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话题> 人身安全> 正文
登录

广州的哥夜班猝死 谁来让我们的工作更健康

2016.01.11 14:083812

1月6日凌晨0时30分许,广州的哥李国山载着3名乘客途径洲头咀隧道上内环路B线时突然不适,他将车停到路边,打开双闪灯,确保乘客安全后昏倒在车内,救护车赶来后发现他已没有了心跳。的哥的猝死让我们扼腕叹息,那么,的哥这个行业究竟是怎样的工作状态?面对频频发生的猝死事件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2015年1月6日凌晨0时30分许,广州的哥李国山载着3名乘客途径洲头咀隧道上内环路B线时突然不适,他将车停到路边,打开双闪灯,确保乘客安全后昏倒在车内,救护车赶来后发现他已没有了心跳。认识李国山的许师傅感叹出租车司机的不易:“一天要干够11个小时才有钱赚,尤其是像李国山这样的,上有老下有小,有一头家要养。”的哥的猝死让我们扼腕叹息,那么,的哥这个行业究竟是怎样的工作状态?哪类人群已发生类似状况?面对频频发生的猝死事件我们又该怎么办呢?下面,本安全网专注于人身安全常识的小编为您解析!

广州的哥夜班猝死前打双闪保乘客安全

1月6日凌晨0时30分许,广州的哥李国山载着3名乘客途径洲头咀隧道上内环路B线时突然不适,他将车停到路边,打开双闪灯,确保乘客安全后昏倒在车内,救护车赶来后发现他已没有了心跳。据家属称,李国山为猝死。目前案件仍有待进一步调查。

广州的哥夜班猝死 谁来让我们的工作更健康

1月6日凌晨1点,的哥许师傅通过群收到一条信息:一辆金路公司的绿色出租车停在了洲头咀隧道上内环路B线边上,打着双闪灯。群里的出租车司机称,事发车道已被警方封锁,现场来了一辆救护车。

“是不是同行出事了?”许师傅于是开车到现场看是否需要帮忙。凌晨2点,他来到现场,现场已被警方封锁。许师傅后来获悉事发出租车上的司机名叫李国山,“他不仅是我的老乡,也是我的邻居”。

据李国山家属称,当晚李国山在广州南站接了三名乘客,车开到洲头咀隧道上内环路B线时,他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在打起双闪,靠边停好车后,李师傅昏倒在车内。三名乘客惊慌地叫了救护车和报警。救护车赶到发现李国山已经没有了心跳。

据许师傅介绍,李国山今年40岁,在广州开出租车已有13年,和妻子住在天河区一个城中村里,老家还有父母和三个孩子。“大的孩子10多岁,小的只有五六岁。”

认识李国山的出租车司机说,李国山平时不抽烟不喝酒,待人温和,人缘很好。“可能是累坏了”,许师傅说,上夜班的司机一般要从下午5点干到次日凌晨5点。“现在,一天要干够11个小时才有钱赚”,许师傅感叹出租车司机的不易,“尤其是像李国山这样的,上有老下有小,有一头家要养。”

出租行业调查

每天工作12小时左右

广州的哥夜班猝死 谁来让我们的工作更健康

的哥于先生是一名白班司机,每天6时左右接车,17时交车。“无论白班还是夜班,每人每天基本上要开车12个小时左右。这12小时精神高度紧张,脑力、体力双重透支。”于先生说,而唯一的休息时间,也就是吃饭。他开出租车3年,早已感到身心俱疲。采访中,10名的哥中有9人表示,每天开车近12小时,另一人把工作时间控制在8小时左右。

的哥身体状况不容乐观

“开出租车两三年,就会不同程度患上一些职业病,颈椎病、腰腿痛最常见,由于过度劳累和吃饭不规律,有的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胃病。”的哥许先生说,由于开车时喝水少、活动少,平时不注意血糖、血压和血脂的监测,大多数的哥患有不同程度的职业病。

的哥郭先生表示,出租车司机生存环境不容乐观。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他们长期驾驶车辆在道路上奔波,心理压力也非常大。交通畅通,司机心情也好,遇到堵车,心里不舒服,时间一长,就产生一定压抑情绪。

不开空调 每天省12.5元

夏季天气炎热,出租车开空调的问题,引起社会关注。“我们天天坐在车里,不开空调难道是我们不怕热?其实不是这样的。”郭先生说。

“我们把费用精算到分,如果开空调,每公里要多加5分钱的油。一天下来,至少多花12.5元,这些钱看似不多,但一个月要多花近400元。”他说,为了省钱,有的的哥只好忍耐酷热。

的哥要经常下车活动

吉林市急救中心应急办主任黄东华介绍,猝死分很多种,一般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一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称为猝死,其中50%的病例没有先兆病征。

