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人在海外大肆抢购的现象可以说是随处可见,最“著名”的当属抢马桶盖、抢奶粉事件了,在国内某些产品安全质量不给力的情况下,这些疯抢行为本也可以理解,但18日两个中国男女在荷兰因抢奶粉互殴的事件,不仅震惊了我们的眼睛,也给了国外媒体嘲讽的机会,让我们深深意识到,日益有钱有能力走出国门的中国人,缺的不仅是做人的基本素质,更是安全的食品。
18日上午,一男一女两名中国人在荷兰一家超市为争奶粉引发口角,进而发生肢体冲突躺在地上打,旁人都拉不开。多家荷兰媒体对此事进行了带有嘲讽意味的报道,不知事后,两个当事人是否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近年来,国人在国外超市或通过代购狂扫奶粉的事件,已经是“世界瞩目”,现在又出现为争奶粉同胞之间斗殴的情况,真是让中国人和中国奶粉行业不成为舆论焦点都难!难道,我们中国的奶粉安全,就那么不值得信任?竟然让自己国家的人为了抢得国外奶粉,不惜丢掉尊严和做人的基本素质?
两中国男女在荷兰超市争奶粉互殴 路人拉不开
中国人在国外超市狂扫奶粉引当地人不满的新闻已经屡见不鲜。但为争奶粉同胞之间斗殴的情况实属罕见。18日上午,一男一女两名中国人在荷兰第二大城市鹿特丹一家超市为争奶粉而起言语争执。但更让人震惊的是,两人很快由“文斗升级为武斗”,躺在地上打的难解难分,一旁的本地人拉架都拉不开。荷兰当街打架现象极其少见,男女之间斗殴更是罕见。多家荷兰媒体对此事进行报道,言语间充满嘲讽之意。
事实上,相关新闻稍加留意屡见不鲜,比如,中国人“双11”狂扫奶粉,澳奶粉厂商向本国母亲致歉;德媒接连炒作中国人买光奶粉,超市拒绝卖给中国人;新西兰拟对中国人抢购奶粉采取打击措施。如此种种,让越来越有钱的国人,在国外大手脚花钱时,是不是不再那么得心应手?
国外为抢奶粉当街打架 素质低背后的根本原因在哪?
两名中国男女在荷兰为抢奶粉大打出手的新闻,再次引发了世界对中国人的关注。
有能力走出国门,去抢国外奶粉,他们貌似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中国人之间为了抢着买东西甚至都打起来啦,可见购买力是多么的旺盛。想一想,日益有钱的中国人,如果不光抢奶粉,还开始大举抢房子,国外的房价是不是会像国内一些地方那样因此而狂飙突进。
但是,我们需要认识到,作为成年人,当街打架本就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更何况是在异国他乡,两个当事人不可能没有这个概念,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疯狂到哪怕不要面子,丢掉素质,也要拼这一口气?就是奶粉。国人放弃国产奶粉不买,千里迢迢,哪怕打架也要抢得国外奶粉回家,这说明了什么?不仅仅是素质吧。为了让家里的婴儿喝到安全有保证的奶粉,我们中国的母亲是什么都愿意舍弃的,更何况是所谓的素质?
为抢奶粉大打出手的原因再明显不过,就是食品安全问题,国内的奶粉安全信不过。应该说,国外食品的标准、生产、监管确实比较严,质量确实要可靠。可是,中国人自己都不相信中国企业的产品,这难道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吗?
因此,我们的奶粉企业,要取信于消费者,就要有起码的道德底线,不能为了利益,置亿万婴儿生命健康安全于不顾,没有了消费者的信任,一个企业注定走不长。
荷兰奶粉为何深受中国欢迎
据了解,荷兰婴儿配方奶粉在中国是炙手可热的商品,由于黑市兴隆,连荷兰的货架都缺货。过去一年,荷兰总共发生了约900起婴儿配方奶粉偷窃事件。荷兰警方女发言人莉塞特·范巴勒说:“婴儿奶粉的需求量远远大过供给量,这使它成为犯罪分子有利可图的交易商品。”
对荷兰奶粉的抢购可以追溯到2008年,当时国内一家最大的乳品生产商一直在婴儿配方奶粉里掺水并加入三聚氰胺--一种用于生产塑料和黏合剂的工业化合物。
荷兰是重要的国际交通中心,这使它成为商贩们将奶粉便宜地发往中国或将奶粉藏在运往东方的其他商品中的绝佳地点。荷兰乳品生产商有过在中国设立生产线的想法,但中国消费者不信任带有“中国制造”商标的婴儿配方奶粉。2014年第四季度,荷兰全国的邮递员报告向中国发送了60万个婴儿奶粉包裹。
如果婴儿都要靠外国奶粉来供养 全世界都供不起中国
除了荷兰奶粉,德国奶粉也深受中国人追捧。就拿中国妈妈热爱的德国爱他美奶粉来说,热销到什么程度呢?今年四月复活节以后,德国不少超市的爱他美货架始终是空的,所有需要喝爱他美的德国宝宝需要在商店注册,货架上已经不放存货,如果要买,得让工作人员去仓库里找,而且有限购,每人最多买两到三罐,有些超市甚至贴出了中文标示的限购通知。
