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被 “罗尔”的一篇文章《罗一笑,你给我站住》刷屏了。大意是讲自己的女儿病了,住进了重症监护室,费用高昂,以及自己的悲痛,这是一篇悲情而不失温暖的文字,绝望中渴望希望。对于读者,姿态又是感恩、亲近而不卑不亢,一下子就触到了人们的痛点,一种本能爱心和善良被激发出来,想要去扶危济困,授以援手。
一早被 “罗尔”的一篇文章《罗一笑,你给我站住》刷屏了。大意是讲自己的女儿病了,住进了重症监护室,费用高昂,以及自己的悲痛,这是一篇悲情而不失温暖的文字,绝望中渴望希望。对于读者,姿态又是感恩、亲近而不卑不亢,一下子就触到了人们的痛点,一种本能爱心和善良被激发出来,想要去扶危济困,授以援手。故事是真实的,作者罗尔也是真人。问题是,这篇文章走向营销之路后,就有点变味了。
舆论场上 一个事件出现剧情反转并不新鲜
在中国的舆论场中,但凡一个显著事件,不出现剧情反转是不可想象的。罗尔求援事件反转的内容主要指向他“有房有车”,至于个人婚姻之类的不在此文讨论范围。概言之,剧情反转的逻辑是,罗尔在有经济能力的前提下,向社会募集了一大笔钱治疗孩子。
如果你目睹了这件事反转的短短半小时,可以看见两个并存的世界:一个是善良人祈祷罗一笑能够得到充分医治,转而为安;一个是警惕的人在求证真相,在相互提示不要被欺蒙。等到反转剧情成立,舆论倾向实现了由赞向弹的转换,争议没完没了。
总的来说,这不是一个新鲜事。因为孩子(所有社会募款中最核心的诉求与故事中心)急病、重病展开个人募款,而后出现超限募款的,此前影响较大的是中大某老师;再往前数,还有广州义剪那个。还有其他一些案例,都展现了类似的争议模式。
说它不是一个新鲜事,还因为事件上面的舆论泡沫的成色未改。发起人的动机成为受拷问的焦点,支持者与质疑者的真相观差别,个案救助与普遍救济之间不可调和的伤痕,以及民政部门在规范此类社会救助时面对的模糊地带与反应滞后,等等。
罗一笑事件出现反转 在于是否抵触慈善法
这里面需要回应一些问题的定性。首当其冲,是小铜人公司“转发一次捐一块钱”被指责的炒作营销问题。在慈善行业的术语中,这叫配捐行为。在免费午餐草创阶段,早就利用过,拉一家公司,看微博转发量,每次转发配多少钱,它将公众募捐与私募捆绑到一起。
一家公司在慈善募捐行为中获得声誉,只要这个行为本身没有违背社会良序,本不该受到过度责难。你说它是炒作也好,是营销也罢,只要没干伤天害理的事,至多是道德责备。但是,在慈善法颁行之后,小铜人金服参与这类募款行为,可能稍有风险。
慈善法主要规定了慈善机构的募款程序,涉及个人募款只有一两条,规定是只要为直系亲属展开的“社会救助”不应当受限,其他没有公募资格的组织或个人为非直系亲属展开社会募款,都涉嫌违法。应当说,慈善法的规定仍然含糊,因为没有“判例”,更是模糊。
小铜人金服在罗尔的超限募款中担任了什么角色,这个是定性其行为是否违反慈善法的主要依据。迄今为止,从报道信息看,深圳民政部门似乎还在了解信息阶段,未有定论出来。但这是慈善法颁行后出现的第一起社会捐赠风波,无论从普法还是执法角度,都该有明确表达。
深圳民政在全国慈善管理领域,多有创见与创造,如果能够利用罗一笑事件,为始终游走在灰色地带的私人超限募款进行廓清,对调整社会慈善的秩序做出积极的尝试,也能止息众多不必要的道德争吵。罗一笑事件能否成为慈善法案后的第一案,这是看点之一。
罗尔向社会不特定群体的募款行为,是否抵触慈善法,是另外一个争论焦点。单从亲属关系而言,罗尔符合慈善法中的例外规定,但问题在于,募款的额度远超治疗所需,他就有义务理顺并促成这笔钱的合法走向。然而从前例看,舆论热点过后,也是不甚了然。
避免舆论争论 还需相关部门做好执法链接
在社会募款额度超过一定限度后,是否涉嫌诈骗,必定是一个沉重的压力。此时,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挂靠具有公募资格的基金会,建立专门账户来接收这笔善款,可以专款专用,也可以用于指定的群体。这种实际操作,在慈善法前有,慈善法之后,似乎也是不二之法。
舆论争论很多,音量很大,但几乎谁也听不到别人在说什么。考究起来,如果在源头上不能一刀切地禁止社会募捐,那么,在个案超限募捐与挂靠合法基金会之间的这个空档,就应当有机制来链接——一旦达到特定条件,自动触发,自动衔接,好过争吵不休。
慈善法通过前后,一大争议之一也是如此,个人慈善募款到底是不是违法?慈善法算是留了一个口子。这个口子在现实中就表现为罗一笑超限募款风波。既然有了慈善法作为依据,民政部门理应趁机做好执法衔接,为慈善法在现实场景中的使用创造机制便利。
所以,积极地看,罗尔超限募款风波也是完善慈善法执行细则的大好机会。人情向善,这个主流值得疏导利用;法律既成,趁着个案的汹涌舆情加以良性推导。如果失掉这份创造心,人情或致盲目,法律可能举步不前,两下的茫茫然,都让人抱憾。
( 作者: 胡玲玲 )
小编总结
无论如何,孩子都是无辜的,真心期望她早日康复。人们的心意并没有错,应该鼓励这种善良生长。但这种营销式的捐款行为,值得监管机构和我们每个善良的人思考。
我的立场
您认为罗尔事件是营销炒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