猝死的原因也有很多种,主要因素是器质性心脏病等,此外自主神经张力变化,如过度疲劳、情绪激动等也可能导致发病。

“如果患者突然出现莫名的胸闷、气短、头晕目眩也要引起注意,这都可能是发病的前兆,此时应该保证患者平卧,不能发力,最好待在空气流通通畅的地方。”黄东华说,夏季天热,出租车司机最好不要长时间坐在封闭的驾驶室内,应该经常下车适当地活动一下身体,天气较热时多饮水,定期到医院体检,防止过度疲劳工作。

盘点6类高危人群

猝死是指看似健康、病情稳定或正在改善的病人,突然发生的非暴力性、未能预料的瞬间自然死亡。猝死的原因有很多,冠心病、脑出血、肺栓塞甚至支气管哮喘都会导致猝死,但心源性猝死比例最大,占到了非事故性突发性死亡的80%。下面,本安全网专注于人身安全常识的小编就为您盘点容易出现猝死情况的高危人群。

广州的哥夜班猝死 谁来让我们的工作更健康

1、“三高”患者

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的人,也易导致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2、不良饮食习惯者

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高蛋白类食品,如动物肉类,造成肥胖、高血脂或高血压。目前中国最年轻的心脏性猝死者仅有14岁,与天天肯德基、顿顿麦当劳这样的饮食结构有直接关系。

3、工作、精神压力过大者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现代人工作压力加大,精神高度紧张或过度焦虑,往往会引起或者加重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梗。研究表明,精神紧张、情绪波动大、体力透支等很容易成为心脏病的诱因。

4、冠心病患者

这是猝死的最高危险因素,约20%~25%的冠心病以猝死为首发表现。患心肌梗死者中有75%可发生心脏性猝死。不少患者发生猝死事件前,会有心脏疾病的表现。

5、吸烟者

目前心脏性猝死者中,有90%以上的人都吸烟。足见吸烟在心脏猝死上的危险系数之高!而且,比吸烟者更无辜且严重的受害者,是被动吸烟的“二手烟”者。

这是因为当吸烟者将烟放在口中吸入时,烟前端燃烧时的最高温度有1200摄氏度,足以将有害物质杀死;但是当拿在手上由烟草自行燃烧时,温度只有600摄氏度,各类有害物质都会飘散出来,对吸烟者及周围的人产生危害。

6、不良生活方式者

工作忙碌,使得身体锻炼越来越少,体质减弱;或者意识到需要锻炼,但是锻炼不当,过度剧烈锻炼。

猝死不属“意外” 哪些保险产品可以保猝死

随着事业竞争及生活压力增大,过度疲劳、亚健康、精神压力难以缓解,都为年轻一族埋下健康隐患。不过,正如上述报道,在诸多猝死事例中,都出现保单受益人主张意外身故赔偿,保险公司却按疾病身故处理,由此引发理赔纠纷。那么,是否有保险产品能应对猝死风险?当然,有两类险种能对此予以保障。

其一是额外给付型重疾险,保险业内人士指出,该类产品的保险责任包括重疾和死亡、高残,其主要特点是有确定的生存期(通常为30天、60天等),若被保险人在此期间内死亡或残疾,保险公司将给付保险金。比如,被保险人在发病1小时内猝死,尽管死因可能属于重疾险规定的重大疾病类别,但是在发病1小时内死亡不符合额外给付型重疾险规定的生存期条件,因此不能赔付重疾保险金,但如果产品包含了死亡责任,那么,一旦被保险人猝死,保险公司就将给付死亡保险金。

其二是寿险,其作为一种以人的生死为保险对象的险种,无论定期寿险还是其他储蓄型寿险,通常情况下,只要并非故意杀害、伤害、吸食毒品、酒驾或两年内自杀等特殊情况,只要被保险人在保险责任期内死亡,保险人就将根据合同规定给付保险金。由此,如果被保险人猝死,即满足身故保险金的给付条件,保险公司自然会进行赔付。

从的哥夜班猝死呼唤健康工作观

40岁的广州出租车司机,一脚刹车后猝死在工作岗位上,这不仅令人悲痛,更令人惋惜。虽说“猝死”是极端事件,但事件的背后却隐含普遍性,因为谁都有喊累的时候,谁都曾有“过劳”的体验。加之近年来,出租车行业队伍不断壮大,社会、工作、生活压力更似一把利剑戳痛了的哥的软肋。笔者不仅想问:我们的“工作”到底怎么了?

