多,感觉咽喉有异物感。

痰是呼吸道受到刺激后所分泌的液体,其中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炎症细胞、异物、黏液以及坏死脱落的黏膜上皮细胞等。而痰的颜色及性状较多,可从外观上呈现为黄、白、红、绿等,还可出现稀痰、脓痰、果冻痰、泡沫痰等。

在临床上,痰液分泌较多的疾病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炎、肺结核等,若患者随地吐痰,则会污染空气,而当人体吸入后被污染的空气后,便会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方式感染疾病。但若患者将痰吐在卫生纸上,并将痰液包裹好扔进垃圾箱,一般不会传播疾病或造成危害。

1、影响环境美观

随地吐痰后痰液在地面上干了会留下印记,清理起来也会比较麻烦,一旦地面上出现大量的痰液,就会直接降低整体观感,如果你走在这样的路上你会是什么样的感觉,是不是感觉不敢继续在上面走了。

2、传播病菌等

唾液中含有大量的病菌等,我们常见的传染性感冒就是通过飞沫,也就是唾液进行传播的,如果随地吐痰,就会让这些病原体随意散播到空气中,降低公共环境的卫生状况。

3、产生难闻的气味

大家对痰液的味道比较熟悉,那是一种类似于蛋白质腐烂的味道,非常难闻,尤其是那些口气比较大的人,痰液的味道更甚,最明显的感触就是有人打喷嚏时就会闻到很难闻的气味,这就是对痰液最好的解释。

4、损害自身形象

随地吐痰从小就被教育不被允许,这已成为我们的共识,如果你在人群中鹤立鸡群,这会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会很容易一其他人的反感,对你的形象评分降低,更多的是投来厌恶的眼神,感觉这个人素质好低。

吐痰、嚼口香糖最高可罚款25元。

《条例》明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对有下列行为的,除责令改正违法行为外,可以给予警告和处罚:处五元以上二十五元以下罚款;随地大小便的,处1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条例》规定,公民应当养成文明健康的卫生习惯,自觉遵守以下公共卫生和文明行为规范:不随地吐痰、不嚼口香糖;不乱扔果皮、纸屑、烟头和废旧电池;产生烟尘污染的物质;不得随意倾倒、抛掷、堆放或焚烧生活垃圾;不要随地大小便;在公共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捂住口鼻;出现呼吸道症状时戴口罩;自觉保持勤洗手、分餐、分筷等卫生习惯;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卫生文明行为规范。

对于随地吐痰,民间有着各种各样的梗。在改革开放初期,很多人对于城市化和城市文明的第一印象,就是从随地吐痰罚款开始的。在疫情防控的背景下,且不说随地吐痰对城市形象造成的破坏,单就其传播疾病的危害性,与更加重视健康和文明的社会氛围也是格格不入,向随地吐痰宣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加凸现了出来。

1、 你好!这是公共区域,请你不要随地吐痰,良好的卫生环境,靠大家自觉遵守。

2、 直接上去劝他吧,告诉他,如果下次还这样的话,很有可能会有工作人员过来让他赔钱,因为这个在很多城市都是会有赔钱这个机制的,比如说50块100块,这样子我觉得没有必要啊,所以说还是保护一下卫生环境吧。

3、 要礼貌用语,客气的向她说她吐痰,做的不好,这是公共场合,不要影响他人,要有公德心,如果这个人有些素质,就会更正道歉,以后再不在公共场所吐痰了,如果没有素质,这样的人也有好多,你是难以劝告的,不要强制性的去制止她,向警察报告,由国家来劝阻她,效果会更好。

根据中医理论,民间普遍认为痰不可积在身体内,因此必须及时吐出。随地吐痰会带来严重的卫生问题。由于飞沫是很多病菌的主要传播途径,因此随地吐痰是很不卫生的行为。对于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而言,随地吐痰的害处更大。

1、 提高全民的综合素养,大力宣传讲文明具体做法。加大各级各类学校的宣传教育力度,从幼儿园到大学校园,如果吐痰的现象少了或者没有了,这些人毕业出去以后,他们的意识提高了,随地吐痰的人也就减少了。

2、 用优雅的环境改变人。美的环境能熏陶人,一个人若置身于一个干净的环境,他也会尽量地和这个环境保持和谐。

3、 建立宪善的监督机制,谁乱吐痰,乱扔垃圾,视频录象,真人比对,罚款。随地吐痰的行为在国家法律层面上还没有具体规定和处罚条款,但在部分城市是有地方法规明确规定处罚方法的。如果能从国家法律层面作出具体规定,将能大大的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随地吐痰,是你我他我们大家长形成的不卫生习惯。在公共场所严禁随地吐痰,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只要你我他共同努力,从不随地吐痰这点滴“小事”做起,遵守社会公德,遵守法律义务,让我们生存的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发表我的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聚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