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世界杯足球比赛让球迷大呼过瘾,可是伴随着绿茵场上每一次精彩呈现,“中奖了”“您被评为幸运观众”等信息也不时骚扰着人们。事实上,“中奖”骗局一直被社会诟病,近期不少读者来信讲述被骗经历、分享防骗对策,普遍认识到,面对诱惑,小心“馅饼”是陷阱。
骗局:“中奖”骗局五花八门,有的甚至是强买强卖,不领奖还不行
前几天,湖北云梦县的周晓文遇到一个中奖骗局。他突然收到一封邮件:“尊敬的邮箱用户,您好!您已被某节目抽选为幸运观众,获得二等奖。”周晓文随即点开邮件中的链接,是活动“官网”,上面有奖项设置:一等奖是奖金98000元人民币与小轿车一辆,二等奖是奖金78000元人民币与笔记本电脑一台,三等奖是奖金3800元人民币与手机一部。周晓文还在网页上看到很多“颁奖现场”图片,比如主持人与“中奖者”的合影。
网页拉到最底端,周晓文开始有了警觉。这里的“本活动最终用户协议”明确声明:本栏目为防止他人恶意扰乱活动秩序,已经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申请法律保护。您的资料被系统保存之后,若当天内没有办理相关手续,将被视为自动放弃,系统将自动把您所填写的资料提交到您当地法院,起诉要求违约用户按照法律和合同的规定赔偿违约金5000至1万元。
接下来是填写中奖者资料了。周晓文思索再三,胡乱填写了一份个人信息,结果引出了“活动主办方”的庐山真面目:“由于本次活动奖项非常丰厚,发放奖项将会产生如下手续费用:奖金汇划费50元,奖品邮寄费150元,奖金及奖品的安全运输保险押金2600元,合计2800元。”“如果你真的汇出了这笔钱,那将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周晓文在来信中说。
近年来,各类“中奖”骗局五花八门,有的是恶意诈骗钱财,有的是诱导顾客购物。最近,山东威海的张建利到一家商场4楼购物,付完费后收到三张抽奖卡。服务员说两张是指定奖券,免费领取指甲刀、梳子各一个,另一张需到柜台抽奖。
张建利随便拿了一张奖券,上面显示一等奖。服务员高兴地说:“您的手气真好。”随后,服务员从柜子里取出一件玉饰并且说道:“这是一等奖奖品,市场价格1000多元,您只需付199元钱领走。”
“我对它不感兴趣,看样子也不值199元,确定不要后,服务员很不高兴。”张建利看穿了其中的骗术,他在来信中写道,“商家举办一些抽奖活动,让顾客有意中奖,顾客以为自己捡了便宜,实则是商家变着手法促销商品,而且往往是一些滞销品。”
翻阅读者来信,其中匪夷所思的是,“中奖”明明是骗局,有的不法分子反而强买强卖,让“中奖者”不领奖还不行,河南洛阳的读者刘桂华就遇到了这样的“奇葩”事。前几天,刘桂华看到路边有人搭个棚子,吆喝着免费抽奖。根据规则,抽奖本身不要钱,但必须有至少1200元的现金或银行卡余额不少于1200元,抽中哪个奖,你就有资格把对应奖品“优惠”买走,而且必须买走。刘桂华在来信中说:“我首先按要求把银行卡交给他们验了资,后来没想到是一抽即中。对方立即催促我输密码刷卡,我反悔了,结果他们就不给我卡,旁边还有不少人数落我。面对威胁,我说再这样我要报警,他们这才有人出面和事。事后,我才发现旁边的人都是托。”
上钩:“中奖”骗局屡屡得逞,与“中奖者”的投机心理有关
对于各类“中奖”骗局,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但是有的不法分子依然铤而走险。在河北唐山读者艾立起的来信中,记者看到一个说法——赶“圈集”玩“抽奖”,是指居无定所、业无定点的散兵游勇,专门到城郊的一些早市、夜市和农村集市以“抽奖”为名,设局害人,骗取钱财。
来信中,艾立起讲述了自己的亲眼所见:今年3月,市郊早市,一对青年男女。女的负责推销奖券,高喊“免费抽奖,中奖率100%” ,男的负责“兑奖”。只见一位老汉随便一抽就中了一等奖——价值200元的高档收音机。兑奖时,这对男女要老人缴纳50元手续费,老人不肯并且表示不要奖品了,可是对方说,“不要不行。奖券打开了就得兑现。”一个月后,笔者再次回农村老家,在集市上看到的还是那一对男女。一个老大妈花掉60元抽了一大堆“奖品”,这些标价总值300多元的“奖品”其实都是“一元店”淘汰的废品。
