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固定

首页 > 知识 > 安全知识百科 > 应急自救 > 内容
骨折固定

骨折固定是骨骼受到外力打击,发生完全或不完全断裂称骨折,骨折后需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夹板长短与肢体长短相对称,骨突出部位要加垫;先扎骨折上、下两端,后固定两关节;四肢露指(趾)尖,胸前挂标志,迅速送医院。

骨折固定的原理具体如下:

(1)有伤口应先止血包扎再固定,发生休克时应先纠正休克;

(2)开放骨折不可将刺出的骨端送回创口固定,以防感染;

(3)夹板固定时应选择长宽合适的夹板,夹板与皮肤间垫棉花,尤其在骨突出及凹陷部位;固定松紧适度可靠,将指、趾端露出以便观察血液循环情况。具体就是这样啦

关于骨折固定的知识很多,骨折固定的作用具体介绍如下:

1、促进消肿:防止关节粘连和僵硬:骨折后,骨折处的软组织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和水肿,使得静脉和淋巴都回流受阻,因而会出现伤肢肿块,该肿块若不及时消除,可导致相应软组织粘连,甚至变硬。这种粘连可发生在肌肉与肌腱内,肌腱与滑膜间以及关节内,从而影响肌肉收缩的功能练习,可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促进血肿吸收,肿胀消退,减少关节液渗出。从而防止了因关节本身及软组织粘连所造成的关节僵硬。

2、促进骨折的愈合:伤肢肌肉的反复舒缩活动,可使骨折纵向挤压力加强,骨折缝隙变小,骨折部更为稳定,可以改善骨折部的营养,骨折端骨能力的增强促进了骨折的愈合。功能练习还可以矫正微小的骨折错位,也有利于骨折的愈合。

骨折固定的常用方法具体如下:

1、肱骨骨折固定法:患者手臂呈屈肘状,用两块夹板固定,一块放于上臂内侧,另一块放在外侧,用绷带固定。如只有一块夹板,则夹板放在外侧加以固定,用三角巾悬吊伤肢。

2、大腿骨折固定法:将伤腿拉直,夹板长度上至腋窝,下过脚跟。两块夹板放于大腿内、外侧;有绷带或三角巾缠绕固定。

3、脊柱骨折固定法:病情多较严重。严禁乱加搬动,应轻巧平稳地在保持脊柱安定状况下,移至硬板担架上,用三角巾固定后,及早转运。切勿扶持患者走动,或躺在软担架要上,这样会使脊柱骨折加重对神经操作,引起终生截瘫。

1、前臂骨折固定:将夹板置于前臂四侧,然后固定腕、肘关节,用三角巾将前臂屈曲悬吊于胸前,用另一条三角巾将伤肢固定于胸廓。若无夹板固定,则先用三角巾将伤肢悬吊于胸前,然后用三角巾将伤肢固定于胸廓。

2、股骨骨折固定:健肢固定法:用绷带或三角巾将双下肢绑在一起,在膝关节、踝关节及两腿之间的空隙处加棉垫;躯干固定法:用长夹板从脚跟至腋下,短夹板从脚跟至大腿根部,分别置于患腿的外、内侧,用绷带或三角巾捆绑固定。

3、小腿骨折固定:用长度由脚跟至大腿中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的两块夹板,分别置于小腿内外侧,再用三角巾或绷带固定。亦可用三角巾将患肢固定于健肢。

4、脊柱骨折固定:将伤员仰卧于木板上,用绷带将脖、胸、腹、髂及脚踝部等固定于木板上。

肋骨骨折是十分危险的,需要进行固定,固定时候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1)夹板或石膏外固定后,应将肢体抬高约 30 度,以利血液回流及肢体肿胀消退,可用支架或枕头将患肢抬高;

(2)密切观察伤肢血运、感觉及运动功能,特别是整复后 1—4 天内,应注意观察伤肢末端动脉搏动、肿胀程度、温度、颜色感觉及主动活动情况等。若发观肢端肿胀、皮肤发凉苍白、皮肤感觉减退等症状时,应及时解除外固定和来院复查,以防发生肢体缺血性挛缩等并发症;

(3)注意有无固定性痛点。若肢体夹板固定外或小夹板两端出现固定性疼痛,应及时拆开夹板进行检查,以免发生压迫性溃疡或神经,血管损伤;

(4)寒冷季节应注意伤肢的保暖。炎热的季节应注意通风,要保持夹板、石膏的清洁,尤其是儿童应避免尿湿、大便浸湿等污染。

骨折固定医疗护理的各项措施也都是围绕这个目的进行的,无论整复固定,还是手术治疗,都只是完成了初步的治疗工作,即使骨折愈合,也距受伤肢体功能恢复相差甚远,骨折固定的要点具体如下:

(1) 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或木棍、竹竿等将断骨上方、下方两个关 节固定,若无固定物,则可将受伤的上肢绑在胸部,将受伤的下肢同健 肢一并绑起来,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病情恶化。

(2) 疑有颈椎损伤:在使患者平卧后,用沙土袋(或其他代替物) 放置头部两侧以使颈部固定不动。

(3) 腰椎骨折:应将患者平卧在硬木板(或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两下肢一同进行固定预防瘫痪。搬运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 能扭曲。平地搬运时患者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 中应严密观察患者,防止伤情突变。

发表我的评论
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聚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