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 回族主要从事农业,部分经商,与汉族经济文化联系密切,酷爱养花,庭院中繁花似锦,屋内栽养盆花,讲究清洁卫生。饮食方面,肉食只限于牛、羊、驼、鸡、鸭、鹅、鱼。禁食猪、驴、骡、狗等肉。饮食有自己的特点,家庭饮食一般以拉条子、拌面、揪片子、蒸馍、烤饼和香豆子花卷为主,还有肉汤、羊肉泡馍、蒸肉、清汤牛肉面、凉粉等独具风格的食品,回族喜欢饮茶,主要喝砖茶、红茶、青茶和沱茶。招待客人时,一般还在茶里加上白砂糖和红枣。
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也有一部分从事农业。在牧区,蒙古族多住圆形毡房,俗称“蒙古包”。蒙古包的门一定朝南开,炉子设在毡房正中天窗底下。在农牧区,蒙古族都住平房,室内有土炕。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牧民住的圆形毡房称为“勃孜宇”。夏季多住在平原河流附近,冬季则迁居向阳山谷。定居的柯尔克孜族多住平顶方形土房,有壁龛和天窗,住宅周围种有蔬菜瓜果。柯尔克孜族牧民的食品也很丰富。乳制品有酥油、奶疙瘩等。枚民们喜欢牛羊奶、马奶、酸奶、奶茶,食牛羊马等各种肉食和米面细粮。
一、不管哪个民族,不能随意摸小孩、小和尚和少女的头和头饰,因为很多民族都比较忌讳。
二、参加藏民的喜庆活动必须首先献上哈达。
三、在傣家竹楼留宿,头的方向不能对着主人家房门,而要把脚向着主人房门,也不能从妇女的脚上跨过去。
四、别人给你盛饭,应双手接;你给别人盛饭菜,不能盛满,也不能只添一勺。
五、到回族地区或进清真饭店时,忌谈猪肉。忌说"肥"字,一般是用"壮"代替"肥"。
六、不能触摸和践踏民族宗教标志。
七、不要向少女赠送装饰品。
八、不要进入产妇和病人的房间。
九、不能在屋子里吹口哨、戴草帽。
十、不能用筷子敲碗、打猫狗。
十一、禁止在家中谈论性方面的话题。
十二、不许背靠神位而坐。
十三、不得跨越火糖上的三角架,也不能用脚蹬或在上面放鞋袜、衣裤。
我国少数民族大多有宗教信仰,信仰的宗教主要有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道教等,解放前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有原始宗教信仰。
(一)藏传佛教
藏、蒙古、土、裕固、门巴、珞巴、纳西、普米等民族信仰藏传佛教,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云南等省区。藏传佛教在藏民族中有很长的历史,公元7世纪佛教自印度传入西藏地区,经过与当地传统的原始多神教——本教的长期斗争与融合,约在公元10世纪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
(二)上座部佛教
傣、阿昌、佤、拉祜、布朗等民族信仰南传佛教,主要分布在云南。南传佛教大约也是在公元7世纪传入云南傣族地区。到公元1569年,缅甸金莲公主嫁给傣族宣慰使,缅甸国王派僧团随之来传教。该教在傣族地区广泛传播,随后又传到其他少数民族中。
我国九大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总结如下:
1、回族,回族人一日三餐,饮食习惯与汉族差别较大。回族日常饮食以面粉、大米为主,辅以玉米、豌豆等杂粮。回族人喜欢吃牛、羊、鸡、鸭肉和带鳞的鱼类,爱吃蔬菜。但不吃马、驴、骡、狗的肉,尤其忌食猪肉。不食动物的血液,不食自死的禽畜和非穆斯林宰杀的牲畜和牛羊肉罐头,也不吃非清真店制作的食品。
2、维吾尔族,在维族村镇上,家家户户都修有馕坑.维族人吃馕是有讲究的,都是用手掰开后再食用,不允许拿着整个馕咬食。烤羊肉串是维吾尔族的传统食品,烤出的肉味鲜、香辣,很有特色。抓饭、拉面也是维族人喜爱的食品。副食品有牛、羊、鸡肉和各种蔬菜,但不吃素菜,做菜必须加肉。
3、藏族,藏族牧民的饮食多为一日四餐,早7点第一餐。多食糌粑,喝酥油茶,10点吃第二餐,午后2点食第三餐,亦称午餐,以食用肉食为主。晚8点吃第四餐,食品以粥为主。总体上牧民们以牛、羊肉和奶茶为主要食物,奶制品有酥油、酸奶、奶酪等。农区藏民的饮食以粮为主,蔬菜为副。
汉族饮茶习俗:饮茶历史悠久,饮茶方式多样,各类茶叶都喜欢饮用,多数为清饮。不同地域的人们依据不同的饮食习惯都有各具特色的茶食。
藏族饮茶习俗:酥油茶是藏族的最爱,营养搭配,味道丰厚,能够起到暖身抗寒的作用,非常适宜当地的饮食习惯和气候条件。藏族人历来视茶为珍品,在婚嫁时,茶叶是必备的,象征婚姻美满幸福。在茶礼上,藏族和汉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有相似之处。
维吾尔族饮茶习俗:将茶叶与米饭看做同等重要,当地人常说:“宁可一日无米,不可一日无茶。”维族人喜欢喝奶茶。
蒙古族饮茶习俗:酷爱喝咸奶茶,一般蒙古族姑娘自懂事起就要跟随母亲学习煮茶,在出嫁时要当众表演煮奶茶的技艺,并奉茶给宾客品茶,以示良好的家教。
此外还有云南傣族的竹筒香茶、纳西族的盐巴茶、白族的三道茶、土家族的擂茶、回族的罐罐茶等,无一不是根据当地食材特点和气候而传承至今的,甚至有些当地的饮茶习俗还有一定的药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