中国人这么热衷购买德国奶粉,德国人怎么看?中国驻德国大使史明德接受了中国之声的独家专访,他直率地说,国人抢购德国奶粉这件事,让他非常伤心:“偌大一个中国,如果婴儿都要靠外国奶粉来供养,全世界都供不起中国。”
另外,英国、美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乳制品生产大国的奶粉同样受到中国妈妈的追捧,都是奶粉扫货的“重灾区”,从2012年起,这些地方就陆续出台了限购措施。
佰佰提醒:国外奶粉虽好 别忽视代购奶粉安全隐患
为了能让孩子喝到安全的奶粉,不方便出国抢购奶粉的妈妈们,千方百计通过代购购买国外奶粉。本安全网提醒,虽然海外奶粉代购如火如荼,但也存在许多消费安全隐患。验检疫局工作人员介绍说,不要迷信代购,代购存在着风险。代购者有可能卖了100罐奶粉,但是实际上却是卖了10000罐奶粉,不少代购者提供的小票都是复印件,即使是原件,这种情况也无法避免。如果代购者本身就是制售假冒伪劣奶粉的,那么小票就更可疑了,市民在网上找人代购的洋奶粉很有可能是国产的。
另外,即使买到的奶粉是纯正的,洋奶粉是根据外国小孩的体质研制的,不一定适合我国婴幼儿食用。市民要想海外奶粉代购的话建议从商场等正规渠道购买,这样即便购买的奶粉出现问题也可追溯,而代购的洋奶粉出现问题维权很难。
同时,代购奶粉来自非正规渠道,可能存在安全漏洞,甚至会遭遇假冒伪劣;运输不严谨,存在不稳定因素。
想挽回消费者信任 乳企要做得很多很多
在国外对中国人疯抢奶粉采取各种打击措施后,仍挡不住人们想方设法到国外抢购奶粉的念头,是何原因?
近年来,乳企不断发生食品安全事件,特别是在三聚氰胺毒奶粉丑闻发生后,消费者对中国婴儿配方奶粉的信心彻底崩溃,母亲们开始大批量进口奶粉。不久,中国游客和有中国亲戚的荷兰居民开始邮寄或乘坐飞机回中国时携带值得信任的荷兰品牌的婴儿奶粉。
报道称,中国对婴儿配方奶粉的需求急剧增长,受此影响的不只有荷兰。爱尔兰、丹麦和新西兰的乳品店也感受到了市场内爆的影响。其中,荷兰--欧洲第四大乳品生产国--的乳制品在中国父母中享有特殊的声誉。
因此,在国外奶粉企业势头正旺的情况下,中国奶粉企业要想重整旗鼓,重新挽回消费者信任,除了要守住道德底线,加强食品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外,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提高奶粉安全质量标准 监管部门在行动
国人如此热衷国外奶粉抢购,仅仅是因为食品安全问题吗?当然不是,还有奶粉的质量问题。那中外奶粉质量差距真的那么大吗?
要讨论中外奶粉企业的生产水平是否存在差距,要从奶粉生产的几个角度来看:奶源、标准和技术设备。
从奶源来看,我国生鲜乳国标规定蛋白质不低于2.8克/毫升,而在美国、日本、菲律宾、印度的国标中,没有蛋白质指标。
从奶粉的生产标准来看,国家食药监总局2013年底日发布的新版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被业界称为“食品安全史上最严标准”。据统计,这是国家各部门出台的第十二部针对奶粉质量安全的“紧箍咒”。 对企业质量安全管理、原辅料把关、配方管理、生产过程控制、检验检测能力等9方面进行重新规定,提出更高的要求。
从政府相关部门的抽查来看,我国规定对婴幼儿奶粉企业所用的原料抽检率不低于15%、对婴幼儿配方奶粉每周抽查一次、技术监督部门派驻企业进行监管等,力度之大、频率之高,都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
国家连续多年对乳制品行业进行了专项检查,从严推出相关的举措,目前乳制品行业从生产到监管,远比国外严格。因此,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经济条件等,选择质量品牌信得过的产品。希望中国奶企能在食品安全及质量上有所提升,相信国人对国产奶粉的未来还是充满期待的。
( 作者: 胡玲玲 )
小编总结
中国男女在荷兰争抢奶粉事件,不仅让中国人的素质在世界面前再次拉低,更让中国奶企在世界面前颜面扫地,自己国家的人就算是打架也不购买国产的奶粉,是中国乳企的悲哀,也是相关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悲哀。想让国人在世界媒体面前拾回颜面,重塑形象,不仅素质要提升,食品安全更须提升。
我的立场
国人打架也要抢购国外奶粉原因在哪?