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佛山初二男生小杨同学,因为一件衣服,和同学小冯发生了矛盾。小冯不但把小杨衣服弄湿了,让小杨没衣服穿而旷课并被老师批评,还在小杨同学喝了一半的酸奶中放了洗衣液,引起小杨同学中毒。事闹大了。小杨家长报了警。
一,因为一件衣服,完全可以小事化了,把矛盾消灭在萌芽状态。
因为一件衣服被发现不是自己的,小杨把衣服归还原主,但当时没有及时解释,被对方误会,认为小杨乱扔自己的衣服。其实这时双方把事情解释清楚,也就不会有事了。小冯说的“乱扔”,就有点苛刻。别人归还你衣服,完璧归赵就得了,你收起来不就没事了吗,非要认为对方“乱扔”——这样说让人听了很不舒服。
至于惹急了的小杨踢了小冯一脚,和小冯把小杨的衣服弄湿了,这是事件的升级。踢,已经升级为肢体冲突了。可能是小冯同学体力差一点,气不过,拿小杨同学的衣服出气,给弄湿了。这下,导致了连锁反应,小杨没衣服穿而旷课,被老师批评。这更让人窝火!
二,同学之间即使开开玩笑,也要坚守底线。
同学之间,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其实全是小事。踢一下,挠一下,大家消消气也就罢了。但人的心胸不一样,气度小的人,容不得别人,往往把事情搞砸。往同学没喝完的酸奶里放洗衣液,这就过分了。
本是开玩笑,这回严重了。这就没搞清楚开玩笑和害人的界线。
学校是社会的缩影,班级也是江湖。特别是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受到各自家长的影响,脾气不同,品德不同。有人大度,有人小气;有人善良,有人丑恶;有人慷慨,有人贪婪。如果坚守底线意识强烈,那也不至于出事。怕的是有的人无原则,放纵自己。
三,老师考察学情不是容易的事,不分青红皂白就批评学生,工作方式太简单粗暴。
当学生之间出现矛盾时,老师的评判特别重要。这时的老师和法官无异,只有本着公平公正公允的原则,才能把事处理好,才能让双方学生口服心服,才能达到教育人的目的。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当学生出现问题时,老师一定要先调查,摸清底子,再作判断,不然容易引发学生反感和对抗,教育工作也就不顺利。
小杨同学衣服被同学弄湿了,没衣服穿,这是被迫的,并不是主观上要旷课。老师只看到小杨旷课的事实,没了解小杨没衣服穿的无奈,只是公事公办地批评了小杨,这只能让学生反感和对抗。
了解学情是开展工作的第一步。学生旷课当然不对,但旷课一定有原因,在批评前,老师当然应当先了解实情,再酌情作处理,这才能保障实效,不失公允,让学生佩服。
针对这件事,我给家长提出以下建议:
一,教育自家孩子,在学校和同学相处时,要与人友善,宽以待人,学会与人相处。
二,即使是和同学打闹,开玩笑,也一定要讲究底线意识,不可无原则为所欲为。
三,孩子在学校一旦受到不公正对待,要及时想办法化解,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学校里找到信得过的老师或同学,向批评孩子的老师解释清楚真相,化解误会。
佰佰安全网提醒,中小学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对受欺凌学生身心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害,同时间也会影响到学校的整体纪律和风气,因此,学校须正视并加以制止及预防。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坚决遏制漠视人的尊严与生命的行为。下面请看以下佰佰安全网为您带来的安全科普知识,希望对您的生活有所帮助。
( 责任编辑: 赵秀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