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呼吸吹气

首页 > 知识 > 安全知识百科 > 应急自救 > 内容
人工呼吸吹气

人工呼吸的原理:

人工呼吸是指用人为的方法,运用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压力差的原理,使呼吸骤停者获得被动式呼吸,获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维持最基础的生命。人工呼吸分为正压法和负压法两类。正压人工呼吸主要指口对口人工呼吸,负压就是指节律性的挤压胸廓,都会为了维持肺内压的变化以通气。

人工呼吸之前应该满足必要的条件:

首先,在做人工呼吸之前应该检查病人的口腔、鼻腔,如果口腔有泥、痰、呕吐物等异物的,要先将异物去除干净,防止异物阻塞气管或者倒吸,而且要尽量将病人头部放正,这样可以保持呼吸道畅 通,有利于帮助病人尽快恢复正常呼吸;其次,如果是准备采用胸腔挤压法进行人工呼吸的要在挤压之前解开病人衣领、内衣、裤带、乳罩,以免胸廓受压,尽量保 持胸腔舒张,这样可以有利于肺部收缩,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还有,在做人工呼吸的时候要考虑周围环境,一般尽量避免病人移动,最好在原地进行人工呼吸,如果是由于煤气中毒等情况引起停止呼吸的,由于原地空气有毒性,所以不能在原地做人工呼吸,应该将病人转移到空旷通风的地方再进行人工呼吸。

先让对象仰卧,清理呼吸道,将他的头尽量向后仰令气道畅通,紧捏其鼻子防止漏气,用力嘴对嘴吹气,当胸廓有明显起伏表明人工呼吸有效。

单人操作的时候,先吹气一次然后胸外按压五次,即1:5双人操作的时候,一人先吹气两次然后另一人按压15次,即2:15。

人工呼吸步骤:

口对口吹气是向患者提供空气的有效方法。操作者置于患者前额的手在不移动的情况下,用拇指和食指捏紧患者的鼻孔,以免吹入的气体外溢,深吸一口气,尽力张嘴并紧贴患者的嘴,形成不透气的密封状态,以中等力量,1~1.5秒的速度向患者口中吹入约为800毫升的空气,吹至患者胸廓上升。吹气后操作者即抬头侧离一边,捏鼻的手同时松开,以利于患者呼气。如此以12分/分钟的频率反复进行,直到患者有自主呼吸为止。

每次吹气时间为1-1.5秒,吹气量1000毫升左右,直到胸廓抬起,停止吹气。心肺复苏胸外按压频率为至少100次每47分钟,按压通气比30:2,人工呼吸每次吹气1-1.5秒),计算得知标准心肺复苏时每分钟约通气6次(每隔约18秒吹气2次,每次吹气1-1.5秒)。

患者取仰卧位,抢救者一手放在患者前额,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孔,另一手握住颏部使头尽量后仰,保持气道开放状态,然后深吸一口气,张开口以封闭患者的嘴周围(婴幼儿可连同鼻一块包住),向患者口内连续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为1~1.5秒,吹气量1000毫升左右,直到胸廓抬起,停止吹气,松开贴紧患者的嘴,并放松捏住鼻孔的手,将脸转向一旁,用耳听有否气流呼出,再深吸一口新鲜空气为第二次吹气做准备,当患者呼气完毕,即开始下一次同样的吹气。如患者仍未恢复自主呼吸,则要进行持续吹气,成人吹气频率为12次/分,儿童15次/分,婴儿20次/分,但是要注意,吹气时吹气容量相对于吹气频率更为重要,开始的两次吹气,每次要持续1~2秒钟,让气体完全排出后再重新吹气,一分钟内检查颈动脉搏动及瞳孔、皮肤颜色,直至病人恢复复苏成功,或死亡,或准备好做气管插管。

对心肺复苏的要求一般是800-1000毫升,为成人做人工呼吸每次吹气量为800毫升,但不要超过1200毫升。一次吹气三秒左右即可。由于人工呼吸为一种正压通气方式,在进行人工呼吸若潮气量过大时可以引起胸腔内压的过度上升,进而导致血流回流受阻和胸外按压时血流输出的下降。这将影响心肺复苏过程中人工循环的血液动力学,最终对患者预后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人工呼吸时每次吹气量大约就和正常吹气量差不太多,虽然心肺复苏指南上只是模糊地说正常吸气后约吹气一秒,而未对潮气量作出要求,但是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中有指出对成人进行人工呼吸时每次的吹气量应达到500~600ml。

当前最新的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中并不十分强调人工呼吸的潮气量,而且对于非专业人员甚至并不要求掌握单纯的口对口人工呼吸技术(需要掌握完整的徒手心肺复苏术)。

人工呼吸吹气一般采用正确的办法是不能漏气的,下面来对其人工呼吸正确方法详细的讲解一下。

在进行口对口吹气前,要迅速清理病人口鼻内的污物、呕吐物,有假牙的也应取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要松开其衣领、裤带、紧裹的内衣、乳罩等,以免妨碍胸部的呼吸运动。

使病人呈仰卧位状态,头部后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救护人跪在一侧,一手托起其下颌,然后深吸一口气,再贴紧病人的嘴,严丝合缝的将气吹入,造成吸气。为避免吹进的气从病人鼻孔逸出,可用另一只手捏住病人的鼻孔,吹完气后,救护人的嘴离开,将捏鼻的手也松开,并用一手压其胸部,帮助病人将气体排出。如此一口一口有节率地反复吹气,每分钟16-20次,直到伤病员恢复自主呼吸或确诊死亡为止。

成人每次吹气量应大于800毫升,但不要超过1200毫升。低于800毫升,通气可能不足;高于2000毫升,常使咽部压力超过食管内压,使胃胀气而导致呕吐,引起误吸。如果被抢救者没有自主呼吸了,先进行两次人工呼吸,每次潮气量为500到600毫升。每次人工呼吸,吸气量要尽量多,吹出时必须用力,这样氧浓度才会高。

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打开气道的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抢救者一手放在患者前额,并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孔,另一手握住颏部使头尽量后仰,保持气道开放状态,然后深吸一口气,张开口以封闭患者的嘴周围(婴幼儿可连同鼻一块包住),向患者口内连续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为1~1.5秒,吹气量1000毫升左右,直到胸廓抬起,停止吹气,松开贴紧患者的嘴,并放松捏住鼻孔的手,将脸转向一旁,用耳听有否气流呼出,再深吸一口新鲜空气为第二次吹气做准备,当患者呼气完毕,即开始下一次同样的吹气。如患者仍未恢复自主呼吸,则要进行持续吹气,成人吹气频率为12次/分钟,儿童15次/分钟,婴儿20次/分钟,但是要注意,吹气时吹气容量相对于吹气频率更为重要,开始的两次吹气,每次要持续1~2秒钟,让气体完全排出后再重新吹气,一分钟内检查颈动脉搏动及瞳孔、皮肤颜色,直至患者恢复复苏成功,或死亡,或准备好做气管插管。

发表我的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聚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