广州的哥夜班猝死 谁来让我们的工作更健康

新闻中的许师傅提到:“一天要干够11个小时才有钱赚。”由此可见,该的哥猝死并不单纯是个人原因。我国《劳动法》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而这些最基本的规定,在社会现实面前却成了一纸空文,并没有成为挽救的哥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之前,有网友感叹地说:“如果温饱不愁,哪个傻子会拿着自己的性命去换工资?”“房价飞涨、物价上涨、压力山大、前途未卜,逼着我们拿青春换取面包!”在他们的眼里,生活压力如此之大,不豁出去怎么行?但即便是豁出去工作,也该以国民健康为前提,而不能像新闻中的哥那样,用鲜活的生命为健康透支买单。

不过,人们常常以辛勤工作为美德。付出给人带来丰厚的回报,回报反过来又会激励人们继续努力工作,在如此的社会背景下,普遍的工作观逐渐形成——吃苦最光荣,多加班是好汉,好日子永远在未来!这样的工作观当然有其存在的理由。但是,任何辛勤工作都要把握好一个度,倘若人们只是忙于生计,忙于工作,而忽视了健康的重要性,等到过劳致疾时只会悔不当初,甚至酿成“过劳猝死”的惨痛悲剧。

“过劳猝死”已然为整个社会敲响警钟。它绝非不足为虑的“疥癣之疾”,而应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让身心饱满的劳动者跨过“过劳猝死”这道坎儿。

( 作者: 杨赓 )

展开剩余全文

小编总结

的哥猝死的悲剧已不能挽回,但我们可以尽力阻止悲剧再次发生。就个人来说,树立健康的工作观显得尤为重要。在努力工作的同时,更要劳逸结合,掌握好工作的节奏,逐渐让“加速度式”的工作变成从容、匀速的工作状态。从社会层面讲,应用个性化的制度充分保障劳动者的休息权,让劳动者的权益保护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我的立场

你认为此次的哥猝死事件的最直接原因是什么?

工作疲劳

投票(0)

自身疾病

投票 (0)

意外事件

投票 (0)

工作疲劳:
33.33%
自身疾病:
33.33%
意外事件:
33.33%
发表我的评论
提交评论
相关阅读
杭州一麻醉师夜班后猝死 死因仍在调查中

杭州一麻醉师夜班后猝死 死因仍在调查中

2015.03.05 1915
36岁清华硕士马桶上猝死 劳动法无加班问题规定引深思!

36岁清华硕士马桶上猝死 劳动法无加班问题规定引深思!

2015.04.16 2190
台湾王金平秘书会议室猝死 警方排除他杀

台湾王金平秘书会议室猝死 警方排除他杀

2015.12.01 1448
广州的哥夜班猝死 谁来让我们的工作更健康

广州的哥夜班猝死 谁来让我们的工作更健康

2016.01.13 2802
17岁游泳冠军庆文怡宿舍猝死 或因心脏病

17岁游泳冠军庆文怡宿舍猝死 或因心脏病

2015.11.10 2097
加载更多
最新资讯
你真的会防晒吗?夏季皮肤晒伤了该怎么办?

你真的会防晒吗?夏季皮肤晒伤了该怎么办?

2023.07.25 240521
太心寒!吉林保安徒手接坠楼女孩,家属不但不感激:她要有事你负一辈子责任

太心寒!吉林保安徒手接坠楼女孩,家属不但不感激:她要有事你负一辈子责任

2023.05.31 223233
每月洗2-4次澡最为适宜? 自来水公司呼吁节约用水 夏天多久洗一次澡好?

每月洗2-4次澡最为适宜? 自来水公司呼吁节约用水 夏天多久洗一次澡好?

2023.05.30 217637
“人贩梅姨落网”登上热搜,广州警方称正核实

“人贩梅姨落网”登上热搜,广州警方称正核实

2023.04.26 223305
8000元1件羽绒服直播间仅卖800元,是真的吗?

8000元1件羽绒服直播间仅卖800元,是真的吗?

2022.11.30 239342
为您推荐
福建霞浦发生一起溺亡事件 5人死亡

福建霞浦发生一起溺亡事件 5人死亡

2022.03.15 658
“湖南好人”陶雄喜:无偿献血21年 密密麻麻的针孔是他的“功勋

“湖南好人”陶雄喜:无偿献血21年 密密麻麻的针孔是他的“功勋

2022.03.15 636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2022.01.29 8745
浙江省疾控专家提醒:拆快递时注意风向!

浙江省疾控专家提醒:拆快递时注意风向!

2022.01.29 926
什么是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暗示健康隐患 这些症状尽早检查 为什么会出现血脂异常?

什么是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暗示健康隐患 这些症状尽早检查 为什么会出现血脂异常?

2022.01.26 1093
加载更多
热门排行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不得随意禁止外地群众返乡过年!

2022.01.29 8745
美国解除中国学生赴美限制 家长们喜忧参半 敢不敢放儿去?

美国解除中国学生赴美限制 家长们喜忧参半 敢不敢放儿去?

2021.04.30 31412
女子举报公务员丈夫出轨公款消费 纪委避而不谈

女子举报公务员丈夫出轨公款消费 纪委避而不谈

2021.12.30 15805
重磅!三孩政策来了!网友“炸锅”!敢不敢生?

重磅!三孩政策来了!网友“炸锅”!敢不敢生?

2021.05.31 29474
浙江男子卖掉亲生儿子后带现妻游山玩水?你怎么看?

浙江男子卖掉亲生儿子后带现妻游山玩水?你怎么看?

2021.04.30 28376
加载更多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