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白破疫苗副作用

首页 > 知识 > 安全知识百科 > 孕婴安全 > 内容
百白破疫苗副作用

“百白破”是用于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这三种传染性疾病的专用疫苗。然而,众多的临床实践发现,尽管百白破疫苗具有良好的预防传染病作用,但同时也有很多不良反应。

百白破疫苗副作用

1、神经系统异常反应

(1)神经炎:多发生于接种后的5—7天或两周左右,甚至更长时间,表现为肢体麻木、疼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可出现肌肉萎缩、麻痹等症状,常出现面神经麻痹,口角歪斜。

(2)脑病:多发生于接种后的3天内,有抽搐、痉挛、惊厥、昏睡或异常嚎叫等症状,但大多可恢复,极个别患者可留有永久性的损害,如出现肢体肌肉萎缩和麻痹、精神迟钝或癫痫样发作。

(3)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多发生于接种后的1—4周,平均为10天左右。表现为突然发病、四肢酸痛、手足发麻,并可伴有发热、烦躁不安、嗜睡、呕吐、抽搐,以后出现反射改变、偏瘫、脑神经麻痹,如脊髓受损,会出现肢体瘫痪,有的可有神志昏迷等脑膜刺激症状。大部分患者病情发展较快,急性期过后可逐渐缓解,个别人会留有后遗症。

百白破疫苗接种后的异常反应,也主要与疫苗中的百日咳成分有关。少数人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可能会发生不良反应,极个别可能发生比较严重的过敏反应。

(1)常见不良反应:在注射部位可出现疼痛和触痛,多数情况下于2~3天内自行消失;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其中大多数为轻度发热反应,一般持续1~2天后自行缓解;少数儿童可能出现一过性皮疹,一般不超过2天可自行缓解。

(2)罕见不良反应:重度发热反应。

(3)极罕见不良反应:过敏性皮疹,一般接种疫苗后72小时内出现。

如果孩子接种后,出现发热在37.1℃~37.5℃时(腋温),应加强观察,适当休息,多饮水,防止继发其它疾病;当发热超过37.5℃,或37.5℃以下并伴有其它全身症状、异常哭闹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诊治;对于红肿直径小于1.5厘米的局部反应,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对于红肿直径1.5厘米至3厘米的局部反应,可用干净的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对于红肿直径大于3厘米的局部反应,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百白破疫苗接种之后一般的反应是,接种疫苗后,有些小儿会在24h内出现接种部位疼痛、红晕,轻微发热,体温<38℃,个别出现注射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这时让患儿多饮水,以促进体内代谢产物的排泄和降低体温,一般不需特殊治疗。接种部位红肿、疼痛,硬结明显,直径大于5cm,一般发生在接种后1周左右,体温<38℃,可用清洁的毛巾湿热敷,方法是将毛巾或纱布叠成方块,浸在60℃~70℃的热水中,稍拧干后敷在硬结部位,每5~10分钟更换1次,持续20~30min,每日至少1~2次,同时按摩效果更佳。如高热不退或有其它异常反应症状,应及时送医院诊断治疗,但不应给予抗生素治疗。这种反应一般可持续1~2天之后自行恢复,不需处理。

百白破疫苗接种的一般反应,主要来自百日咳所含的菌体成分。接种未吸附疫苗12—24小时,局部可有红肿、疼痛、发痒,个别人注射后注射侧腋下淋巴结肿大;接种含有吸附剂的疫苗,注射局部可形成硬结或无菌性脓肿。

偶见皮疹及血管神经性水肿。全身反应主要是出现微热,尤其是接种未吸附疫苗更为常见,但接种后48小时可恢复正常。在发热的同时还可伴有倦怠、嗜睡、烦躁不安等短暂症状。

百白破疫苗接种后的异常反应,也主要与疫苗中的百日咳成分有关。极个别可能发生过敏反应,或惊厥、抽搐、尖声哭叫等神经系统并发症。但是,这类异常反应的发生率极低,并不影响免疫接种方针的推行。

血管神经性水肿

常发生于接种后的1—3天内,注射局部出现红肿,皮肤因肿胀而发亮,严重者可扩展到整个上臂。对于这种情况主要采用抗过敏治疗。

正常情况下,宝宝洗澡的水温都会控制好,天凉的话,都会开好暖气,洗完之后自然也是擦干穿好衣服,着凉本就可避免。更关键的是,着凉和感冒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

一些宝宝在接种疫苗后,的确可能出现一些不舒服的情况。例如,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很多人以为这是接种后给宝宝洗澡着凉导致,其实并非如此。即便没有洗澡,这些情况也可能出现。这并非感冒,而是疫苗接种后出现的正常反应,通常过一两天就没事了。如果宝宝接种疫苗后出现持续高烧、呼吸不畅等严重不良反应,需要尽快前往医院。

再说伤口感染。

疫苗接种的创伤其实比普通打针、抽血还要小。婴幼儿疫苗接种的针头非常细,针头一般只进入肌肉或皮下组织,并不穿破血管。针眼很快就会被周围的组织、体液“密封”起来,过一会儿就长好了,不用担心水会从针眼流入,从而感染。

发表我的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聚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