“中奖”骗局为何屡屡得逞?这和“中奖者”的投机心理有关。山东威海读者石志新说,“不少人在做一夜暴富的梦,不靠脚踏实地奋斗,总是抱着投机心理,这样的人十有八九会跌跟头。”
“中了100万元大奖不要张扬,不要告诉任何人!”这句话也是骗子惯用的忽悠招数,牢牢抓住了被骗者发“横财”后怕别人知道的心理。前不久,山东的刘先生收到一张由广州某公司寄来的彩色宣传单,宣传单上还有一个刮奖区,刮开后发现中了“二等奖”,奖金为100万元。
刘先生又惊又喜,迫不及待地联系对方,要求领奖。随后,骗子一边介绍领奖程序,一边诱骗刘先生先后支付了7800元、9000元、20000元。其间,骗子多次提示:“你中了100万大奖,先不要跟别人讲,就是拿到奖金后,也不要张扬。”
就这样,刘先生把多年积蓄都汇了过去。然而,对方不但没有打来奖金,却变本加厉的要求缴纳5万元“保险金”。此刻刘先生突然警醒,这才报了案。当地警方表示,骗子就是利用受害人容易趋利上当、轻信麻痹、抵制不住重奖诱惑的心理。
一些“中奖者”虽然被旁人警示、劝导,但是仍然深信不疑,江苏江阴的读者肖秋云就遇到这样一位老年人。据介绍,当时这位老人怀着激动的心情,小声对大堂经理陆文华说:“我收到了北京某保健公司成立21周年刮奖活动中奖单,中了100万元特等奖,要先向北京市丰台区公证处汇款1万元公证费,才能拿大奖。”陆经理马上识破骗局,“国家规定一般有奖销售个人奖金最高只能5000元,向公证处汇款不可能是个人账号。”陆经理在劝说的同时,旁边许多工作人员、客户也围拢过来劝说,但这位老年人非常固执地认为上面有大红公章,有公证处公证,不会是假的。近1小时劝说无效后,陆经理只好报警,派出所民警再联系他的儿子,在大家一起劝说下,这位老人才作罢。
治理:打防结合、多措并举,让“中奖”骗局无处藏身
读者来信反映,群众的防骗意识和识骗技能显著提升,遇到“中奖”骗局,越来越能理性思考、准确判断。其中,吉林临江的读者郑开秀讲述了一段经历:
去年冬天,郑开秀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自称某电商平台的客服人员,“恭喜您中奖了,奖品是护肤品套装一套,价值1800元。”
郑开秀听后很高兴。此时,对方又开口了,“奖品是海外配送,需要您收到货品后自己支付邮费298元。”“为了弥补您支付邮费的损失,我会给您随货品寄一张价值300元的联通充值卡。”
“以我多年的购物了解,这种福利不像该网站应有的风格。”郑开秀立即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骗局,随即挂掉电话,并给电商平台的人工客服致电,对方很谨慎:“从未听说此类试用装活动,所有中奖公告均以网站通告为准,希望您认真鉴别。”郑开秀一听就明白了。
广东广州番禺区的读者袁斗成表示,打击诈骗,需要警方、银行、运营商等形成合力,但掌握信息甄别的能力,尊重知识和常识是不可动摇的底线,凡事经过大脑吸收、过滤和判断,多方咨询,及时查验,学会保护自己,自然能筑牢防火墙。
“很多中奖骗局,一无营业执照,缺乏行业监管;二无固定场所,受骗的人想维权都找不到债主;三无商品参照对象,出手的商品以假乱真、以次充好,蒙骗消费者。”河北唐山读者艾立起建议,治理这类乱象,一要给市场监管人员压担子,在所负责的市场上发生此类现象,就要追究相应的责任;二要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广大群众提高警惕,擦亮眼睛,防止上当受骗;三要组织志愿者开展巡查,发现此类现象立即制止,并上报上级机关严肃处理。
此外,多位读者来信表示,监管部门应及时发布预警提示,曝光犯罪分子新伎俩,同时强化打击,普及侦防此类案件的经验方法。
佰佰安全网提醒市民,不要轻信陌生人,特别是在无法分辨对方身份是真是假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将自己的个人信息示人,包括自己的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个人照片等,否则很容易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办理贷款、借款等,导致无法偿还而影响个人信用记录,造成经济损失。下面请看以下佰佰安全网为您带来的安全科普知识,希望对您的生活有所帮助。
( 责任编辑: 慕丹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